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森,王明民
(青島市中心血站,山東 青島 266071)
無償獻血六位一體管理模式的建立與應用
孫 森,王明民
(青島市中心血站,山東 青島 266071)
結合當前我國無償獻血工作的研究現狀,以歸納、總結的方法,分析了政府部門支持和參與、無償獻血服務網絡建設、志愿服務等方面如何開展工作,以推動無償獻血工作健康發展。提出了無償獻血六位一體管理模式,具有較好的社會效應。
無償獻血;管理模式;六位一體
世界衛生組織提到,2008年全球已有62個國家實現自愿無償獻血,到2020年有望實現全球每個國家都能實現自愿無償獻血。我國已在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行了無償獻血制度,發展10年來,經歷了獻血招募初期起步階段、高速發展階段以及當前的瓶頸階段,特別是在2010年以后,受采供血機構體制改革、社會公信力問題、紅十字會公益事業受質疑情況影響,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血液緊張情況,探討和研究建立新型獻血招募管理機制或完善獻血招募長效機制已經成為近期采供血機構在無償獻血政策和管理模式研究的熱點。但目前,國內相關領域研究主要側重于獻血招募、現場服務或者如何開展志愿者活動等內容,多強調一個層面,沒有系統的研究和闡述整體工作如何開展、如何達到實效的情況。青島市中心血站創新性的提出了無償獻血六位一體管理模式,將分散的管理進行整合、優化,系統化的提出了爭取各級領導支持、聯合各部門開展相關工作、合理布局采血點和靈活管理、做好獻血單位延伸服務工作、創新管理機制以及優質志愿服務工作的整體管理體系,并在實際工作中廣泛運用,現討論如下。
無償獻血六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是爭取各級領導支持、做好多部門之間協作、科學合理布局無償獻血服務網絡、突出做好團體獻血服務、建立創新型的無償獻血管理團隊以及構建宣傳招募特色志愿服務體系。
1.1 采取有效措施爭取各級領導支持
要做好一項工作、完成一項任務,沒有各級領導的支持會使工作或者任務變得非常被動。要爭取到各級領導的支持,必須從各方面將無償獻血的重要性以及基本知識讓領導知曉,并取得認同和支持。本站主要采取的措施有:①以行政文件的方式,如無償獻血開展情況報告、有關無償獻血車停放問題請示、地方性獻血法規的修訂提案以及各類媒體報道等呈遞給上級領導,使得有關領導能夠獲取較多無償獻血的信息量;②利用各類社會機會活動,特別是世界獻血者日等特殊紀念活動,邀請各級領導參與其中,開展正面宣傳;③每年制定供血計劃,按照法律法規向醫療機構供給血液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血液是稀缺資源的輿論氛圍,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④定期安排獻血車開展各級政府機關的團體獻血活動,開展獻血知識宣教活動;⑤血站積極配合好主管部門做好信息報送和溝通工作。
1.2 積極協調做好多部門統籌合作
在各級領導支持的基礎上,開展多部門統籌合作使得無償獻血政策傾向性更強。2012年,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無償獻血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明確了由政府分管副市長牽頭成立市級無償獻血聯席會議,定期組織研究無償獻血政策法規、解決無償獻血工作中的實際困難等工作[1];明確了宣傳、衛生、公安交通、城市管理執法等多部門的工作職責;市文明辦、市城市管理執法局等部門相繼出臺了將無償獻血列入文明單位評選條件、獻血車(屋)停放地點等文件,進一步推動了全市無償獻血工作的進展;同時,由市文明辦、市紅十字會、市衛生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各級公務員隊伍中倡議無償獻血活動的通知》,創新性的率先在國內建立了固定的公務員獻血日機制,規定每年的1、2、7、8月的第一個周的周二為全市公務員獻血日。1.3 科學布局和管理無償獻血服務網絡
青島市中心血站作為集采供血、輸血質量控制,科研教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采供血機構,承擔全市無償獻血宣傳與發動、血液檢測、輸血業務指導、采供血質量監控、輸血研究、血液信息管理及血液應急保障等工作,并具備區域性血液集中檢測能力[2]。市區設獻血屋2~3處,流動采血車4部,并根據需求適當規劃移動采血位置,承擔市內四區、嶗山區、城陽區及即墨市各醫療機構的供血工作,應急供血覆蓋各區市。
1.4 突出管理細節做好團體無償獻血
