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冰等
[摘要] 目的 研究系統心理護理對膀胱癌患者負性心理情緒的影響。 方法 選擇我科室近兩年收治的66例膀胱癌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施以系統性心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及其生活質量的改變狀況。 結果 進行心理干預后,研究組的SAS和SDS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研究組的生活質量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系統性心理護理對于改善膀胱癌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有一定的價值,利于患者預后。
[關鍵詞] 心理護理;膀胱癌;抑郁;焦慮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4-102-03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HE Jianbing CHEN Zhongping CAI Fenlan HU Fang
The Guanlan People's Hospital in Longhua New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system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mood of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Methods 66 cases of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my department for two years,be were selected as objectiv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by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depression,anxiety and its chang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he scors of SAS and SDS in research team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research tea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Conclusion System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anxiety,depression and other negative emotions of bladder cancer patients,it have certain value, beneficial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are;Bladder cancer;Depression;Anxiety
膀胱癌作為泌尿系統腫瘤,是目前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較高。該類腫瘤患者大多需行手術治療,該疾病對患者術前及術后都會在其心理上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導致一系列負性情緒的產生如焦慮、抑郁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術后的康復進展。因此,進行合理的心理護理干預是必要的[1]。近年來,有研究發現,系統護理心理干預對患者的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有一定效果[1-2]。本研究通過探討系統性心理護理對我科收治的66例膀胱癌患者的影響,為及時糾正膀胱癌患者負性情緒提供科學依據,達到改善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的目的,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1月~2012年12月于我科室接受治療的膀胱癌患者66例,其中男44例,女22例。年齡35~72歲,平均(58.8±11.3)歲。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3例。兩組年齡、性別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系統性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措施主要包括:(1)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入院后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取得家屬和患者的信任,構建良好醫患關系。(2)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定期與患者及時溝通,了解患者對所患疾病的認知狀況,同時熟識患者的性格、職業、文化程度、家庭氛圍等,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應激源,糾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和應對方式。(3)因人而異制定護理方式:對患者出現的負性心理狀況及時有效的進行心理疏導,增加其治療自身疾病信心,讓其更好的配合治療。(4)安排有趣的活動轉移患者注意力:可以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安排不同的有趣的活動如太極拳、簡單的小游戲等。(5)及時放松:可以在病房播放舒緩的輕音樂,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6)得到家人支持和幫助: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工作,鼓勵患者家屬多與其溝通聊天,給予患者來自家人的支持,增加患者面對疾病的信心,避免負性生活事件的發生,減輕心理負擔。比較兩組患者在系統性心理護理干預前、后的負性情緒改善狀況。endprint
1.3 評定量表
采用焦慮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分別測評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實施系統性心理護理干預前后抑郁、焦慮情緒的改變狀況。
1.3.1 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 由Zung于1965年編制,共20個項目,為4級評分的自評量表,分別為:沒有時間;少部分時間;很多時間;絕大部分或所有時間。10個條目正向評分,10個條目反向評分,正向評分為4,3,2,1分,反向評分為1,2,3,4分。得分越高,抑郁傾向愈明顯。
1.3.2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3] 主要包括20個項目,其中15個正向評分,5個條目反向評分。正向評分為1~4分,反向為4~1分。其中1分為沒有時間,2分為少部分時間,3分為很多時間,4分為絕大部分或是全部時間。得分越高,焦慮傾向越明顯。
1.3.3 生活質量評定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1] 由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研制。共30個條目,主要內容為身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6項。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錄入數據,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抑郁、焦慮得分情況比較
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SAS、SDS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進行心理干預后,研究組的SAS和SDS得分均顯著低于干預后對照組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角色功能、身體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心理干預后,研究組的生活質量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腫瘤患者在治療及康復等階段都易出現情緒障礙,焦慮和抑郁則是主要的負面情緒,而焦慮則是最常見的情緒反應。一旦患者確診為腫瘤,就會對其心理、生理、生活和社會功能狀態等造成嚴重影響,還會對其造成更多的精神壓力及負擔,再加上治療及術后化療帶來的身體及心理上的創傷,很容易致使其生存質量下降。膀胱癌作為泌尿系統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人體健康[4]。負面情緒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患者的身體機能造成一定影響,表現為焦慮、抑郁、恐懼、擔憂等負性心理,部分患者甚至表現出絕望、輕生的念頭,消極應對治
療與后續的護理過程,不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依從性較差,從而干預患者的治療,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利于患者的康復[5-6]。因此,合理的護理干預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在患者入院時,及時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的和患者進行溝通,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增強患者面對疾病的信心,糾正其負面情緒,對于臨床治療都是非常有意義的[7]。有效的護理干預可影響患者的心理情緒,可減輕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緩解焦慮程度,增加睡眠時間及提高睡眠質量,并有很好的治療依從性,能使患者快速康復,并能被大多數患者所接受。
有研究表明,癌癥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對其預后會產生較大的影響[8-9]。本研究顯示,研究組在實施系統性心理干預后,患者的抑郁焦慮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1),干預后的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可見系統性心理護理能明顯改善膀胱癌患者的負性情緒;對照組干預前與研究組在焦慮、抑郁程度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組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常規干預對患者的負性情緒無影響。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8],通過采取系統性心理干預措施,可以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幫助其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更好的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本研究還發現,進行心理干預后,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角色功能、身體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系統性的心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知,緩解其不良情緒的產生,有利于患者術后機體功能的恢復,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產生,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一點也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9]。
心理干預的特點在于激發患者內心潛在的面對重大危機的勇氣,患者能夠建立足夠的信心與勇氣應對困難,同時激勵患者用積極的方式處理困難,提高患者的安全感,盡可能的發揮患者自身面對疾病的潛力,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良好的心理護理利于癌癥患者心理康復[10-11],提高患者的生活那質量[12-14]。系統性心理護理對于改善膀胱癌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能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利于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汪廣秀,陳俏紅,馮湛華,等.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對膀胱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1):59-61.
[2] 黎偉燕,吳章玲.系統性心理護理對骨折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6):2633-2634.
[3] 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94,235.
[4] 賀齊,周曉星.系統性心理干預用于乳癌根治術患者效果分析[J].中醫藥臨床雜志,2007,19(1):61-62.
[5] 章麗曼,谷芳玲,孔玉琴.術前音樂干預聯合心理護理對手術患者焦慮情緒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5):779-780.
[6] 許金梅.早期心理護理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緒及睡眠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1-3.
[7] 周素玲.心理干預對癌癥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的的影響[J].安徽醫藥,2009,13(2):228-229.
[8] 李淑媛,簧銘涵,游秋煙.心理干預對消化系腫瘤初次化療患者抑郁焦慮的影響[J].福建醫藥雜志,2008,30:145-146.
[9] 鮑連美.心理干預療法對癌癥患者抑郁的臨床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1):81-82.
[10] 趙丹.心理護理對消化性潰瘍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6):113-114.
[11] 余梅,姜丹.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9):122.
[12] 胡淑賢,李冬梅,石搏,等.心理護理對老年乳腺癌化療患者血清PARP-1和Caspase-3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5):1014-1015.
[13] 沈婉祺.心理護理對妊娠期合并乳腺癌患者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0):2237-2238.
[14] 徐穎.23例喉癌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吉林醫學,2013,34(26):5506-5507.
(收稿日期:2014-0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