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吉林動畫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關于媒體在危機報道中的角色定位
趙建平
(吉林動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本文對媒體在危機報道中的角色定位進行了詳細介紹。文章首先重點分析了媒體在危機報道中的角色有哪些;其次分析了媒體如何才能在危機報道中定位好自身角色;最后,對媒體危機報道的角色定位進行了總結。
媒體;危機報道;角色定位;策略
(一)輿論的引導者。眾所周知,2003年我國發生了特別嚴重的非典事件。非典事件的報道存在的問題給我國媒體帶來了深刻的思考。從現實掌握的數據來看,非典在2002年廣州已經開始出現,到2003年的初期,其發展局勢已經非常嚴重了。不斷有搶購風潮,謠言也時常被傳播。但是,在這個時候,相關媒體卻是避開了事實,對非典事件只進行正面的報告,并且盡量采取回避的政策。這樣的報道方式很難平息廣大群眾的恐慌心理。這樣的輿論引導沒有取得好的效果[1]。
與廣州的做法恰恰相反,在國務院得知非典疫情的問題以后,采取了每天一報的方式。對于每天每個地區出現的非典病例數量,以及死亡數目都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各大媒體的頭條也都在醒目位置對非典實況進行了報道。這樣的報道客觀真實,挽回了公眾對于媒體的信任,堅定了廣大群眾戰勝病魔的決心,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二)公眾的撫慰者。我國南方在2008年發生了百年不遇的雪災,導致大量的旅客滯留。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大的新聞媒體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比如,《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不斷發表評論和文章,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方法,把溫暖的力量帶給廣大受災群眾。他們發起了多個愛心救助活動,比如:尋找最美麗的子弟兵等活動。媒體通過自身的作用,溫暖了廣大群眾,給受災人員帶去了感動,給中國的未來帶來了希望。
(三)危機的預警者。作為新聞媒體,應該有責任意識,時刻樹立危機觀念,提前發現存在的危險,做危機的預警者。一般來說,政府的內部消息都是一級一級傳達的,上級傳達下級,直到普通群眾。這樣的方式很難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而新聞媒體應該承擔起這種信息傳播的責任。并且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多留意百姓身邊關注的各種問題,發現存在的各種危險。如,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有效抑制了三聚氰胺牛奶等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情發生。媒體對于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了有效的預警,這有利于廣大群眾認清現實,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2]。
(四)危機的監督者。危機處理完成后,社會秩序等逐漸恢復正常,人民群眾的生活也慢慢走上正軌。但是,對于危機事件的處理效果必須進行有效的監督,才能保證人民群眾不會受到傷害。因此,危機的暫時結束并不意味著危機的真正解除。比如,在512汶川地震中,震后重建工作相對于救災工作更加地困難。這個時候如果相關部門不能有效地安置群眾,很容易引起大規模的群體事件。作為新聞媒體應該監督相關單位及時采取措施解決群眾存在的問題。只有媒體的有效監督才能保證危機事件的處理真正有效。
(一)堅持報道的真實性。作為新聞媒體,在對危機事件的報道中,必須據實報道。現在的一些媒體沒能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媒體危機報道中存在著虛假報道的現象。有些媒體為了經濟利益,在危機報道中故意為某些單位或個人進行虛假正名。這樣的媒體失去了社會的公信力,其角色定位嚴重偏頗[3]。
(二)堅持報道的時效性。媒體工作者擔負著傳播重要信息的責任。為能合理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廣大媒體應該在報道中注意時效性。眾所周知,新聞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比如在非典事件中,及時有效的報道可以消除廣大群眾的心理恐懼,正確擺正心態,防止社會不安定因素。因此,廣大媒體應該堅持報道的時效性。
(三)堅持報道的深刻性。媒體是公眾傳媒的重要形式,具有教育和引導輿論的重要作用。為了能夠合理定位角色,廣大媒體在進行危機報道的過程中,必須深刻挖掘媒體報道中的重要信息,找到危機事件的根源所在,保證報道是有意義的。只有報道深刻,才能引起公眾的共鳴,才能更好地樹立媒體形象。
綜上所述,媒體在危機報道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廣大媒體應該認清形勢,正確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在報道中恪守職業道德,做到真實、可靠、實時等要求。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發現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危機,積極營造良好的媒體形象,為社會的穩定和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
[1]陳曙光.媒體在危機報道中的角色定位[J].青年記者,2011,(17):15-16.
[2]王丹.危機報道中媒體角色定位和報道方法淺析[J].科教文匯,2012,(7):207.
[3]王侃.危機報道中的媒體定位[J].青年記者,2011,(5):35-36.
G206.2
A
1007-0125(2015)02-0194-01
趙建平(1984-),男,碩士,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動畫學院,初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