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榮斌,高良敏,劉燕燕,李紹有,付金翠
(1.元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元江 653300;2.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元江縣1997-2013年老年HIV/AIDS流行特征及CD4+T淋巴細胞檢測結果分析
溫榮斌1,高良敏2,劉燕燕1,李紹有1,付金翠2
(1.元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元江 653300;2.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目的]分析元江縣1997-2013年老年艾滋病流行特點,為制定老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用SPSS 15.0軟件對元江縣1997-2013年的老年艾滋病疫情報告、綜合監(jiān)測和專項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累計報告HIV/AIDS病例292例,年齡≥50歲者(老年人)39例,占13.4%,老年人HIV/AIDS占總報告的比重由最初的3.0%上升到2013年的17.6%,老年人HIV/AIDS病例多來自臨床醫(yī)療機構(56.4%),陽性配偶/性伴和自愿檢測也占據(jù)一定比例,年齡≥50歲年齡組較年齡<50歲組首次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少(P<0.01),不同發(fā)現(xiàn)途徑首次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元江縣老年人艾滋病疫情較為嚴峻,老年人首次CD4+T淋巴細胞普遍偏低,老年人艾滋病防治應加強早期監(jiān)測和早期預防。
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特征;CD4+T淋巴細胞
自1981年在美國發(fā)現(xiàn)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艾滋病在全球廣泛流行[1],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社會的發(fā)展。近年來,50歲及以上的人群(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逐年增多[2]。玉溪地區(qū)1995-2011年老年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發(fā)現(xiàn),玉溪市老年艾滋病疫情較為嚴峻[3],年齡≥50歲者196例占6.1%。現(xiàn)對元江縣1997-2013年50歲及以上年齡組HIV/AIDS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進一步為老年人艾滋病健康干預和“發(fā)現(xiàn)盲區(qū)”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的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系統(tǒng),收集時間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發(fā)現(xiàn)途徑、第一次CD4+T淋巴細胞檢測結果等。老年人HIV/AIDS定義[4]通常我國對老年人的界定是≥60歲,但是在艾滋病研究領域一般把年齡≥50歲人群歸入老年人。本文中所稱老年人也是以50歲為起點的HIV/AIDS患者。
1.2 方法
回顧性收集和分析元江縣1997-2013年50歲及以上HIV/AIDS病例相關資料。CD4+T淋巴細胞檢測:應用流式細胞計數(shù)儀和TruCount熒光標記單克隆抗體試劑盒進行檢查。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采用SPSS 15.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構成比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流行特征

表1 元江縣50歲及以上HIV/AIDS病例以及總體疫情不同年份構成(1997-2013)
2.2 發(fā)現(xiàn)途徑
39例調查對象中,通過自愿咨詢檢測發(fā)現(xiàn)7例(17.9%),通過就診檢測發(fā)現(xiàn)11例(28.2%),術前檢測11例(28.2%),陽性者配偶或性伴檢測8例(20.5%),其他2例(5.0%),各年度不同發(fā)現(xiàn)途徑檢出HIV陽性情況見表2。

表2 元江縣50歲及以上HIV/AIDS病例的不同發(fā)現(xiàn)途徑構成(1997-2013)
2.3 各年齡組首次CD4+T淋巴細胞檢測數(shù)量
首次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350個/μl的占60.6%,200~350個/μl占24.7%,<200個/μl占13.8%。其中,年齡≥50歲組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350個/μl的占25.6%,200~350個/μl占53.8%,<200個/μl占20.5%,平均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為(304±136)個/μl;年齡<50歲組,平均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為(439±201)個/μl,對2個年齡組的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小于50歲年齡組人群每微升血液中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更多(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組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比較 n(%)
2.4 老年人HIV/AIDS不同發(fā)現(xiàn)途徑首次CD4+T淋巴細胞檢測數(shù)量
不同發(fā)現(xiàn)途徑首次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均以200~350個/μl為主,對不同發(fā)現(xiàn)途徑的首次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發(fā)現(xiàn)途徑CD4+T淋巴細胞數(shù)量比較 n(%)
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圣奧拉夫學院的研究[5]表明,50歲以上老年人群HIV的流行率和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相關研究也顯示,近年來我國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發(fā)病率不斷上升[6]。老年人是人口中的脆弱群體,受到艾滋病影響的老年人更是整個老年人口中脆弱的群體[7],應引起足夠重視。
八區(qū)域碳市場2017履約年度納入的企業(yè)共計3200多家,覆蓋年排放量約為1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其中廣東碳市場最大,覆蓋的年排放量約為4.2億噸CO2e;深圳碳市場最小,覆蓋的年排放量約為3000萬噸CO2e。在2017履約年度,八區(qū)域碳市場基本延續(xù)了之前的政策及規(guī)則,但隨著自身的發(fā)展、全國碳市場的啟動、碳市場主管單位的變更(由國家發(fā)改委到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等,八區(qū)域碳市場在2017履約年呈現(xiàn)以下特點。
本次調查顯示:從2009年開始,元江縣老年人艾滋病感染情況逐漸嚴峻,感染人數(shù)占疫情總人數(shù)的比重從最初的3.0%上升到2013年的17.6% (P<0.05)。除因為該縣人群分布特點導致的老年感染者以少數(shù)民族(53.8%)為主外,其余流行特征與全市[3]基本一致:平均年齡(62.4±9.0)歲,以男性(71.8%)、農民(59.0%)、已婚有配偶(66.7%)、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61.6%)、異性傳播(89.7%)為主。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元江縣沒有報告因為同性傳播導致的HIV感染,一方面提示應擴大老年人群HIV監(jiān)測的比例,一方面也說明應加強同性途徑傳播艾滋病的干預宣傳,防患于未然。
