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銳兵 尚龍盛(山西師范大學山西臨汾041000)
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的發展狀況及調查研究
□郭銳兵尚龍盛(山西師范大學山西臨汾041000)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邏輯分析法行對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的發展狀況進行調查,得出對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的現狀及影響其發展的因素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研究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的發展,給大同市健身俱樂部開辟一條更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同時也能帶動市民參加體育鍛煉,推動大同市體育產業向著科學化、健康化發展。通過對大同市健身俱樂部調查,發現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的規模分布不合理,大同市健身教練員的性別比例與消費者性別比例失衡,俱樂部的分布過于集中,相應法規監督不到位,連鎖經營程度太低,宣傳方式傳統單一,教練員經驗不足。
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發展現狀研究調查
近幾年來,大同市的經濟飛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注重生活質量,注重生活情趣,強身健體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奧運會在我國的舉辦,極大地促進健身俱樂部的發展,促進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隊伍中,許許多多的健身俱樂部也隨即開展起來。本研究主要分析大同市商業健身俱樂部的發展現狀,并分析阻礙健身俱樂部發展過程中的因素。
大同市俱樂部建筑面積在3000平米以上的只有1家,1000-3000平米的有6家,1000以下的有8家。由此可見: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的規模較小,連鎖店較少,并且分布過于集中,主要分布在魏都大道和迎賓街。健身俱樂部當中男性有35人,占62.50%;女性21人,占37.50%在大同市健身教練中男性教練較女性教練多。他們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0到25歲,教練員隊伍比較年輕。
大部分的教練員的從業年限是1-2年,這就說明大部分的教練員經驗缺乏,在對學員指導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問題。這種分布不合理,對學員具體問題指導經驗不足,對俱樂部的長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41.07%的教練員都是體育院校的本科生,高中生占到30.36%,文化水平有高有低,文化程度高是有利于自身業務水平的,可見教練員的文化程度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首先有71.43%的教練員是為經濟效益,其次有14.28%出于個人興趣愛好,還有8.93%的教練員出于強身健體,除此之外還有3.58%的為了預防疾病,剩余的是為了自身價值。該表說明,大部分人選擇該職業時,目的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多數人是以經濟效益為主。
健身指導項目主要有器械鍛煉、有氧搏擊、球類、有氧舞蹈、瑜伽、健身球這6類為主,其男健身教練以器械類為主,這是由于大多數消費者喜歡器械類健身造成的。男教練員主要以器械鍛煉、有氧搏擊和球類為主,這與男性的性格、骨骼的柔軟程度、肌肉的力量密不可分,而女教練員主要以舞蹈類為主,這與她們柔韌、生理特點有很大關系。
大同市城區健身俱樂部健身鍛煉者多為女性,占到67.70%,在數量上男性和女性相差很大,她們已成為健身消費群體的主力部隊,這與女性天生愛美有很大關系。并且也可以看出:在31-40歲年齡段的人鍛煉居多,這部分人大多是社會的主要力量,從事繁重的工作,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存在巨大的壓力,體型出現一定變化。本科學歷以上的消費者占59.72%,說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對健康的認識不一樣,對健康的重視也不一樣。大部分女性健身消費者到健身俱樂部主要是參加操類和形體訓練,操課和形體可以很好的塑造身材,而女性對身材的要求注重自己的身材。健身健美操、形體操跟隨音樂節奏使人們在愉悅的鍛煉氣氛中享受生活。男性消費者主要以球類、器械健身為重點,這與男性朋友對器械的喜愛有很大關系。可以看出46.88%消費者每次鍛煉的時間可以達到1至2小時以上,有36.80%的健身消費者每周可以到健身房鍛煉3至5次,從科學的健身鍛煉方角度來看,每周至少鍛煉3次,而且每次鍛煉時間不少于40分鐘,才能達到鍛煉的功效,可以得出大多數的消費者參加鍛煉的時間及次數都已經達到他們健身的目的。大同市城區健身消費者到健身休閑會所健身的主要動機是強身健體,這說明人們已經意識到健康的主要性。其次是減肥,這說明人們開始關心自己的身材;其次是改善型體,這部分人群大多是女性;另外,有9.38%的健身人群是為了提高修養,說明人們開始重視自己的形象和氣質,因此健身俱樂部經營方式應根據消費者不同的需求而不同對待。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的宣傳手段主要是以發放傳單或熟人介紹,而通過網絡、媒體等其它手段來健身俱樂部參加健身的卻很少,可見大同市區健身俱樂部在宣傳方式上是比較落伍的。
大同市健身俱樂部的規模分布不合理,健身俱樂部主要分布在大西街、迎賓街、市中心等商業街,生活小區偏少,應該分布均勻起來。消費者的性別與健身教練員的性別失衡,女性消費者大多喜歡操課,而男性消費者更喜歡器械健身。大同市健身消費者參加健身鍛煉的目的各不相同,多數健身消費者以強身健體和減肥為主。健身教練從事俱樂部工作的目的也不同,大多數還是看重經濟利益。大同市城區沒有有專門的健身教練員培訓機構,且教練員的文化水平和從業年限不統一,導致教練員的業務水平層次不齊。大同市有關健身俱樂部連鎖經營程度低,健身項目較傳統單一,宣傳不足且宣傳方式比較落后。
大同市城區相關部門對體育健身俱樂部的進行監督,加大政府對健身俱樂部的整體規劃,使得健身俱樂部的發布更為合理,造福全市市民。健身俱樂部應適當調整男女教練的比例,為健身俱樂部和消費者創造最大利益。積極引導健身消費者對各種項目的嘗試,使消費者的身體得到充分的鍛煉。大同市應該成立專門的健身教練員機構,俱樂部統一要求教練員的學歷水平和從業年限,并豐富教練員的從業動機,培養更多出色的教練員。大同城區健身俱樂部應加強連鎖經營程度,合理收費,加強管理,豐富健身項目并建立特色健身項目,加大網絡的利用程度,采用多種宣傳方式。
[1]劉佳,羅普磷,夏磊.西安市健身俱樂部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4(4).
[2]王綏京,呂正天.??谑薪∩砭銟凡康默F狀調查與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31(177).
[3]王玉玉,劉承增,李奎,等.濟南市健身俱樂部發展現狀研究[J].體育人文社會學,2013,3(11).
[4]鄭旗.體育科學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