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杜蒙縣歌舞團 黑龍江 杜蒙 166200)
技巧對聲樂表演的情感表達作用
李敏
(杜蒙縣歌舞團黑龍江 杜蒙 166200)
一部好的聲樂藝術作品,一定是能夠引起人的共鳴并讓人印象深刻的。但是聲樂藝術作品本身不會表達,需要演唱者將聲樂藝術中的情感加以表演再傳遞給聽眾。在傳遞的過程中,聲樂技巧的運用能夠把這種情感加以強化,讓藝術的表達真正能夠深人人心。
聲樂技巧;聲樂藝術;表達
情感的運用要結合藝術作品所要表達的不同的情感,畢竟不同的情感所要運用的聲樂技巧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通過對以往的優秀藝術作品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讓人印象深刻給人以感動的藝術作品都是將聲樂技巧和表達的情感內涵相結合的很好的藝術作品。只有將兩者完美地結合,才能讓藝術作品擁有飽滿的藝術骨架的支持。相反,一旦聲樂藝術作品喪失了情感的表達,藝術作品中最精髓的情感是無法良好地向觀眾傳達的。
聲樂技巧有助于表現聲樂藝術作品中的風格,不同流派的藝術吸引著不同的人群為之傾倒和瘋狂,除了作品所呈現出的情感給人的共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同的藝術流派所表現出的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也不同。藝術風格是一種藝術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核心所在,換言之,藝術作品的風格也就是聲樂藝術的核心。其實,不同風格的表達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表現聲樂藝術中的情感,在表達情感風格特色時,就是要運用聲音技巧的不同,來烘托情感的氛圍。不同的藝術情感的風格和聲樂技巧結合的最緊密的方式恐怕就是按照地域來對聲樂藝術流派風格進行劃分。
就拿北方和南方的不同聲樂藝術的比較來說,北方人的聲音技巧大多是高亢洪亮的,這也就表現了北方聲樂藝術多直白的特點。而南方則比較重視音調上的婉轉多變的處理,這種聲樂藝術形式也是離不開南方人說話輕柔委婉的特征的。
歌中有“情”、以情帶“聲”是聲樂藝術語言升華和民族特性而賦予情感的藝術形式,它最大的特性是讓語言擁有了音調、節奏和旋律,加上演唱者明亮動聽的嗓音表現出來,帶有演唱者的情感,傳送歌詞要表達的意思,美妙動聽、聲情并茂、感人至極。聲樂作為藝術首先要好聽,不論是低沉雄渾、高亢嘹亮的男聲,還是清麗典雅、絲絨般的女聲,只有好聽才能入耳。聲音好才能把歌詞正確地表現出來,這也是聲樂藝術的基礎。干癟、枯燥、沙啞的聲音一方面無法表達歌詞所表述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讓聽者感到不舒服。這就是為什么從事聲樂藝術的人士很重視聲音的訓練和不斷學習聲樂技巧的原因。然而,歌唱者只有好聽的聲音是不夠的,高超的聲樂藝術其可貴之處在于歌聲中有情。在聲樂藝術表現中,“情”是主導,是聲樂藝術的靈魂,也是它優于樂器且充滿魅力的原因所在,正因為聲樂藝術能把“情”通過歌聲表達出來,才能感染人。聲樂藝術要求演唱者必須關注對“情”的理解和體會,這就要求演唱者在藝術修養和專業技能的訓練上都要下功夫。還要在體驗社會生活中不斷增加閱歷,對世間的酸、甜、苦、辣,喜、怒、悲、哀、恨,都要有所體驗,才能在聲樂表演中做到“聲情并茂”。這些學習和體驗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需要演唱者融入社會,不斷積累才能在演唱中真正表現出帶“情”的歌聲。另外,在歌唱中如果能很好地表現“情",還能為創造好的聲音帶來幫助。
很多成功的聲樂藝術表演者因為在歌聲中恰當地表現了情,使聲音感人動聽,起到了“以情帶聲”的作用,達到了“聲情并茂”的效果。
歌唱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聲樂文化。僅僅學習發聲方法和技巧是不夠的,需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音樂知識和提高文化修養。演唱任何一首歌曲時,都要有一個熟悉——研究——理解——處理的過程,對歌曲作者的生平、時代、背景、創作特點、風格流派,以至于有關地區的風俗民情等都要有所了解。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喻宣宣教授說:“如果對此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微,這就無法理解作品,更達不到藝術表現的境界,只能是唱音符,唱一個一個的音字,就不可能把自己從事的表演專業發展到更高的水平。”
隨著音樂知識的不斷豐富和文化修養的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也不斷提高。通過對詞曲家的作品認真分析后,真正理解作品的內涵,用內心的感受、真情去演唱,才能準確表現作品的思想內容,使二度創作達到完美程度。生動的藝術表現力只有在廣博的文化藝術修養的基礎上才能建立。任何動人的歌唱,都是演唱者的平時生活和藝術積累在內心沉淀后的產物。有了深厚的藝術積累,才能深入領會歌曲內容和美的價值。
J617.13
A
1007-0125(2015)02-00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