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雅麗 廖 艷
《會計學原理》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探討
溫雅麗廖艷
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高校育人的質量,也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內容。本文通過分析本科教學的四個環節,結合《會計學原理》課程的性質和特點,探討提升該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課堂教學;會計學原理;教學質量;教學環節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育人,而課堂教學是育人的重要載體。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是高校育人核心的問題,直接關系到育人質量和高校發展的內涵,因此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研究課題。《會計學原理》是會計學專業的必修課,同時又是專業課程的入門課程,其教學方法和實施效果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未來職業定位,因此本文根據我院的《會計學原理》課程建設的經驗,結合教學四個環節,設計課堂教學要素,以提升教學質量。
在大學教育體系中,課堂教學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能提高教學質量。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是融合“教”與“學”的過程,教學相融,相得益彰,才能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樹立“育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活動就包括雙方行為,即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兩大方面,其中教師行為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行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主導體現為通過教學方案、教學方法、教態教容、教學語言等手段引導學生學習,而主體則體現為反映、反饋等方面。
(一)教師行為
1.備課是教學環節的基礎
備課是教學的前提工作,備課不僅僅要熟悉教材內容,還要根據課程的地位、性質,制定教學大綱,以此規范每門課的教學內容、考核方式和參考資料等;接著編制教學日歷,規范每課次教學的內容;然后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包括上課的章節名稱、重點難點、時間分配、師生活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參考資料等等。最后,根據教案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課件主要突出視覺展示,作為教學有效的輔助工具。
目前我院《會計學原理》課程在制定教學大綱時,培養目標是“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初步的職業判斷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和其他會計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在課堂培養模式上,從“以教為主”調整為“以學為主,教學相長”,最直接的體現在教學日歷和教案的設計上,上課教師講授時間縮短,研討時間延長。該課程在教授過程中,統一大綱、統一日歷、不同教案設計,統一備課,統一輔導,統一課程小測。通過五個統一和一個不同,既能保證教學規范,又能體現教師個體差異,充分展現教師個人魅力。
2.教課(授課)是課程教學的核心
教課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同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也是體現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功底和人格魅力的基本環節,教學質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課課堂教學的效果。教課的效果取決很多因素,如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應用等等。
《會計學原理》課程屬于專業課的入門課程,對于很多會計專有名字不是很理解,而且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理論在前,業務應用在后面。一般教學計劃制定都會把會計的發展、會計目標、會計定義、會計要素、會計等式、會計假設、會計科目、復式記賬等內容安排在前面,復式記賬法的應用和憑證、賬簿、報表的內容安排在后面,這樣安排知識體系完成,能體現知識難度的漸進性。但學生沒有專業知識,對于理論的理解只能淺嘗輒止,很難深入。因此在教學內容是設計上,可讓學生了解報表,知道做賬流程,在講解具體理論和內容。專業課相對于人文學科來說,趣味性明顯不足,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需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互動教學法等。此外,教師的語言表達也很重要,教師語言幽默,能深入淺出講解,用生活中的小例子來講解會計知識點,能用案例來分析問題,教態自然,教容美觀,那也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教學過程中可充分利用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料,讓學生得到更直觀感受。
3.批改作業是對學生課堂知識的檢驗
課堂作業是對教學內容的深化和理解,也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驗。通過作業批改,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通過課堂作業,可以運用課堂老師講授的知識,進行所學知識的分析,進而更深入理解知識,通過特定語言表達出來。因此做作業的過程可以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提升。目前我院規定教師必須批改學生作業,并且進行講解。目前我校《會計學原理》課程加強過程控制,平時多對學生進行小測,每周根據教學內容安排一定的作業,同時要求老師批改完畢業后認真給學生講解。針對學生在理解上易錯的地方,老師再進行補充講解。另外,還建立了練習題試題庫,教師可以公布答案,也可以督促學生做完后在給答案。通過過程控制,學生的學習質量明顯提升。
4.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保證
課程輔導環節是教學活動的深化和保證。輔導可以及時交流學生疑惑、因此輔導的過程也是答疑解惑的過程。輔導的時間可以是在上課過程中,老師在講授過程中,學生有疑惑,可及時進行解答,也可在課下專門的時間;答疑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對面交流、QQ、微信、郵件、短信、電話等形式。目前我校對于每門課都有答疑的要求,每學期開學初要求任課老師填寫答疑時間表,規定每周2-4學時答疑一次,答疑時間確定后在學校網站上公布。
(二)學生行為
大學課堂必須有必要加強對獨立思考能力,特別是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教與學的育人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和體驗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既與教師的主導性有關,也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通過實施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學生行為對教師的授課有反映和反饋作用。教師的授課效果是直接體現為學生的學習狀態,而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授課情緒。我校會計學專業學生相對其他專業而言,學生更內斂,上課紀律較好,但是活躍氣氛不夠。因此,建議教師進行講授和研討式教學相結合,教師講解完成后,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其討論熱情,活躍課堂氣氛。
理想的大學教育,不僅體現在課堂上,更多是一種綜合能力培養,是全方位一體化教育。但課堂教學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關鍵環節。教與學是育人的基本途徑。對教師“教什么、怎么教和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已經成為當今大學課堂教學面臨的難題,需要不斷的探索。
[1]萬后芬.狠抓四大環節規范本科教學.中國大學教學,2015. 07.27.
[2]魏文君.對提高《會計學原理》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J].時代經貿,2013.5:114.
(作者單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