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摘 要: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只有將問的權利、讀的權利、講的權利、練的權利還給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落到
實處。
關鍵詞:留白;攻略;精彩
中國古代的老子最先提出了“知白守黑”這個樸素的辨證觀點,它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繪畫中“留白的運用”。正所謂“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留白”能給觀者留下聯想、想象的余地和空間,可以表現更多的東西。語文雖然不同于繪畫,但同屬于文藝的范疇,在語文教學中“留白”,能留給學生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些思考的空間,這也是符合新課標“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钡睦砟?。那么,怎樣“留白”才實用,才精彩,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留白”攻略一——將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古人云:“學貴有疑?!笨梢娨墒翘骄啃轮拈_始,也是探究新知的動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構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中“探究”的核心就是“質疑”。在語文課上,如果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可以使老師的教學有的放矢,可以更好地激活學生的思維。要改變“老師問,學生答”,改變“老師再三鼓勵,學生無人回答”的局面,首先要打消學生怕被嘲笑和批評的心理,創設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學生敢于提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也不能走過場,學生有能力解決的,可以讓學生合作解決;對于學生感興趣并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但自學有困難的,要及時組織討論。當學生能爭先恐后提問時,老師就應該指導學生問一些有價值、有深度的問題,即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字詞句處、內容關鍵處、理解困難處、與日常生活不同處等方面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提問逐步由“多而雜”轉變為“少而精”,讓學生學會質疑。
二、“留白”攻略二——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明書要讀,而且要認真讀、反復讀,因此語文教學要把“讀”作為一個重要環節來處理,老師要精心選擇讀的形式和方法,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的讀書狀態。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還要求教師在朗讀訓練中引進選擇機制,因為學生的朗讀能力是不相同的,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角色來讀,這樣,他們往往會獲得成功,從而滿懷信心、主動積極地投入到下一項學習活動中去。同時,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意識到一篇課文不僅要在課堂上讀,還需要在課前讀,達到讀通、讀準,做到正確、流利;也需要在課后讀,將一些精彩片段熟讀成誦,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三、“留白”攻略三——把講的權利讓給學生
陶行知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惫湃艘灿小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的說法,因此,課堂上老師應該從“獨奏者”過渡到“伴奏者”,讓學生始終參與課文的理解。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好的語文課應將講的權利讓給學生,應將課堂討論有機地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對重點詞句、含義深刻的句段,應讓學生品夠,議透。在議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書中找到根據,發表自己的見解,特別是與眾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議論品評活動中自己去嘗試語言、鑒別語言、理解語言、學會運用語言。對于學生思考后所發表的觀點,教師應及時給予一定的表揚、鼓勵,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嘗到成功的樂趣。這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留白”攻略四——把練的選擇權利放給學生
新課標倡導學生的個性化作業,這就要求老師打破目前語文家庭作業現狀,少布置機械重復的作業,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需要學生去探索、收集、整理、獲取信息的作業,或設計一些多樣性的作業,讓不同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去選擇,這樣可以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學完《桂林山水》一課后,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特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學過課文后的感受(可作詩、繪畫,可以為桂林寫廣告詞……),效果不錯:喜歡繪畫的同學,用五彩的筆畫出了桂林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的奇麗景色;喜歡作詩的同學作出了一首首綺麗的小詩;到過桂林旅游的同學選取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景點寫了一段導游詞……當教師設計多樣性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智力、能力來選擇做,這樣學生把作業當作一種快樂,無壓力,樂于完成,提高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率。
當然,要實現在語文課堂中留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首先要更新的就是我們的觀念,只有那種能給學生自主空間的教學,只有那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而這一切的實現,都是以教師在課堂上的“留白”作為基礎的。重視“留白”,積極“留白”,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動活潑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到實處。正所謂:留白亦精彩!
參考文獻:
黃春華.語文教學中的留白藝術.小學教學參考,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