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璐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31110)
護理信息化研究進展
何曉璐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31110)
隨著護理信息化的發展,各家醫院致力于各種護理相關系統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介紹了護理信息化的概念及研究內容,對我國護理信息化現狀從護理實踐領域、護理管理領域進行綜述,分析我國護理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護理;信息化;護理管理;醫院信息系統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全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醫療服務信息化已成為國際發展趨勢。為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各家醫院都在實施醫院信息系統建設。護理是醫療服務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實現護理信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護理差錯,其先進程度直接影響著醫院的服務水平及工作成效。因此,護理信息化成為當今護理界研究的熱點。肖倩等統計了1991—2012年16種核心護理期刊中收錄的有關護理信息化文章共1 071篇,尤其是近5年,相關文章每年呈遞增趨勢[1]。現將我國護理信息化發展現狀綜述如下。
護理信息化是醫院信息化的一部分,目前尚沒有給出明確的概念。有人簡單地定義為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等對護理工作進行信息化處理和應用的統稱[2];也有人定義為在臨床護理領域,根據需要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建設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將傳統的護理工作模式加以信息化發展,以不斷提高綜合護理水平,加速現代化進程[3]。
護理信息化目前主要表現形式為護理信息系統(NIS),它是醫院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護理管理及臨床護理兩個平臺,其下分為多個子系統,如移動護理系統、重癥監護系統、電子病歷系統、麻醉手術監護系統、排班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4],主要功能有臨床護理、處理醫囑、給藥、監測病情、物品管理、排班管理、質量控制等。
2.1 國外護理信息化發展狀況
國外護理信息化發展較早,但發展不平衡。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開始將一些計算機技術應用于醫院管理。70年代,美、日等發達國家開始開發和應用醫院信息系統,1975年美國出現了第一個床旁移動護理系統,其在數據收集和決策支持方面起到重大作用[5]。在英國,國家健康服務機構投巨資創建全民電子病歷,并于2013年完成[6]。德國、匈牙利、澳大利亞、我國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護理信息化也發展迅速,形成了較成熟的護理信息系統,不僅應用于醫院,還廣泛應用于社區、學校衛生機構等[7~9]。據報道,截至2004年約40%的醫務人員擁有移動手持設備[10]。
2.2 國內護理信息化發展狀況
國內護理信息化發展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技術才開始應用于護理領域,但功能只限于掛號、患者費用管理等。自90年代中期開始,國內陸續開發出一些大型、一體化醫院信息系統,其中涵蓋病房床位管理、醫囑處理、計費等護理工作,提高了護理文書處理效率。2002年,北京協和醫院在全國范圍內首先使用了移動護理系統[11]。隨后,解放軍總醫院、解放軍第251醫院、同仁醫院等也開始使用移動護理信息系統[12,13],國內護理信息化得到迅速發展。2007年,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對全國3 765所醫院進行信息化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屬護理信息系統范疇的住院護士工作站系統、醫囑處理系統和門急診護士工作站系統已經分別占到64.89%、55.75%和36.39%[14]。
3.1 護理實踐領域
3.1.1 移動護理信息系統 自2002年北京協和醫院開始應用移動護理信息系統以來,該系統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其基本功能有識別患者身份、查詢與統計患者信息、患者護理過程記錄、生命體征實時采集、計算功能(包括出入量、體重指數、輸液滴速、預產期等)、醫囑查詢、執行與統計功能、條碼掃描、耗材的錄入和收費、化驗結果查詢等[15]。目前,各大醫院根據自己的特點開發建立適合的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其移動終端有PDA、iPad、智能手機及移動護理車等多種形式[16,17]。
3.1.2 醫院醫囑管理系統 目前大部分醫院已經使用了電子醫囑系統,主要包括醫囑錄入、醫囑復核、醫囑執行及醫囑打印等系統[18]。有些醫囑系統還具有提醒執行醫囑功能[19]。
3.1.3 給藥系統 英國1項為期5年的研究表明59%的醫院用藥錯誤與護士有關[20]。2000年解放軍第254醫院中心藥房開始實行網絡化管理,藥品出庫記賬、請領、發放等一系列登記統計工作均可自動化運行,使擺藥、計價、查詢等更方便簡化[21]。目前大部分醫院已經實現了藥房網絡化管理,并將條形碼技術用于其中,減少了藥物配制和給藥的差錯發生率[22]。
3.1.4 監測系統 最常見的為生命體征自動采集系統,通過智能腕帶實時采集患者體征數據,一旦數據出現異常,便可報警,增強了系統的護理監測能力[23]。重癥監護系統的應用,實現患者生命體征數據的自動采集、護理記錄單的自動生成,同時與HIS、LIS、CIS、PACS等系統無縫連接,真正實現重癥監護病房移動護理的現代化、數字化[24]。
3.1.5 電子健康檔案 我國電子健康檔案建設起步較晚,2000年上海市閘北區開始了電子健康檔案方面的研究,于2005年構建了“閘北區衛生信息平臺”。近幾年發展迅速,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廣泛應用電子健康檔案,并取得較好成效[25]。但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其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26]。
3.2 護理管理領域
