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
【關鍵詞】美術教學 創造力 簡筆畫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1A-
0124-02
實施美術教學是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在提高人的素質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長期以來,我國美術教學以臨摹教學為主,只講究技法的純熟,而忽略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學生過多的接受了程式化的東西,失去了自由發展的機會。未來學家奈比斯特指出:“處于偉大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需要的是創造力。美術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繪畫的基礎知識、技能、技巧,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那么,美術教學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呢?
一、利用簡筆畫創編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實際美術教學中,有的學生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而有的學生根本沒有繪畫基礎。不少教師要想在教學過程中既顧此又及彼,往往會導致顧此失彼,令自己處于被動地位,不能主動給學生傳授基本的繪畫知識。在美術教學中,簡筆畫是一種運用簡潔洗練的筆法,簡略概括的狀物造型,簡明扼要地表情達意的繪畫形式。簡筆畫因其具有用線簡練、概括形象、作畫快捷、應用簡便等突出特點,逐漸成為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廣泛應用的形象化表達語言,是直觀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由于學生對簡筆畫中的直線、曲線、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基本線條、圖形繪畫不算陌生,筆者就從簡筆畫入手,讓繪畫基礎差的學生練習其造型,讓基礎好的學生靈活運用,進行繪畫創作練習。
如筆者選取某篇文學作品或作品中的一段文字讓學生畫上表示環境的簡單線條進行繪畫練習,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創新思維。如學生用簡筆畫表述成語故事“畫蛇添足”時,有個學生畫的內容與成語本義不完全相同,他采用了逆反思維的方式繪畫,其內容是:第一幅畫蛇,第二幅畫作畫人喝酒,第三幅畫作畫人喝完酒后無事可做,給蛇添足。雖然這位學生的畫作與成詞原義有一定差別,但圖畫具有引申意義,跟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聯系,學生大膽發揮了創意。筆者從中受到啟發,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贊揚他的大膽創新,并把他的畫展示給其他學生看,讓全體學生評鑒,并發動其他學生以此為例,畫一些有創意的連環畫,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間。結果,學生的繪畫內容讓筆者大吃一驚,有些平時表現一般的學生居然畫得十分精彩,充分發揮了自己獨特的觀察力和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著重從簡筆畫開始,在經過臨摹——默畫——寫生——默畫的過程后,讓學生利用簡筆畫創編,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進行創作練習,再轉入思維性的簡筆畫練習,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又提高了他們的繪畫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根據心理學關于生理機能的研究表明,人的各種感官的功能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人們掌握知識是通過各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把外界信息傳遞給大腦中樞而形成。在學習過程中,人們獲得知識的最有效感官是眼睛和耳朵。而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使學生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去獲取知識,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講解簡筆畫的動物畫法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動物世界》視頻,然后要求學生概括出動物的形象并進行繪畫。如在一次美術課上,筆者選取了文學作品《小貓釣魚》的內容要求學生進行繪畫。為了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筆者找到了《小貓釣魚》的講故事錄音,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促使學生發揮靈感,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有的學生在畫《小貓釣魚》時,給釣魚的貓添上太陽傘,筆者捕捉這個時機,表揚學生打破常規,畫得很有特色。運用多媒體展開教學,美術教學實現了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引導學生利用潛在感知發揮創造力
潛在感知是個人獨特的感知能力,這種能力決定了創作者對客觀世界的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學生在中學階段是思維和認知活動最活躍的時期,他們樂于接受新事物。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注意尊重和保護學生的獨特個性。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將內心的獨特世界表現出來,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潛在的理性認識客觀存在的能力轉化為個人的創造能力。美術教師要因材施教,不能以個人固有的觀念去強迫學生創造,而要在教學中應注意加以培養和引發,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敞開心扉,將潛在感知充分地釋放出來。
在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同時,教師要注意基礎知識的傳授和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除了繪畫外,教師還可以在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手工課(如剪紙、實物版畫、紙塑等)和設計課(如服裝設計、圖案設計等)中,鼓勵學生細致觀察,激發學生的潛在感知,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學生多面向、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學習“紙塑造型”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制作紙塑造型時,聯系自己的宿舍或房間的擺設,用以美化生活空間,制造出美的氛圍和環境,讓學生感受美,在發揮創造性思維的基礎上創造美。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藝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欣賞藝術、參與藝術活動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培養創新思維將會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陣地,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又要鼓勵他們發揮自由想象力,才能不斷向社會提供品質優良的人才。作為執教者,我們不但要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自己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結構,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還要探求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如班集體教學、模塊分塊教學、社團教學、個人教學等等。師生在教學中建立親密的朋友關系,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互相交流經驗,這樣教師才能和學生一起探討藝術創作新思路,尊重學生的創作情感,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更自由的發揮。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