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肖肖
浙江省小微企業納稅遵從影響因素分析
周肖肖
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過實地調研和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浙江省小微企業納稅遵從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小微企業;納稅遵從;影響;分析
目前,我國對小微企業的界定標準,主要來源于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該規定將企業分成不同的行業,采用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從業人員來界定企業的類型。另外,在《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對小型微利企業還有一個界定標準,將企業分為工業企業和其他企業,采用資產總額、從業人數和年應納稅所得額來界定,小型微利企業涵蓋的范圍小于小微企業。而本文采用的小微企業標準指的是,由四部委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中的小型和微型企業。
根據浙江省第三次經濟普查公報,截至2013年末,浙江小微企業法人單位達到80.7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96.8%,小微企業從業人員有1314.6萬人,而根據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3年末浙江常住人口為4826.89萬,也就是說超過四分之一的浙江人供職于小微企業。
納稅遵從體現了當代社會公民自我意識與國家意識的提高,是衡量現代稅收征收管理績效的一個關鍵指標,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實際征納稅過程中,一方面小微企業規模不大但數量眾多,會計核算能力欠缺,納稅意識薄弱,另一方面稅務機關管理資源有限,存在人少戶多的矛盾,信息不對稱,這些都導致小微企業的納稅遵從度不高。為提高企業的納稅遵從度,研究納稅遵從影響因素是前提。
(一)調研方案設計
筆者在稅收遵從理論分析和文獻閱讀基礎上,針對小微企業稅收遵從的主要影響因素,設計了浙江省小微企業納稅遵從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問卷選取了的稅收公平、稅收負擔、稅收政策滿意度、納稅服務滿意度、稅收遵從成本、稅收征收權和財政決定權、稅務稽查與懲罰、社會心理成本等8個指標。
(二)樣本選取
為了更科學的分析影響浙江省小微企業納稅遵從的影響因素,本文開展了的關于“浙江省小微企業納稅遵從影響因素”的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工作。本調查工作組織了四支學生調研隊伍,在杭州、紹興、溫州、金華四個地區,選取符合小微企業條件的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并對部分企業的財務部或稅務人員進行了深度訪談。總共發放問卷300份,實際收回258份,其中有效問卷232份,無效問卷26份。
本文基于調研結果,從八個指標中選取了四個影響小微企業納稅遵從的主要因素。
(一)納稅遵從成本
稅收遵從成本指的是納稅人為及時申報、準確申報和按時繳款所發生的除稅款以外的費用支出。不適當的稅收遵從成本容易使納稅人對稅收產生不滿情緒,進而可能導致偷、逃稅行為。從調研結果顯示,在影響納稅遵從的各項因素中,納稅遵從成本滿意度最低,85%的納稅人認為納稅遵從成本偏高。在實地調研過程中,多數企業提到現行稅制不穩定,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更是頻繁變動,而且很多稅收優惠政策是短期的;稅制變動之后相應的財務處理配套沒有及時解釋或出臺;納稅申報表設置復雜且經常變化。這些使得企業經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讀和理解新政策,納稅遵從成本大大提高,進而影響其納稅遵從的意愿。再加上小微企業本身財務水平有限,有時想要依法納稅但卻無奈無法讀懂稅法,造成無知性不遵從。
(二)稅收征收權和財政決定權
征稅決定權就是制定稅法的權利,財政決定權就是決定稅款使用的權利。與封建社會相比,稅款的征收和使用應該是現代國家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但是,實際上我們國家往往只注重強調公民的納稅義務,而忽視公民在稅收法律關系中所應享有的權利。公民參與立法,參與財政預算制定,對財政支出進行監督等權利也在無形之中被忽略了。調查問卷結果顯示,85.4%的小微企業關心政府怎樣使用稅收收入,而只有67.7%的小微企業認為政府在稅收使用上做到了“用之于民”,有很多納稅人不知道自己有制定稅法的權利。不能維護納稅人的征稅和財政決定權,就很難得到納稅人真正的認同,也就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納稅遵從問題。
(三)稅收負擔
