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旗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
體育俱樂部實施課內外“一體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①
張旗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
體育俱樂部式教學模式已被多所高校采用,成為體育課目前的主要教學模式,該模式在校內受到學生的喜愛和歡迎,學生在選擇運動項目時,即能完成學校要求的任務和課程,也能培養自己的體育興趣和愛好,但課內的體育時數滿足不了學生的鍛煉需求,學生希望在課外得到充分的鍛煉,因為沒有相應的體育措施和體制,造成課內、課外體育活動斷鏈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綜合研究方法,以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體育課程體系入手,對高校體育課外活動成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目標,起著重要的作用。
體育俱樂部 課內外 一體化 實踐研究
俱樂部式體育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開展近10年,在這10年中,從體育項目的多元化、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規范化,課程安排實施的合理化,日趨走向成熟。目前體育俱樂部式的教學模式被廣大學生所喜愛和認可,通過體育項目的自主選擇,使得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自主喜愛體育,對體育項目更加青睞。普通高校開設體育必修課程的時間,針對的是大一、大二兩學年,學生在修完兩學年的體育課程之后,沒有體育課程的開設,同時也不再受到學分和成績的影響,學生對體育項目的積極性也很難再延續。應將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體育課程體系,使之不僅車成為體育課課內的延續和補充,同時成為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普通高校的體育課時間和空間得到拓展,對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實現全面提高大學生健康水平的教學目標,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1 學生對課內外“一體化”實施情況態度的統計
表2 學生對運動技能掌握態度的情況統計
表3 學生參加課外體育學時的情況統計
表4 學生參加課外體育形式的統計
通過閱讀文獻資料發現,經濟水平發達的國家,對體育鍛煉的意識和體育鍛煉的需求更迫切。有的發達國家在中小學階段就開始了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到了大學階段,學生的體育習慣已基本形成。在我國,隨著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制度,使得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只拿分數,不注重學習過程,許多學生考完體育就不再鍛煉,沒有建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這種習慣及行為意識,造就了學生到了大學階段,仍不能積極的學習鍛煉和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形成了“今天身體鍛煉不受重視,明天用錢買健康”的行為意識。
1.1 課內體育俱樂部的現狀
因體育俱樂部不再受到體育項目內容選項的限制,并在體育基礎課程上引進了與社會流行的大眾體育項目,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越來越感興趣。目前,普通高校開展課內體育俱樂部已近初見成效。不少學生表示,體育課程時間不夠,不能完整系統學習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一方面是學生,喜愛運動項目,愿意在課內、課外展開學習運動技能,希望走向社會能有鍛煉身體的運動技能。另一方面是,高校開展體育課的時間大部分為一到兩年,每周2學時,18次的教學周,兩年是144學時。從表面上看,體育課開展時間為兩年,但是從單元時間上,學習一項運動技能,需要連續和反復鞏固技能,學生不能連續系統的學習,說明體育課程的在時間設置存在問題。
1.2 課外體育俱樂部的現狀
國外高校體育俱樂部開展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校內課外體育俱樂部,有校企聯合體育俱樂部,有的高校甚至沒有體育必修課,全是選修課,(選修課一般在30~40門之間)。國內現在不少高校開展了課外體育俱樂部,雖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和效果,但是對學生沒有提倡終身體育的概念和意識,使得課外體育目前和課內體育相脫節。通過走訪部分學生,他們表示在學習技能方面,因個體差異,對所學技能不能馬上吸收,出現了不想學,被動練習,練習效果不好的現象,使得部分學生沒有學習興積極性,造成了不主動學習的態度。希望在1~2年級必修課程開設的同時,開設課外體育俱樂部,能鞏固學習自身喜愛的運動技能。
2.1 學生對體育課的觀點
表1統計情況說明,多數學生愿意實施課內外一體化,希望課內學習的運動技術在課外體育課堂中能進一步的鞏固和掌握。
2.2 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觀點
由表2得知,課內課堂上的運動技術學習和掌握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在這種條件下,有多數學生積極的希望自身能掌握某項運動技術,并成為愛好,能提高技術水平。有一部分學生對運動技能掌握缺乏信心,未能及時吸收所學技能,因教學時間和場地時間開發等情況,使得相當一部分同學打消了將所學技能發展成個人愛好。其它學生對體育項目和運動技能基本不關心,因為一定的客觀因素造成了現在上課被動的局面,需要調節他們的消極情緒。
2.3 學生對課外體育開展形式的觀點
通過問卷調查所得數據得知,80%的學生對每周2學時的課程學習,感到不夠用,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只是“皮毛”,想要更深層次的掌握,一是需要增加上課的時數,另一方面學生比較關心的是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和教師輔導的次數。
學校體育目前發展的核心是學生有終身體育的意識,單從課內的學習要想在一至兩年中,每周2學時的學習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并能成為終身體育鍛煉的手段,《綱要》的要求無任何異議,但從學習一門技能所需要的課時和個體掌握程度差異性,72學時或144學時的確不夠用。表3和表4也反映出,學生希望課內學到基本技能,在課外能加深學習,如果課外有教師定期的輔導,學生愿意在一定的時期內把原有的基本技能提高,對他們而言,有了技能水平的提高,才有培養和發展運動技能,形成興趣愛好,最終成為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手段,這樣才符合《綱要》的要求。
3.1 教學內容重復多且脫節
