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資產減值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
林靜
處在當前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的不確定性愈來愈大,在資產的盈利能力方面也是起伏不定,故此資產價值也就失去了不變的地位。尤其在近些年的經濟環境比較多變的狀況下,資產減值這一重要問題已經引起了會計界和實務界的密切關注。本文主要就資產減值會計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結合當前發展的形勢,探索與之相對應的完善建議,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的理論研究對實際操作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資產減值;制度;問題完善
1.資產減值會計的主要內涵分析
根據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及可靠性的要求,在資產發生減值的過程中,財務會計應當對資產減值正確反映,資產減值會計試圖部分的通過計量進行對成本計量的不足加以彌補,而后將資產賬面的金額大于實際價值部分確認減值損失或者是費用,進而全面公允的對企業的資產實價狀況進行反映。通過這一過程來對相關的風險進行揭示,進而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來提供有關的信息,這樣在核算的對象方面就是資產負債表上的特定資產。
2.新資產減值會計的主要特征分析
從新資產減值會計的不得轉回特征上來看是體現的最為顯著的,這也是給業界留下的最為深刻的印象,從形式上來看,我國的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的準則唯一的表內確認和計量差異也正是這一特征。另外就是在可操作性方面得到了加強,根據相關的準則規定,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主要是結合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處理費用之后的凈額及資產預計現金流量間的較高者進行確定。
1.資產減值會計制度對審計的影響分析
審計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憑借著職業的經驗以及專業的判斷進行的,但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方面則會設計諸多的主觀判斷,尤其是在新的準則出臺之后。通過對新的資產減值準則的規定能夠看出,資產減值損失一旦經過了確認,那么就不能進行轉回,也就是說原有的各項減值準備當中的壞賬準備外的其它減值準備只能是等到資產處置的過程中一并進行處理。從這一方面就能夠看出,這在制度上堵住了被審計單位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大額計提和沖回,同時在不同會計期間人為的對利潤進行調解的行為,這對會計的核算規范化會比較的有利,對審計的難度和風險也會大大的降低。
2.資產減值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實際的發展情況來看,資產減值會計制度自身還有著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其中在資產減值規范上就體現的比較明顯。企業的會計制度有著明確的規定,針對長時期資產減值要能夠按照賬面的價值及可收回金額計量進行確定,如果是比賬面的價值要低,那么就應當計提減值準備,這樣的話就在操作性上相對比較差,而在實際的確定過程中所要考慮的因素也相對較多,對技術有著高要求。
其次在引入資產組概念后所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缺乏健全的現金流量預算體系,對于資產組的認定要以產生的現金流入是否獨立于其它資產或者是資產組的現金流入作為主要的依據。然而這樣就會涉及到資產組現金流量計量問題,實際上我國的諸多上市公司均沒有編制長期預算慣例,而在未來的現金流量的數據也沒有得到準確的體現。
再者就是資產減值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還相對比較薄弱,主要體現在授權審批控制方面沒有做到按減值準備額大小進行分級審核及審批,還沒有對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當中不相容植物相分離的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當中的審計監督嚴重的弱化。還有就是證券市場的監管及處罰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公司而對產權結構及治理制度還沒有得到有效健全。
1.完善資產減值會計制度及相關機制
我國的資產減值準備實施當中的確認及計量有著很大的難度,而外部的監管也存在著諸多困境,所以對信息及價格等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具體的措施就是要通過國家和相關部門,進行建立資產價格信息平臺,然后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對有關的價格信息及時公布。這樣能夠為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提供依據,同時也為外部的監管部門再次的確認增加了權威性。
2.加強有關損益會計核算及披露制度的完善
在公允價值完全是由企業自行確定,或者是受到企業主觀影響比較嚴重的時候,損益就存在著被操縱的可能,所以只有對已經實現的損益進行確認,才能夠在當前額損益表當中核算及報告,借此來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的真實業績。
3.改善資產減值準則實務操作
在這一過程中主要就是要能夠使得資產組劃分在可操作性上能夠更強的得到體現,對實務操作過程中的資產組劃分要能在各部門都要承擔其責任,使得資產減值損失轉回的規定更加合理。要能夠在允許資產減值損失轉回同時做出嚴格規范,可借鑒IASB做法,規定企業在前一次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后,只對資產回收金額所使用的估計發生改變過程中國,才能夠沖回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同時也要能使得商譽和總部資產價值的分配更加合理,使得資產未來的現金流量確定更加準確。
4.強化內部會計控制
不僅要在外部的環境進行改善,同時也要能夠在內部的會計控制進行加強,會計控制不僅能夠對企業的會計行為得到有效規范化,使得資料能夠真實完整的得以展現,同時也防止了一些舞弊及常規性的錯誤,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將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不僅如此,還要能夠實行財務人員嚴格的自律性管理,資產減值準備對財務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質有著嚴格的要求,只有精通這一方面的業務才能夠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
5.其他的問題完善策略
除了以上的相關措施的實施,另外還要完善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政策,將資產狀況作為考核企業業績的主要指標之一。對注冊會計師的外部監督也要能夠得到有效的加強,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制定相應審計程序及審計方法,進而來提高對資產值信息的鑒證能力。對企業的經營業績考核體系進行完善,明確考核的標準,要將資產減值準備和企業的考核評價指標間的聯系進行切斷,弱化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操縱盈余的動機。
[1]陳旭霞,吳溪.會計準則的規則化條款及其后果——來自軟件行業收入確認政策選擇的證據[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 (12).
[2]吳臘.基于公允價值計量的盈余管理研究[J].財會通訊, 2014,(33).
[3]鄧峰.財務會計的公允價值計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 2014,(19).
(作者單位: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