一是要系統分析區域團體單位現狀,整理和細化團體獻血單位檔案,確保團體獻血招募實現有的放矢;二是宣傳招募工作多樣化,從細處做起,方便團體單位聯絡和反饋;三是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團體單位相關需求,營造良好的獻血環境,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四是采取多種途徑,持續做好延伸服務等工作,提升獻血單位社會認同度。盡管這些精細化的管理工作大大提升了團體單位獻血服務水平,但今后還需在團體獻血單位信息化管理、建立專業電話招募中心、加大人財物投入,以及爭取政府支持等方面下大功夫做工作,加強血站員工及志愿者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綜合素質,使團體獻血精細化管理更加完善,保證團體獻血工作健康發展,為構建無償獻血長效機制助力加油。
1.5 建立創新型無償獻血管理團隊
血站科研創新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科研管理是對科學研究進行組織、指揮、協調的一門管理工作,它在提高科研水平、保證科研質量和促進成果轉化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3]。要建立涵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的多維模式,就需要我們不斷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做好專業化培訓,加上正確的引導和鼓勵,進一步擴大科研創新工作的涉及面。此外,不僅要有科學的頭腦和嚴密的方法,還要有高尚的科研道德,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做好技術轉化工作,促使血站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1.6 構建宣傳招募特色志愿服務體系
青島市中心血站大力發展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自上而下建立起了較規范的集中式管理模式。如縱向建立起無償獻血志愿者總隊、辦公室、大隊、中隊等;橫向建立了各區域中隊、高校中隊、企業中隊等,實現了隊伍組織管理專業化。建立起了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管理辦法、獎懲制度、培訓制度、工時記錄制度、值日長制度等,實現組織管理制度化,能夠定期組織開展各類特色的無償獻血宣傳招募活動,進一步擴大無償獻血影響面。志愿者也是獻血者,通過無償獻血者的現身說法進行宣傳招募[4],通過獻血者自己的感受向適齡公民介紹、交流“獻血救人”行為的崇高及于人于己的益處[5],這種方式更容易被團體內部潛在的獻血者所接受,進而加入到獻血行列中來。
多年來,青島市每年在1、2、7、8月第一周的周二組織“公務員獻血日”活動,每年固定有近4000人次公務人員參加獻血,將本地無償獻血工作推向高潮。全市各級各部門對無償獻血工作更加重視、各項工作協調順暢,包括財政撥款、人事審批以及新聞媒體宣傳等方面,都給予血站較大的幫助。
通過建立市中心血站層級、采供血業務中心層級、獻血服務部層級、儲血點層級或醫院層級的多級組織架構,以及以中心站輻射區域性采供血業務中心、區域性采供血業務中心,輻射各地獻血服務部和醫院儲血點的管理網絡[6],達到了血液資源相對集中又滿足醫院日常需求的集約化管理模式,形成全市血液供給及應急保障的整體性需求。下一步,青島市血液管理的業務功能還要實現從分散到集中、從粗獷到專業、從單一到綜合的轉變,逐步完成以市區為中心、綜合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的業務布局,突出血液整體管理的思路[7]。目前,青島市中心血站設有獻血屋7處、獻血車9部,基本涵蓋了全市主要人口密集區和商業區,確保血液采集量滿足日常需求量。
整理和細化團體獻血單位檔案,團體獻血招募實現有的放矢。團體獻血單位具有單位性質繁多、職工人數不一、駐地不同等特點,對團體獻血單位檔案必須進行分類、分項整理,將檔案細化到單位名稱、辦公地址、預期獻血人數、預期獻血時間及次數、聯系人、聯系電話等內容,以保證團體招募時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團體獻血招募從簡單的電話預約、登門預約方式細化為“電話、網絡、媒體、信函及登門預約”的系統化招募模式,在對團體單位進行有序整理的基礎上,以前對團體單位多采取電話聯系、登門預約等方式進行招募,但隨著網絡及各類媒體的不斷普及,網絡和媒體招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專業招募工作人員在團體獻血前都要與該單位進行溝通交流,主動了解單位參加無償獻血活動時的需求,如采血車停放位置、獻血時間、宣傳要求、預期獻血者心理輔導需求等細節,以便于為團體單位制定和提供個性化的、優質的獻血服務。
無償獻血招募管理團隊創新意識進一步提升,培養專門人才,推出專業化服務。為了做好團體獻血服務工作,青島市中心血站選拔和培養了一批溝通能力強、專業知識優秀的團體獻血服務和招募人才,專門從事團體獻血管理工作,從而使團體獻血服務工作特別是無償獻血關鍵“三環節”的管理上實現了專業化、細致化的管理要求。管理團隊創新的建立起了團體獻血引導系統,較好的解決了團體獻血人員集中和不好引導的問題;印制了《團體無償獻血指南》,方便團體單位聯系血站和組織獻血活動;建立起電話呼叫中心,為獻血者提供優質的咨詢服務;建立起了團體獻血單位QQ群、微信群,為團體單位組織者提供交流平臺,使得團體獻血單位服務工作上了一個大臺階。
