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敏
中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銜接的實踐與思考
文/張 敏
中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英語能力。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是實現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有效銜接。本文從中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銜接的背景、途徑、意義三個方面闡述筆者對該問題的一些思考。
中職;基礎英語;專業英語;銜接
基礎英語又稱之為通用英語,簡稱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是指學生從學習英語開始累積到一定程度足以滿足日常所需的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這段時間所學的英語為基礎英語。專業英語,簡稱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學科或目的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
基礎英語是專業英語的學習工具,具備較好的基礎英語才能學好專業英語,而學習專業英語是為了能夠運用英語獲取專業信息,提升專業水平,滿足崗位工作需要,是基礎英語的應用和提高,兩者之間聯系緊密。
在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必須提高中職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促進中職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對中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此基礎上,中職校在基礎英語教學方面就必須有所變革,要構建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體系,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這一體系應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且提高中職生的人文素質。因此,加強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教學銜接,提高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就顯得極為重要。
(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缺乏興趣。首先,中職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其次,中職學生英語課程學習動力和意愿不足:部分同學對于學習,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不能正確的認識和對待英語和他們本專業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只要學好了專業課,就能有一份好工作,至于英語,則是可有可無的,對工作來說是無關緊要的。
(2)教材內容陳舊,缺乏實用性。時代的發展,要求中職校的英語課程能夠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能夠把英語的學習和學生所學專業結合起來。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行的教材體系在內容上比較陳舊,缺乏實用性,而且在和學生的職業需求方面也存在著脫節,這就使得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缺乏相應的實用性,在進行專業技術工作時也沒有了依托。
(3)教學模式單一,缺乏特色。目前的中職英語教學主要是以講授為主,注重理論學習,忽略實踐,忽略了中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基本要求及特色,因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對英語學習也漸漸失去興趣,漸漸覺得英語課程是可有可無的。
中職學校主要是就業準備教育,它不像普高主要是升學準備教育,中職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在培養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基礎上技能基礎上,對學生的專門用途英語(ESP)進行專門的訓練,從而使得學生在踏入社會時能夠具有良好的基礎。并且,大綱還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還要使學生得到專門用途英語(ESP)的初步訓練,為學生步入社會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正是這一課程目標的特殊性,中職校的英語教學就必須從各方面滿足學生今后職業生活的要求,而且要滿足學生的個人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需要。
近年來,筆者一直對畢業的學生進行跟蹤和調查,包括對他們的實習情況、就業單位的具體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從以上調查情況來看,正規企業和外資企業不再片面地注重學生在校的文化成績,是否獲得相應的英語等級證書,而是對他們的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就必須對中職生的英語學習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問題所在,進行對癥下藥。運用積極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適當的疏導和幫助。幫助學生認識到專業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掌握專業英語的學習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并且,還要讓學生明白,在中職校里學習英語,是為了培養他們在工作過程中的英語應用技能,所以在學習英語時必須要結合自己所學的職業,認識到把二者結合起來的重要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要讓學生樹立起說英語的信心,大膽的開口說起來,開展各種形式的聽說訓練,使學生能基本掌握日常生活對話、基本的詞匯和語法知識。
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課堂討論教學法、交際教學法、情感激勵教學法等多種方法。教師通過設計教學案例,找準學生能夠把握的切入點,在教師的提示下,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的入手,接著,再通過將這一情景的不斷修改、擴充,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過來,積極的參與到英語專業學習的過程中來。注重評價的多元化,除了教師評價之外,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來判斷優劣,從而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優化。
專業英語教學是以翻譯課文為主,因此專業英語課顯得沉悶、枯燥。授課老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資源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主動性。采用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及其它現代技術可完善教學效果、充實教材內容,使教學形式多樣化,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如計算機英語在講授文字處理軟件或辦公自動化時可帶學生到裝有英文版相應軟件的機房進行上機學習,電子商務英語在講授網絡銷售時可到機房邊瀏覽相應的英文網頁邊進行教學,會計英語可結合會計實例進行實踐等。
要做到基礎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教學良好的銜接,重點應該更新英語教學的內容。
為了更好地體現“工學結合”的內涵,教師在內容的講解上應該把英語的語言知識和專業的知識相結合起來,并且反映出在具體的工作環境中可能使用到的英語。針對中職生所特有的實踐環節,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真實英語環境的訓練。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英語交流應用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為目標,遵循實用的原則。主要培養學生的聽以及說的能力,交際能力對于學生來說也很重要,因此,還要加強學生的交際策略的訓練。比如,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去酒店預訂房間。教師事先播放一段真實服務場景的錄像來導入新課。通過真實的模擬,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改革基礎英語教材,以行業市場為導向,圍繞具體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編寫職業英語教材已是勢在必行。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校針對不同的專業的特點,組織了經驗豐富的老師編寫專業的英語教材。比如:汽車專業英語、計算機英語、園林英語。這些專業教材比較適合中職生的特點,因為他們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所以教材的編寫也要適當的降低難度。這樣做,既達到了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目的,又強調了專業特色和崗位的實際需要,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在具體工作環境中能自如運用英語完成工作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學習的熱情。現代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學生只要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會產生愉快的情感,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心與渴望,就會主動地探索和求知,就會自發地去學習,就會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在英語活動中,發揮出主動性和創造性,英語學習效率就會提高。
改變英語教學很大程度上存在的教學內容與工作實際相脫離、教學模式落后、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狀況,使中職英語教學向縱深發展,不僅突出英語基礎的教學,同時突出專業英語。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和優勢,在英語應用上讓學生就業時真正實現鏈接。
英語屬于一門語言,而生活是語言學習的源泉。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能夠使學生置身在現實的語言環境中,注重給學生貼切的生活感受,讓學生在生動的環境中快速的掌握知識,并且能夠有切實的體會。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其生活能力。
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的技術型的人才。因此,英語教學也應該努力遵循這一教學目標,要讓基礎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教學的做到有效銜接。而中職校的英語教學,也應該是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的,以適合職場實用為目的,擺脫過去落后的教學模式,結合專業特色,把英語基礎知識貫穿到基本職業語言實踐活動訓練之中,培養出能適應未來就業崗位、滿足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
[1]崔秀敏,項新宇,等.高職高專學生職業英語能力培養研究與實踐[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1):72-78.
[2]李剛.高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的銜接[J].職教論壇,2009(11):34-35.
江陰市華姿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