3.2.1 電子排班系統 電子排班系統可根據科室實際情況設置排班模式,自動生成排班表,提高了排班效率和護士對排班的滿意度[27]。有些醫院還創建了電子互動式排班系統,兼顧了科室整體情況和護理人員的特殊情況,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28]。
3.2.2 護理工作量統計系統 護理工作量統計與報表生成系統可利用不同的指標生成算法,直接從HIS系統數據庫中分析計算并自動生成各種護理工作量統計數據,減輕了臨床護士和護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并且結果更加客觀、準確。解放軍第254醫院利用PDA記錄每次護理操作,然后按途徑對工作量進行統計,提高了準確性及時效性[29]。
3.2.3 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系統 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系統是護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報告方式從強制、部分強制到自愿,各有利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設計建立了護理不良事件警訊通報系統,根據事件等級和發生頻率設定預警值,
實現護理不良事件數據的集成分析和全程動態監測預警[30]。
3.2.4 護理物品管理系統 物品管理系統使物品進貨、入庫、出庫、庫存、數量、價格等方面全部公開,各種物品的需要量、種類、規格一目了然,可對全院物品進行有效管理。有些醫院還引入了條形碼技術,提高了管理的準確性[31]。
3.2.5 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現了從人員招聘、護士學習、培訓、考核到績效管理、綜合管理都實施信息化管理,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管理效率。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績效考核信息化可提高管理水平,更方便快捷、客觀真實。
3.2.6 護理質量控制系統 護理質量管理是護理管理的核心和重點,確保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的中心任務和主要工作目標。目前很多醫院已經實現了護理質量控制信息化,將病房質量管理、患者質量管理、待處理督察建議、滿意度調查、質量分析等環節實行網絡化管理,提高了護理質量,減少了護理缺陷的發生。
4.1 國內護理信息化發展不平衡
雖然我國護理信息化發展迅速,但就整體而言,發展不平衡是一個突出問題。發達地區信息化水平整體高于不發達地區。有調查顯示,在四川省抽調四類地區了解護理信息化程度,有護理信息系統的占30%,有護理工作站子系統的不足25%,且都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一類、二類地區,而專業的護理管理系統使用率為0.0%[32],這遠遠低于我國的平均水平。另有資料顯示:全國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比例已經接近80%,但西北地區的建設比例不到20%[3]。
4.2 重復建設現象嚴重
當前我國醫院都在加緊信息化建設,但是大部分醫院是自己或聯合信息公司開發適用于醫院的信息系統,軟件開發沒有統一規劃,做了大量的重復性工作,造成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另外,由于沒有統一標準,各系統之間無法互通,無法實現數據共享以及資料匯集,無法實現數據最大利益化。
4.3 未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
隨著醫院護理信息化的發展,在工作中將產生海量的數據,但目前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利用十分有限,不能挖掘其中蘊藏的價值。如目前大部分監測系統只顯示其監測數值以及實現閾值報警等功能[33],而其在工作過程中所采集到的信息形成了一個綜合的、巨大的數據庫,這些數據對患者個人及醫療系統都有著更大的價值,并對個體醫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1 促進護理信息化平衡發展
由于受經濟發展的制約以及觀念的影響,我國經濟不發達及邊遠地區的護理信息化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這關乎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全局,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加大資助力度,并從改變信息觀念意識、加強組織領導、合理配置資源以及培養信息化技術人員等多個方面促進邊遠地區醫療護理信息化建設[33],以推進我國護理信息化發展。
5.2 促進護理信息化標準建設
沒有標準,就很難使各醫院不斷完善各系統的功能。國外護理信息化標準研究比較早,1985年“護理最小數據集 ”(NMDS)被正式提出,這是第一個護理數據標準,此后,又出現了護理診斷分類法、護理干預分類、護理相關結果分級等標準,使護理信息化標準得到很大發展[34]。目前國內對護理信息化標準的研究尚未起步,對其研究已迫在眉睫。只有確立標準,才能使各種護理信息系統不斷完善,并實現醫療護理數據的互通,促進護理事業不斷發展。護理信息標準化建設涉及護理術語的標準化、護理操作流程的標準化以及護理數據的標準化,其中術語標準化是學科發展的基礎,它對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35]。
5.3 提高大數據分析利用能力
大數據的4V特點是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2009年,這一名詞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流行開來,在世界范圍內被運用于各個行業,尤其是醫療衛生行業的應用將有無限潛力,在洞察數據價值、預防疾病蔓延、杜絕醫療浪費、避免高昂醫療費用產生等方面會發揮巨大作用。微軟委托IDC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全球醫療行業在未來4年從數據挖掘中獲得的紅利將高達1 090億美元[36]。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在這方面進行相關研究,但我國尚未開展相關研究。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它將會使臨床護理、護理管理以及護理教育和科研等出現質的飛越。
[1]肖倩,季美華,吳瑛,等.1991年至2012年我國護理信息學相關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國現代護理雜志,2013,29(34):71-73.
