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
班主任的職責不僅是將自己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管理好,帶領自己班級的所有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更重要的是班主任通過關注每個學生的生活習慣與學習情況,針對性地給予學生幫助和鼓勵,使學生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懂得珍惜學習的機會,學會做人做事。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要想帶出優秀的學生,帶出最優秀的班級,必須與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只有學生對班主任具有一種心悅誠服的精神,才能夠更好地配合班主任完成各項任務,才能用心傾聽班主任對自己的教誨。
一、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
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就要對學生的生活及學習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針對學生的弱點進行“做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和生活,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例如,學生小×在上課的時候總是睡覺,班主任不能直接對其責備,應該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經過教師了解,發現小×每天晚上要照顧生病的父母,才會導致小×現在的上課狀態。對此,教師一邊要安慰鼓勵小×,一邊引導小×更加努力學習,要加強自己的能力,這樣小×就不會因受到批評而自暴自棄,甚至放棄學業。只有掌握學生的生活環境,才能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幫助,才會使更多的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找到人生的目標及方向。
二、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
班主任是學生的親人,是學生的朋友,只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夠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班主任要在自身的行為習慣上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好榜樣,掌握好不同態度所用的不同時機,該嚴厲的時候嚴厲,該親切的時候親切,讓學生信服教師、尊重教師、愛戴教師。班主任不同于其他的任課教師,任課教師在上完課之后,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比較少,班主任則需要抽出更多的時間與學生接觸,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呵護,班主任能夠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讓學生改變錯誤的觀點和態度。
班主任教師通過掌握學生的生活習慣,打消學生的逆反心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是學生的親人,是學生的朋友,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應及時給予學生安慰與鼓勵,采用適當的語言進行教育。只有與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才能夠使教師得到學生的信服與愛戴,學生才能更好地傾聽班主任教師的意見,時刻牢記班主任的教誨,珍惜在校學習的時間,開心愉快地進行學習,同時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為祖國培養新一代的花朵。
參考文獻:
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