現行的中小學義務教育,體育課程雖然比以往受重視。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課程上課實際操作的時間和教學內容被大大壓縮,到了高中階段更是如此。這樣的情況使得學生到了大學階段,首要是補習以前拉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同時也說明,現階段的體育課程,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四個階段,教學內容脫節,造成學生不愿意鍛煉的局面。
3.2 課內外一體化開展受阻的瓶頸
現階段課內外一體化的課外體育活動主要利用下午4點以后的課外時間,對于周六日及節假日的體育活動安排,沒有利用和重視。如果在業余時間開展體育活動,開放體育場館設施,要考慮的因素多且繁瑣,因此,部分學校在業余時間不考慮開放場館。
同時,學校開設的其他活動也使得課內外一體化體育俱樂部受到嚴峻的挑戰。學校教育是以學分制為主,像社團活動或其它活動,都是帶有學分制的,學生在這種應試教育環境下,肯定是參與學分制的活動,這對于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也是不小的挑戰。
3.3 全面利用教學資源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顯示:高校體育課外活動開展廣泛的學校,體育場館、設施配套、場地器材、科學化管理等教學措施也基本形成了體系,體育教學資源也能全面利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單一的學校,課內外一體化具體實施方面,沒有科學管理和具體的考評體系,以及相應的體育場館設施和器材配套不完善等等因素,使得體育教學資源浪費情況嚴重。
4.1 確立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目標
課內外一體化課程主要包含到“課內”和“課外”兩大部分,這兩部分的教學目標應總體一致又各自突出重點。教學目標應以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能力,和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由于兩部分課程的內容和結構、組織形式不盡相同,所以教學目標在層次上也有所差別。課內的教學目標和課外的教學目標應相輔相成。課內的教學目標應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使學生系統掌握一項運動技能。課外體育活動,使學生在體育活動項目方面有更多地選擇,多學習1~2項運動技能,做到“一專多能”。
4.2 體育俱樂部課內外一體化的實效性
在我國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已取代了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和體育選項課,未來的大學教育發展是以創新型、自主型、多元化為主的,而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有著實際的可操作性和空間。學校領導和體育及相關部門應給予重視并創造優先條件,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場館進行體育活動。這也是從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的第一保障,既從單純的學習運動技能轉變為“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意識。
[1]胥紅艷,白光斌,高鵬飛,等.普通高校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及對策研究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14-117.
[2]肖建忠,饒紀樂,莊弼,等.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中的課余體育組織形式[J].體育學刊,2007(9):101-104.
[3]陳海嘯,陳壯荔,邱少茹,等.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刊,2005(12):108-111.
[4]陳天霞,陳新華,黃傳勝,等.課內外一體化課程模式的實效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90-91,103.
[5]蔣玲.高校實施具樂部制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
[6]鄒師,馮火紅.我國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的類型與特色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1):70-73.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on"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ub
Zhang Qi
(Shanxi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Taiyuan Shanxi,030031,China)
The sports club teaching mode has been adopted by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become the main current,the model loved and welcomed by the students in class.But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re not taken seriously,the students hope to get plenty of exercise after class,because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physical measures and systems,resulting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class,broken chains phenomenon.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method,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sports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become training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orts Clubs;Class Inside and Outside;Integration;Practice Research
G807
:A
:2095-2813(2015)05(b)-0047-03
張旗(1983—),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體育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