[2]王秀麗.對我國護理信息化標準建設的思考[J].護理學雜志,2013,28(4):86-87.
[3]王英.我國護理信息化建設[J].醫學信息學,2013,34(8):2-6.
[4]劉云,孫洋洋,孫曉燕,等.醫院護理信息化建設實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2):1180-1181.
[5]Miranda D,Fields W,hind K.Lessons learned during 15 years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experience[J].Computers in Nursing,2001,19(4):147-151.
[6]Department of Health.Information Policy Unit:The National Programme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NPfIT)[EB/OL].http://www.publications.doh. gov.uk/ipu/programme/index.htm,2014-07-24.
[7]Chun-Po Yin,Hsiu-Chiako,Li-Chun Huang,et al.Examinging user satisfaction of school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Taiwan[J].Health Technol,2012(2):137-145.
[8]Tom Chan,Sarah Brew,Simo de Lusignan.Community nursing needs more silver surfers: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rimary care nurses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BMC Nursing,2004,3(4):1-8.
[9]Betty L,Chang.Computerized nursing information in Eastern Europe[J].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991(13):537-538.
[10]Choi J,Yoo S,Park H,et al.MobileMed:a PDA-based mobile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J].Information Technologyin Biomedicine,2006,10(3):627-635.
[11]王繼秋,宮麗.移動護理系統在京登陸[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05,6(4):43.
[12]許燕.國內外護理信息化實踐現狀[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5):11-14.
[13]錢桂香.護理信息化建設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護理管理,2008,8(12):16-18.
[14]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中國醫院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白皮書)[R].2008.
[15]李森,王泠,戰穎.移動護理信息系統應用現狀[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1):60-62.
[16]曹憲英,徐賢紅,解忠偉,等.使用iPad建立移動護士站的策略及有效性[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3):4064-4066.
[17]許虹.新型無線移動護理車的臨床應用探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12):115-116.
[18]郭海娟,郭慎.電子醫囑在醫院臨床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5):42-44.
[19]茅建華,鄧誼平,吳占傲,等.基于藍牙技術的醫囑自動提醒和管理系統[J].東南國防醫學,2012,14(1):78-79.
[20]Hassan A H,Das S,Se H,et al.A Study on Nurses,Perception on the Medication Error at One of the Hospitals in East Malaysia[J].Clin Ter,2009,160(6):477-479.
[21]李艷玲,魏津,付紅珍,等.網絡管理在中心藥房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1):825-826.
[22]封衛毅,秦濤,李紅,等.條形碼技術在醫院靜脈藥物集中配制中心的應用探討[J].中國藥師,2011,14(11):1691-1692.
[23]王玚,黃葉莉,翁盛鑫,等.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臨床護理監護系統結構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9A):77-78.
[24]王小美.基于重癥監護系統實現ICU移動護理[J].醫療裝備,2011,24(6):92.
[25]王立偉,張愛民,王偉.我國電子健康檔案研究現狀[J].醫學與社會,2012,25(2):66-69.
[26]吳思靜,郭青.國內外電子健康檔案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困境[J].中國全科醫學,2011(2):226-228.
[27]陳璐,陳湘玉,八卷直一.電子排班系統的開發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2):1118-1119.
[28]魏斌,遲秋艷.電子互動式排班在呼吸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4):84-86.
[29]金霞,于靜靜,王秋華.網絡模式下應用PDA對護理工作量統計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4):2226-2227.
[30]楊莘,董婷婷,應波,等.基于網絡平臺的醫院護理不良事件警訊通報系統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3):63-65.
[31]戴小明,詹群生,徐宇紅.信息系統在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21):14-15.
[32]曾小東,范敏,陳忠燕,等.護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30(6):416-418.
[33]徐寧.偏遠地區中小型醫院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療設備,2011,26(9):96-97.
[34]Connie Delaney,Peg A Mehmert,Colleen Prophet,et al.Standardized Nursing Language for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J].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1992,16(4):145-159.
[35]劉靜,臧渝梨,婁鳳蘭.護理信息學與信息的標準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5):72-74.
[36]大數據應用讓醫療護理更高效[EB/OL].http://tech.china.com/ news/company/892/20140724/18654666.html,2014-07-24.
R47
A
1671-1246(2015)13-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