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屹(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 300350)
據相關研究表明,經常打羽毛球的人心跳次數可以達到每分鐘150-170次,偶爾打羽毛球的人心跳次數也可以達到每分鐘100-130次。因此,具有良好的運動生理學價值。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學生能夠通過擊球、快速移動、擺臀揮拍等動作提升自身的力量素質,提高的肺活量,使心跳更加強勁有力,對增強學生體質有顯著作用。
羽毛球運動中包含著豐富的運動技巧,具有較強的可觀賞性。學生在觀看羽毛球比賽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學習其中的技巧,還能夠產生移情作用,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例如大學生在看到比賽失敗時,會產生沮喪的情緒,在比賽勝利時,會興奮歡呼,在看到國旗升起時,會激動雀躍,對學生產生精神激勵的作用。
大學生在進行羽毛球運動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例如對手戰術轉變、風向改變等,需要學生臨危不亂,從容應對出現的情況,才能夠有效解決現有問題。大學生在羽毛球運動中所形成的這一心理素質,能夠幫助學生在面對任何困難時都維持良好、穩定的心態,用積極健康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重要作用。
雖然現階段羽毛球課程已經成為各大高校體育課程中的重要內容,但是高校對于羽毛球課程的重視程度還有待加強。現階段,高校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投入較少,教學設備和教學場地都十分缺乏,很多高校的教學場地還屬于戶外場地,一旦出現惡劣天氣,就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甚至中斷教學。羽毛球是教學中的必需器材,在羽毛球教學中,這一器材的消耗量十分大,很多高校的羽毛球開支需要學生自行負責,這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較大的負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進行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羽毛球技術水平提升不顯著,或是無法提升。
同時,很多高校的羽毛球教師配備不足,缺少專業的教師隊伍,大多數羽毛球課程都是交由體育教師兼任,無法充分滿足學生對羽毛球教學的需求,對進一步提升學生羽毛球技術水平產生了一定的阻礙。
盡管大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不斷增強,但仍無法與籃球、足球等運動相比。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對高校羽毛球課程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將這一運動作為終身運動。目前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并不重視,而是采用專業性較強、較為嚴格的訓練方法,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對羽毛球學習的興趣,無法從心理上接受這項運動,以至于拋開體育課程便不會再進行羽毛球運動。
教師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高校羽毛球課程的質量,目前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補充、更新自身專業知識,積極吸收羽毛球運動的新技術和理念,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由于很多高校對羽毛球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因此,并沒有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倒是很多教師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存在應付思想,不注重自身學習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嚴重阻礙了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教學效果,因此,高校羽毛球教師應加強對新教學模式的探索,積極吸取前沿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以推動我國高校羽毛球課程的順利開展。現今,我國羽毛球教師已經開始對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還是采用訓練、知識灌輸等教學方式,據相關調查數據表明,現階段我國高校羽毛球課程中,還有70%的教師選擇使用教師粗略講解、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時代發展需求的不相符,使教學效果始終不明顯,學生羽毛球技術水平無法提升,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高校的體育課程主要是遵循大多數學生的喜好而安排的,而每個班級中的學生身體素質、學習能力都有一定的差異性,需要教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現階段的羽毛球教學中,教師往往對所有學生安排同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長期下去,將會出現較大的問題。例如在學習揮拍時,教師要求所有學生直接揮拍擊球,班級中平衡感較差的學生就會感到異常吃力,無法跟上教學進度,最終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需要教師意識到“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應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想要促進高校羽毛球運動進一步發展,首先需要高校加強對羽毛球教學的重視,加大對羽毛球教學的資金投入。高校應建設專門的羽毛球館,準備充足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羽毛球運動設施等,為羽毛球課程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同時,高校也應鼓勵學生和教師成立羽毛球社團、羽毛球協會等有關組織,加大對羽毛球運動的宣傳力度,推動羽毛球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其健康發展。高校還需對學生所需承擔的羽毛球場地費用、器材費用等進行調查,保證學生能夠承擔起羽毛球教學費用,吸引更多學生前來學習。
傳統的羽毛球教學主要采取教師簡單講解,學生反復練習的方式,教學方法相對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階段,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教師應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被動學習逐漸轉換成主動學習,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對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羽毛球賽事,并在觀看前,提醒學生注意視頻中運動員所用到的戰術和技巧,并在觀看結束后進行重點分析,吸引學生興趣,提升學生技術水平。在運用課件進行新動作講解時,教師應注重動作的連貫性,將局部動作整合成一個整體,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這一動作的整體結構、各部分協調配合等,并結合練習鞏固學生記憶。
要提升羽毛球教學水平,需要構建理論知識扎實、技術強、教學與比賽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因此,大學生體育協會等上級部門應積極組織高校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高校之間也應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并要求教師具有自覺學習的意識,主動補充自身專業知識,練好基本功,提升教學水平。學校可以與羽毛球俱樂部、體工隊等組織合作,派遣教師前去觀摩學習,并邀請專業羽毛球教練前來傳授教學方法,提升羽毛球課程的專業性。
所有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其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也有所不同,教師在羽毛球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加強體能訓練,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羽毛球運動是對學生力量、耐力、柔韌度、靈敏度和專項速度的訓練。在體能訓練中,應根據羽毛球運動要求,有針對性的對學生不同方面素質進行訓練,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為個別學生制定專門的訓練方式,突出學生優勢,彌補學生不足,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體能訓練中有所收獲,得到身體素質的提升,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羽毛球技術水平。
比賽是提升學生羽毛球技術水平的有效方法。據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校期間只能獲得10%的所需知識,其余都需要在工作實踐中獲得。因此,學校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羽毛球比賽。在設置比賽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水平,將比賽分為不同層次,提高水平較低的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實現學校大學生整體羽毛球技術水平的提升。
羽毛球運動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思想境界等具有重要作用,現階段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學校加強重視,因材施教,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利用多媒體、比賽等輔助教學,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1]李莉.高校羽毛球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5(5).
[2]周曉梅.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2).
[3]王雷.高校羽毛球教學方式的構建與創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2(2).
[4]李瀟.新時期高校羽毛球教學方式創新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