李海云
【關鍵字】初中化學 實驗 改進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1A-
0089-01
實驗作為初中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意義。新課程提倡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體驗探究的過程,然而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師資水平、實驗器材等的限制,化學實驗教學在實踐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新教材中的許多實驗無法進行。因此,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實際,對初中化學實驗進行改進和創新,從而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新實驗教學設計
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依據實驗內容和教學的需要,變換實驗形式,拓展實驗內涵,優化和創新實驗教學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研究,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教學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走進化學實驗室》一課為例,課文是將火柴梗(小木條)證明蠟燭火焰溫度的實驗遷移到酒精燈火焰溫度高低的實驗中。由于學生已經知道該實驗的結果,因此這樣的實驗對于學生而言缺乏新意。對此,教師可以優化實驗過程,用濾紙代替火柴梗(小木條),橫放于酒精燈火焰上方,實驗開始前請學生想一想會產生什么樣的現象。由于對該實驗進行了創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不同的猜測。由于濾紙和黑圈顏色對比明顯,學生看到實驗現象時都非常驚訝,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究的欲望。對初中化學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改進和創新,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推動實驗教學的開展,而教師在創新和優化實驗過程中滲透的創新意識,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優化化學實驗活動課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實驗活動課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要將實驗活動課的內容上升為理論知識,學生必須對化學實驗活動課進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所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化學實驗活動課的開展情況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開展化學實驗活動課所需的實驗器材不足,導致實驗活動無法開展;化學實驗活動課中的實驗很多都是教材中的實驗,無法激發學生進行實驗研究的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優化化學實驗活動課,如在實驗活動課中設計趣味實驗或增加一些由學生創新的化學實驗,讓學生進行深入探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開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實驗活動時,教師可以增加雞蛋游泳(雞蛋、稀鹽酸)的趣味實驗,證明鹽酸與雞蛋殼發生反應能夠生成二氧化碳,由于氣體向上推動,雞蛋就會浮起來,而氣體的速度比雞蛋上浮的速度快,因此雞蛋不會一直浮在水面上,看起來雞蛋就像在游泳一樣。教師也可以用含有碳酸鈣的大理石代替實驗室里的石灰石,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備實驗。在初中化學實驗活動課中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實驗,讓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實驗,能夠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例如,在學習了“空氣”這節內容后,教師可以請學生設計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比的方法;在學習了碳酸鈣的知識后,教師可以請學生用PH試紙測定食鹽水、肥皂水、茶水、食用醋、檸檬汁等的PH值。在實驗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實驗方案,并且討論實驗結果,這對發散學生的思維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開展實驗主題研究
改進和創新初中化學實驗,教師可以開展主題研究活動,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相關實驗的基礎上,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梳理,確定需要研究的實驗主題。例如,有的化學實驗采用的器材不環保,有的化學實驗的效果不明顯,對此,在保證實驗科學性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從實驗儀器的改進、優化實驗步驟、減少實驗污染等方面進行思考,提高實驗教學效率。以制備和保存石灰水實驗為例,在實驗時經常用過濾的方法制備石灰水,這樣做的優點是速度快、方便、量大,缺點是操作過程繁瑣且不易保存。針對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學科組的教師可以進行主題研究,圍繞問題提出實驗改進方案,如剪一注射器內徑大小的濾紙,用活塞將其推至注射器前端,然后小心抽出活塞,直接加入氫氧化鈣、水,再塞上活塞,最后慢慢推動可立刻慮出澄清的石灰水。改進后的實驗裝置還可以用于快速制取石灰水,達到隨制隨用的效果,并且能夠長時間保存石灰水。教師開展實驗主題研究,使實驗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并且增加了獨立思考和互相交流的機會。類似的實驗主題研究還有《粉塵爆炸實驗》《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等。
教師對初中化學實驗進行改進和創新,能夠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有效落實課程教學目標,對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具有積極的意義,而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也能夠感受到實驗探究的樂趣。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