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管理參照血站管理模式,實現了隊伍組織管理專業化。此外,還建立了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管理辦法、獎懲制度、培訓制度、工時記錄制度、值日長制度等,實現組織管理制度化。無償獻血志愿隊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招募活動,既具備無償獻血特點也具有時代特色,為無償獻血工作增色不少。
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構建長效機制是確保無償獻血工作長期有效穩定運作、采供血機構可持續發展、保證血液供應及安全的重要條件[8]。今后,再此框架下,血站會著重解決獻血環境差、工作人員服務質量不高、技術水平不高等細節問題[9],積極提高固定獻血者比例,逐步實現無償獻血工作長效機制。
[1] 范麗莉.血液庫存偏型時的應急招募[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4):110-112.
[2] 譚邦財,孫 森.“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大事故血液應急保障工作回顧[J].中國應急管理, 2014,(8):53-54.
[3] 周 琳,楊志平,陸 偉,等.科研創新是構建軍隊醫院核心競爭力的推動力[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5,11(4):658-660.
[4] 鄧 毅,柯衛澤.無償獻血志愿者工作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6):510-512.
[5] 施建平,許海蓉,文 軍,等.建立團體無償獻血體系應對突發事件的必要性[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2):89-90.
[6] 孫 森.基于集中化采供血服務網絡的血液應急保障[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4):105-107.
[7] 孫 森,趙 林.青島地區采供血現狀和發展思路[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2,19(4):83-83.
[8] 陳 紅,胡 維,陳慧敏,等.構建無償獻血長效機制[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1):90-92.
[9] 李泉忠,郝麗麗,閆愛美.影響成為固定獻血者相關因素的探討[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8,10(4):372-373.
(本文編輯:鄒 楊)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 The synthesis of six measures” management model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SUN Sen, WANG Ming-min
(Qingdao Blood Center,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in China. Takes the method of induction and summary, analyzes how to develop the working from government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service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volunteer service, so as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blood donation. It puts forward “the synthesis of six measures” management model, and it has better social effects.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management model, the synthesis of six measures
R197.323
B
1003-2800(2015)03-0156-03
2015-01-23
孫 森(1980-),男,山東青島人,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無償獻血管理方面的工作。
王明民(1963-),男,山東青島人,本科,主任醫師,主要從事無償獻血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