老年HIV/AIDS大部分發(fā)現(xiàn)于臨床醫(yī)療機構(56.4%),可能原因為老年人群普遍缺乏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對感染HIV的風險無防護意識,而對于已經(jīng)感染的人群,也容易把機會性感染表現(xiàn)出的臨床癥狀錯認為一般的感冒、胃腸道臨床表現(xiàn),以致大部分人往往因病住院才發(fā)現(xiàn)自己感染HIV。17.9%的HIV/AIDS來源于自愿檢測,提示VCT門診在發(fā)現(xiàn)老年人病例中逐漸起到了重要作用,前期筆者對全市資料分析[8]也發(fā)現(xiàn),玉溪市老年人在VCT求詢人數(shù)中逐年上升,老年求詢者感染HIV比例也呈上升趨勢,由2008年的7.3%上升為2013年1-2月的7.9%。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元江縣20.5%的老年人群感染HIV來自配偶/性伴陽性。Dunkle等[9]在南非的研究也顯示,配偶雙方不知曉自身感染狀況的艾滋病單陽家庭中,每年艾滋病配偶間性傳播率為20%~25%,提示早期發(fā)現(xiàn)感染者降低艾滋病的配偶/性伴間性傳播的重要。
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是判斷HIV/AIDS個體免疫狀況和疾病進展的主要指標[10],人體感染HIV后,涉及的主要病理過程就是免疫系統(tǒng)的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CD4+T淋巴細胞丟失和絕對數(shù)量減少。調查發(fā)現(xiàn),老年人首次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小于350的比例為74.3%,較青年人高34.0%(P<0.001),首次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平均值較青年人低(P<0.001),而對不同發(fā)現(xiàn)途徑的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進行分析也發(fā)現(xiàn)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與青年人群相比,老年人HIV/AIDS被發(fā)現(xiàn)時其CD4+T淋巴細胞已經(jīng)下降到較低值,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由于艾滋病引起的相關機會性感染已經(jīng)很嚴重,且老年人病程較快,導致許多老年人很快死亡。高良敏等對玉溪市17年老年人HIV/AIDS死亡、生存情況比較一文[11]也表明,老年人HIV/AIDS病死率高,當年報告即死亡的占53.6%,早期是老年人HIV感染者的隨訪管理、關懷、治療等的關鍵時期,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應該成為當?shù)乩夏耆税滩》乐蔚某R?guī)策略。
參考文獻:
[1] NEWMAN LM, MIGUEL F,JEMUSSEE BB,et al.HIV Seroprevalence Among Militaty Blood Donors in Manica Province Mozambique[J].Int J STD AIDS,2001,12(4):225-228.
[2] SCHMID GP,WILLIAMS BG, GARCIA JM, et al.The Unexplored Story of HIV and Ageing[R].WHO,2009,87(3):161-244.
[3] 高良敏,陳黎躍,蔡 英,等.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1年老年HIV/AIDS流行特征[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27(2):163-165.
[4] NANCY NGUYEN,MARK HOLODNIG.HIV infection in the eldel[R]. Clinical Intervention in Aging,2008,3(3):433-472.
[5] 《中國艾滋病性病》編輯部.老年人感染HIV的風險不容忽視[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15(3):248-249.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9年中國艾滋病疫情估計工作報告(R),2010,5:31.
[7] 張曼華,徐 勤,張 輝,等.艾滋病影響相關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23(9):26-27.
[8] 付金翠,郭春園,劉小春,等.玉溪市2008-2013年老年VCT求詢者HIV、梅毒感染及HIV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27(12):64-67.
[9] DUNKLE,STEPHENSON R,KARITA E,et al. New Heterosexually Transmitted HIV Infections in Married or Cohabiting Couples in Urban Zambia and Rwanda:an Analysis of Survey and Clinical Data[J].Lancet,2008,371(9631):2183-2191.
[10] 代 娣,尚 紅,姜擁軍,等.我國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細胞凋亡與疾病進展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6,22(12):1156-1157.
[11] 高良敏,蔡 英,陳黎躍,等.玉溪市17年老年人HIV/AIDS死亡、生存情況比較分析[J].衛(wèi)生軟科學,2012,26(6): 589-591.
(本文編輯:閆云麗)
Analysis on aged HIV/AID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D4+testing results from 1997 to 2013 in yuanjiang county
WEN Rong-bin1, GAO Liang-min2, LIU Yan-yan1,LI Shao-you1, FU Jin-cui2
(1.Yuanjiang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Yuanjiang Yunnan 653300,China;2.Yuxi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Yuxi Yunnan 6531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ged HIV/AID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making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aged people.MethodsAnalyzed the data including aged people HIV/AIDS reports from 1997 to 2013in yuanjiang county, integrated monitoring and special surveys data by software SPSS 15.0.ResultsThere were 292 HIV/AIDS cases, 39 cases were the elderly(13.4%). The proportion of elderly among all HIV/AIDS reports from 3.0% to 17.6%. The most of elderly HIV/AIDS cases(56.4%) were from clinical medical institution. Positive spouse/partner and voluntary testing also occupied a certain proportion. The first time of CD4+T for elderly was more less than less than 50 years old(P<0.01). The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n different ways of CD4+T count for the first time (P>0.05).ConclusionsThe AIDS epidemics of elderly was severeness in Yuanjiang. The first time of CD4+T count is low for elderly. It needs to strengthen early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the elderly AIDS prevention.
the elderly, HIV/AID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CD4+T
R512.91
A
1003-2800(2015)03-0183-04
2014-09-16
溫榮斌(1974-),男,云南元江人,本科,主管醫(yī)師,主要從事性病艾滋病防治及研究工作。
付金翠(1982-),女,云南玉溪人,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