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有秀
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的分析
盧有秀
我國經濟在飛速的發展著,企業發展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狀態,其中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是企業發展中的一大阻礙因素,主要表現為提供的會計信息不符合和實質內容,不具有真實性的原則,會影響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所以針對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問題要加大措施,杜絕這類現象的發生。
財務金融會計核算失真;問題;對策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發生失真的現象,從而嚴重影響了企業金融的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和可持續性發展,所以對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問題要加以重視,實施嚴格的治理措施,更深一步的促進金融企業會計核算的正確性與健康發展,保證金融企業跨級核算的真實、完整性是實現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的迫切需要,充分的發揮出會計的職能。
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行,導致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不遵守金融的相關法律制度的規定,其中失真情況包括收入與費用的失真、存量核算的失真、信貸規模核算的失真、資本金核算的失真、存款成本的失真、信貸資產質量核算的失真、拆借資金核算的失真等等,阻礙了金融企業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情況是廣泛存在于企業之中,這種現象的發生嚴重可以從整體的金融行業中體現出來,為金融行業帶來了不可計量的危害,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首先對金融行業可持續性的穩定發展帶了很大的影響和危害,其次是對金融的宏觀調控政策產生了不利影響,最后是對金融行業的信用程度有一定的影響,這些危害導致一些不法分子有空可鉆,對我國人民財產安全產生了很多的不利影響。
1.各項會計法制、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各個企業的會計制度和法規存在嚴重不健全的現象,導致在金融企業會計核算中沒有詳細的明文規定,在實施執法過程中沒有辦法按照法制、法規來進行,在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執法過程中發生了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監督控制。其次,企業金融會計核算工作人員出于企業的效益和個人的利益,影響了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不完整的核算法規導致核算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得不到明確的法規指示,導致核算人員在國家、集體、個人權益和企業選擇上陷入了困境。
2.對企業金融會計核算的監督管理工作不重視
在《會計法》中明確規定了要對會計人員實施有效的監督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很少對會計人員有明確的監督工作,監督工作從來沒有受到重視,更沒有設立專門的監督管理部門,使得一些企業領導只注重企業的實際利益,使得監督管理職能不能有效的行使出來,這樣監督管理的法律規定只成為了一種形式。即使部分企業設立了專門的監督部門,但是在監督過程中也存在不能依法管理和監督的現象,在發生錯誤情況的時候難以追究責任。
3.主觀與客觀影響的因素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金融企業會計核算失真問題卻很容易出現,在實際工作中,處理會計核算的方式比較盲目與隨意。部分企業的領導會利用自己的職務而謀取私利,例如,把公司的公款私用,這樣會計人員也是受到領導的指示,無法提供真實的會計資料。還存在個別企業特別會鉆法律空檔,利用一些法律的邊緣或者不完善的法律從而進行逃稅和漏水,嚴重影響了國家經濟的發展。還有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效益,隨意的篡改會計數據與資源,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和資料,企業存在做假賬的違法行為。
4.企業金融會計核算工作人員的整體專業素養不高
會計這個行業要求會計人員有很高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性素養,但是在現實企業中往往存在會計工作人員素質低的現象,會計工作人員除了需要具備專業的會計知識外,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操作能力和道德素養,但是現階段的會計人員只取得一個職稱證書后就能工作,不具備熟練的技能和專業水平,在處理具體業務時很難做到公平和公正,這也是產生財務金融會計核算工作失真的主要原因。
1.加強企業金融會計核算隊伍的建設,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狀況下,需要不斷的加強企業金融會計核算隊伍的建設,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會計核算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企業要提供培訓機會,對會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工作,因為會計法規的更新非常及時,如果不能掌握正確的會計制度,就很容易發生會計核算失真的情況,還要不斷的端正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建立一支遵紀守法和清正廉潔的會計核算隊伍,從而不斷的提升會計的信息質量。
2.加強企業金融會計核算工作的監督力度
只有不斷的提高監督力度,才能更好的杜絕發生財務金融會計核算失真的情況,首先是加強對企業的管理者和負責人的監督工作,對管理者實施法治管理,針對違法的管理人員要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還要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的監督,最大限度的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其中企業的管理者是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第一負責人,不能利用自己的職權授意和指使會計人員提供虛假的材料,否則會實施從重從嚴的懲罰。全方位提升管理者和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養,加強會計核算工作,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3.完善各項法律制度和體系,提升執法的力度
在會計管理工作中國家要不斷的健全和完善企業的法律制度和體系,提升執法力度,全力的監督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企業會計工作中的財經體法律和法規,對缺乏誠信的工作人員采取相應的懲罰。法律制度中要盡可能的減少漏洞的發生,杜絕一些企業利用法律空檔來提供不真實的資料,減少同類業務處理方法的可選擇性與多樣性,最大限度的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與透明度,規范各項會計信息制度。還要不斷的加強監督體系的建設,企業內部要設立相應的監督體系和制度,進行自我約束與監督工作,外部監督需要國家財政、審計、稅務、證券監督部門做好監督工作,不斷提高社會監督的力度,可以采取獎勵措施,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要保證會計核算工作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首先要大力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操作能力,更要增強其法律意識,不斷的完善、健全各項法律法規體系,讓企業在核算工作中沒有空隙可以鉆,這就需要不斷的分析會計資料失真的原因,不斷的提出新的措施,全方面的促進我國會計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性的發展。
[1]夏志勇.財務金融會計核算失真的分析[J].科學中國人, 2014,(17):125-125,106.
[2]孟祥靜.會計核算的失真及治理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4):33.
[3]黃鹿龍.會計信息失真的主因及對策[J].金融與經濟, 2006,(2):94-95.
(作者單位: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