稅收負擔反映的是因政府課稅,相應減少的納稅人可支配收入。稅收負擔的輕重,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利潤多寡。稅收負擔越重,則稅收痛苦感受越大,納稅遵從意愿越低。調查問卷結果顯示,75%的小微企業感覺稅收負擔偏重,有些甚至感覺比大中企業稅負更重,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小微企業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很多企業感覺不明顯,仍然感覺稅負重。另外,除了稅收負擔以外,小微企業每年還要承擔種類繁多的非稅費用,如工商部門年檢費、第三方技術監督費、各類團體協會、慈善機構的贊助費等。
(四)納稅服務
納稅服務是指在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過程中,征稅機關為納稅人提供的各種服務。調查問卷結果顯示,90%以上的納稅人認為稅務人員的工作態度、業務素質和工作效率是對納稅遵從有影響的,并認為如果稅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對納稅會有抵觸。隨著政府職能的逐步轉型,我國的稅務機關的征稅理念發生了一些變化,服務水平有了較大水平的提高,但仍然任重而道遠。調研結果顯示,對于目前稅務人員的總體工作滿意率為72%,對稅務機關的辦事效率滿意度為67%。
(一)降低小微企業納稅遵從成本
1.簡化稅制,增強稅收制度穩定性。小微企業普遍會計核算能力欠缺,復雜與頻繁變動的稅收制度,不利于其納稅遵從度的提高。簡化稅制并加強稅制穩定性則有利于小微企業對政策的理解與把握,從而減少無知性不遵從。
2.簡化辦稅流程。進一步優化辦稅流程,盡可能簡化各項辦稅業務、各個辦稅環節,精簡納稅人報送資料,規范各種涉稅文書。貫徹國稅總局王軍局長來深調研提出的創新要求,踐行“互聯網+”理念,加快推進智慧稅務建設的新探索。
3.簡化中小企業報稅制度。我國企業的辦稅程序復雜、資料報送重復,與大中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往往缺乏處理復雜會計報表的專業技術人員,簡化小微企業納稅申報程序和納稅申報時附送的資料,延長納稅期,有利于減少納稅時間和納稅成本,提高小微企業的稅收遵從度。
(二)提高納稅人稅收征收權和財政決定權
1.提高納稅人稅收征收權。如果國家在制定政策、核定稅負、建立征管制度等方面,讓納稅人參與稅收制度的制定與出臺,了解征稅的目的,以及將來稅款的利用,真正理解并認同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源頭上解決稅收抵制情緒。另一方面,企業納稅人參與稅法的制定,將有利于對政策的理解與運用。
2.進一步提高財政透明度,強化財政預算約束。盡管近年來我國在完善財政制度、提高財政透明度、強化財政監督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透明度不高,預算約束力不強,超預算收入和超預算支出的情況依然突出。納稅人財政監督權益得不到保障、對稅收抵觸情緒較大。政府必須要進一步提高財政透明度,強化財政預算約束,真正做到量入為出,讓納稅人享受更多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三)減輕稅收負擔
1.狠抓政策落實工作。近些年,國家非常重視小微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這些政策是否能落到實處,關鍵取決于稅務部門是否能夠狠抓落實。只有政策得到貫徹執行,小微企業才能真正受益,不斷發展壯大。
2.進一步完善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小微企業大有可為,“要扶上馬、送一程”。為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還應進一步完善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3.推進“費改稅”改革。目前,向小微企業征收的費用多達十幾種,積少成多,對企業也是不小的負擔。各項費在征稅的過程中有較大的隨意性,應將可以改為稅收形式的收費改為規范化的稅收,包括教育費、地方教育費附加、水利基金等的費用。同時,加強非稅收入管理,避免出現非稅收入泛濫、亂收費、亂罰款等現象,規范市場秩序。
(四)增強納稅服務意識,提高納稅服務水平
1.培養納稅服務的理念。在納稅服務過程中,稅務人員要改稅收征管理念為稅收服務理念,做到為納稅人服務的宗旨,關注納稅人的合理需求,以平等、友善的態度對待每一位納稅人。讓思路走在行動的前面,才能促進行為上的自律。
2.提高稅務人員的業務水平。稅務人員代表國家直接參與稅務環節,職業能力與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納稅服務的質量。加強稅務人員的培訓,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促進征納雙方良性互動,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
3.匹配評價及監督機制。通過設立納稅服務評價和監督機制,有利于稅務機關內部考核、提升效率,構建和諧征納稅關系。
[1]孫玉霞,畢景春.稅收遵從成本最小化視角的小微企業納稅服務優化[J].國際稅收,2014,(11).
(作者單位: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