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龍,劉 瑩,孫 偉,張 靜
(徐州醫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創新高校教學信息站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王金龍,劉 瑩,孫 偉,張 靜
(徐州醫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教學信息站是基于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而建立的校級學生組織,由全校教學信息員組成,目的在于通過教學信息反饋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筆者以自身在教學信息站的3年工作經歷為基礎,從實際出發,針對教學信息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對策。
高等教育;教學信息站;管理模式
徐州醫學院教學信息站始建于2003年,是教務處管轄下的校級學生組織,是學校掌握教學動態、加強教學管理、促進教學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學生教學信息員活躍在教學反饋第一線,隨時反饋教學以及與教學相關的各方面信息,在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反映課堂教學動態、促進教學水平提升、建設優良教風與學風、完善學校教學管理體制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與思考,對教學信息站內部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1.1 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學管理質量有序提高
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是高校深化教學改革的強大動力,同時也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信息員從學生的角度對教學設備、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及教學形式等方面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由教學管理部門篩選后采納并運用。同時,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建立與實施,使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更加靈活,彌補了教學信息反饋滯后的不足,并且與其他教學質量監控措施相輔相成,共同深化了高校教學改革,完善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1.2 教學水平穩步提升,優良教風、學風逐步形成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監督者,學生信息員采集教學第一線信息,對本班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從各個方面做出客觀評價。同時,學生又是教學活動的受益者,教學水平的高低與學生的切身利益有著直接聯系。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自身的學習狀況十分了解,最具發言權,能準確了解和掌握教風及學風的相關狀況,隨時將不良教風、學風反饋到教學管理部門,使得教學管理部門有根有據地進行正確管理和適當引導,以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優良教風、學風的形成。
1.3 信息反饋形式豐富,工作效能高
教學信息站的信息反饋形式以每月一次的信息簡報為主,信息員通過對任課教師的教學認知情況進行總結整理,每月月底匯總并編輯成教學信息簡報,經審核后打印成文件發放到各院系相關部門,并監督問題整改情況。在完善信息簡報制度的同時,我們也積極開展了其他形式的信息反饋,如:教學信息站專用的QQ群、飛信平臺、信息站直通電話、信息站值班室等。通過多方面的教學信息反饋,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反饋的效率,增強了信息站的工作效能。
2.1 校內知名度不高,沒有強大的號召力
相比較其他的校級學生組織,教學信息站在學校內的知名度不高,除了教學信息員之外,很少有學生會留意教學信息站的工作,這對信息員教學信息的收集造成了很大阻礙。學生不了解教學信息站,即使他們有問題想要反饋,也不知道怎么反饋、反饋給誰。同時,學生的積極性較低,活動的參與度也不高,不利于教學信息站開展各項工作。
2.2 缺乏站內文化,信息員歸屬感不強
一個具有自身文化傳承的組織能夠更好地凝聚全體成員的力量,而信息站恰恰缺乏這種站內文化,平時很少有屬于自己的特色活動。因此,信息員對信息站缺乏榮譽感和歸屬感,凝聚力、責任心不強。此外,站內的工作過于單調,缺少富有學生氣息的工作形式;信息簡報的反饋途徑單一,內容有待豐富。
2.3 對見習、實習等臨床的教學反饋太少
見習與實習對于醫學生來說是走向臨床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調查發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進行見習、實習的高年級信息員對臨床教師出現的教學質量問題很少反饋,甚至不反饋,故不能解決學生在見習過程中遇到的實質性問題。
2.4 信息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內部交流不充分
信息站的成員大多由每個班級的學習委員組成,其素質較高,責任心強,但是每個人對信息站的認識程度不同,且參加活動不積極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在年度優秀教學信息分站的評選大會上我們發現,每個分站的工作形式以及內容不盡相同,很少有院系主動與其他院系聯系并相互交流工作經驗。
3.1 創辦信息站雜志,增強信息站影響力
好的雜志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通過雜志的發行可以讓更多學生了解到信息站的工作,意識到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在創辦雜志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加強信息站各部門之間的凝聚力,增強信息站成員的責任感。雜志主要從學習、生活、工作、考研、資訊等角度全方位普及教學知識,以贏得廣大教職工及學生的喜愛。
3.2 形成信息站文化,調動信息員積極性
優秀的組織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信息站也是如此。好的文化傳承會讓信息站進入良性發展的循環中,同時也能夠全面調動信息員的工作積極性。這樣的文化需要全體信息員共同努力,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第一,要讓學生信息員有歸屬感。通過信息站的聘用制度、優惠加分政策、站徽設計、雜志創辦等活動,形成信息站的獨特文化。第二,核心價值觀的確定。信息站的核心價值觀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三,將核心價值觀體現在行動當中。總站及分站的學生干部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提供精神支撐。第四,制度管人。要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和考核制度,獎罰分明,保證公平公正。
3.3 建立官方網站,形成信息反饋回路
形成信息反饋回路即將反饋上來的教學信息的處理情況及時在信息站官方網站上公布。公布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員反饋上去的問題到底有沒有得到解決,解決到哪一步了,下一步的處理措施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廣大學生實時監督教學相關問題的解決進程,提升廣大學生對信息站工作效果的信心。
3.4 增強信息員交流,完善基本聘用方式
提高信息員的整體素質應從基本聘用方式入手。報名時由學生本人提交書面申請和個人簡歷,經系部審核、同意后,由教務處統一組織面試,通過后方可正式聘用,從而把那些熱心為學校和學生服務、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學生凝聚在一起,為更好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同時又給學生創造了一個鍛煉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2]。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開展經驗交流,包括:開學初的信息員培訓大會、網絡QQ群聊天、每月正式例會交流、非正式場合聚會等。此外,信息站總站可以為分站之間的交流搭建平臺,舉辦小型的內部聯歡會,既可以有效交流工作、管理經驗,又能加強各分站與總站之間的聯系。
3.5 設立實習點信息站,改善實習教學情況
實習是醫學生進入臨床,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從學生到醫生身份轉變的重要階段。然而,因為教學地點設立在醫院,且擔任教學工作的教師均為醫院醫生等原因,學生實習階段的教學質量出現問題不能得到及時反饋。我們將在各大醫院實習教學點設立教學信息分站,由實習學生組成,直接與學校教學信息站總站聯系,負責教學信息的反饋與整合,以加強實習期間的教學監督,提高醫院實習點的教學質量。
實踐證明,創新教學信息站的管理模式為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在教學信息站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還會出現新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變革。所以,我們應該把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秉承著為學生服務的原則,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完善管理制度、創新發展模式,全面推進教學信息站的蓬勃發展,使其在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蘇中平,杜宗明.高校教學信息站運行機制及對策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3):465-468.
[2]李偉娟.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踐和探索[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2(1):82-84.
G40-058
A
1671-1246(2015)04-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