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莉(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分析
□李佳莉(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摘要:高校的大學生大部分都已經成年,身心發展狀況也基本上接近了成人應達到的水平。因此,高校的體育教學應當適應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來開展教學活動。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的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都沒有充分的考慮大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和想法,在教學模式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然而,高校大學生體質的狀況影響著大學生是否能夠很好的完成高校的學習任務,因此,高校的體育教學對大學生今后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當尋找一種與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具有更高的匹配性的體育教學模式,從而能夠保證發揮出高校體育教學應有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高校體育價值分析
為了更好的適應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大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良好的身體條件,我國的許多高校都采取了各種的措施來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并在該過程中開發出了許多的體育教學模式。例如,程序教學是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采用的較多的一種教學模式。然而,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應用的大多數教學模式都存在著許多的局限,不能夠很好的適應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難以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亟需探索一種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
首先,當前我國高校許多的教學模式在目標的設立上過于繁雜,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很難實現如此眾多的目標。例如,有人研究了三階段教學模式,認為其有助于學生技術的提高,增強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和探索等,一個教學模式是否能夠實現如此眾多的目標實在需要商榷。其次,盡管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出現,卻缺乏對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不能夠明確各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實際的應用條件,缺乏具體的實驗論證,導致對各種教學模式的認識都停留在表面,難以發揮不同教學模式各種的功效。最后,許多的教學模式實際上并沒有根本性的差別,往往只是在名稱上有所區別,并且缺乏針對性。例如,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和啟發式教學模式就沒有太大的區別,都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有些教學模式并不是所以年齡段的體育教學都能夠適用。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我們有必要開發一種真正適合大學生年齡特點的體育教學模式,具有實際的操作性,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發展。
盡管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還在進行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但實際上在國外已經有較長的應用歷史了。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一大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因此,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應當認識到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是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的,尤其是大學生,他們在事物的認識上更加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應當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而應該在學生認識的基礎上傳授新的知識。同時,體驗式學習理論是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另一大理論依據,它強調利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對體育教學有著更多的感性認識,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是該理論所強調和關注的。例如,高校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放舒緩的歌曲來發送學生緊張的軀體。同時,學生能夠在親身的體驗中進行思考和總結,從而更好的指導進一步的學習。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十分注重和強調教師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如何巧妙的將無趣的技術訓練設計為能夠引發學生學習樂趣的項目活動,并能夠對學生技術的掌握產生正遷移的作用。通過具有趣味性的項目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教師的積極鼓勵和引導下,掌握所要求的目標技術。
3.1、應用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高校教師要想正確合理的使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效果得到有效的發揮,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操作的具體程序步驟。第一步是導入式熱身游戲。正式上課前的熱身游戲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究的樂趣,使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的準備狀態,從而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步是布置課前已經設計好的項目活動。設計的項目活動可以是個人的或是團體的,依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進行靈活的選擇。同時,設計的項目活動應當與目標技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有助于促進目標技術的正遷移。教師在布置任務時,要明確說明項目活動的具體操作規則和要求,以便于學生能夠按規定進行。第三步是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和組織學生去親自體驗挑戰項目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是游離于項目活動之外的,而應當積極的參與到項目活動的全部過程中去,及時的發現學生在活動中產生的問題,積極的評價學生活動的情況,引導學生順利的完成項目活動,同時,詳細記錄下項目活動開展的具體實際情況。第四步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反思。在項目活動完成后,教師應當及時的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和討論,反思自身在活動完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分享各自的經驗和想法,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的加深對技能的認識和理解。第五步是總結和講解。項目活動的總結可以由學生或是教師來進行,對于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的疑惑,教師應當有指導性的進行分析和示范,給學生提出指導性的建議,加深學生的印象。第六步是再次組織學生進行新項目的挑戰。通過新的挑戰來完善學生的技術,進一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3.2、應用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注意事項
首先,高校教師對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有一個全面、清晰、正確的認識,明確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該模式的有關條件,不要在任何情況下的體育教學中都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對于體育教學中的概念性知識的學習,依然需要依靠講授的教學方法。其次,要合理設計挑戰項目。挑戰項目設計的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著正遷移的實現和目標技術的掌握,對高校教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教師在進行挑戰項目的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目標技術的特點和要求、學生的原有能力水平和經驗、學生學習有關技術的規律等,保證發揮出挑戰項目對提高學生有關能力的積極作用。最后,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引導和評價時,要注意營造一個平等、和諧、愉悅的氛圍,減少學生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在應用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時要注重時間的把握,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當前,我國高校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在體育的學習上缺乏足夠的積極性,往往敷衍了事,而通過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盡可能的降低體育學習的單調性,有效的改善了大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興趣不高的問題。其次,由于挑戰項目通常是團體活動,采用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因而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團體意識。同時,學生間的交流和經驗分享,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具有正遷移作用的挑戰活動來學習技術,有助于技術學習教學目標的完成。
綜上所述,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有著其他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優勢。因此,高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依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靈活的應用,從而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曉玲.“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非體育專業跳遠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
[2]趙艷衡.“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開發與實證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0.
[3]王亮華,李明.論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普修課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2,20.
[4]趙珣.體驗式教學模式在武術操對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