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展
獨立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徐增展
由于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許多獨立學院從課程設置到實踐教學都與行業發展相對脫節。為了更好地為各地的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獨立學院要精心挖掘更多的培養渠道,開拓更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入調整課程設置,積極改進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文章試圖對獨立學院的實習基地建設、師資力量培養以及實踐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展開積極的探索。
廣播電視學;專業實踐;課程設置
[作者]徐增展,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人文學部教師。
2012年9月,教育部將廣播電視新聞學正式更名為廣播電視學,隨著該學科名稱的修改,其主干課程將隨之作相應的調整,實踐課程的調整也必將首當其沖。那么,我們的實踐課程設置究竟該怎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通過實踐應用型教育實現其價值潛能呢?文章旨在針對獨立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實踐特色教學體系的形成進行探討。
各地新聞傳媒、政府機關的宣傳機構及文化傳媒公司的發展以及對廣播電視人才的需求是廣播電視學專業教育發展的最大推力,新媒體時代,我國的信息傳播的發展需要大批符合時代需要的廣播電視學從業人員、具有全媒體素養的技能型人才和一大批過硬的媒介創新人才。因此,我國的高等應用型廣播電視學專業教育必須進一步確立起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教學理念,促進專業辦學思想、辦學模式、發展思路的全面轉變。獨立學院要更好地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實行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強化學生專業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但目前由于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許多獨立學院從課程設置到實踐操作都與行業發展相對脫節。獨立學院教育人才的培養方針是: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過硬技術應用能力、知識面較寬、綜合操作能力較強等特點;以“應用”為主旨構建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依據,以專業素養為參照,調整優化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在教學中占有較大比重;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結合、師生與一線從業者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是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和創新,對專業結構進行及時的調整,使專業課程能更加適應社會、行業發展變化的需要。獨立學院要面向地方產業,服務地域經濟。為了更好地適應目前市場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和“產學研結合”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培養社會需要的具有良好專業素養的應用型廣播電視學人才。
(一)實踐教學與社會需求滯后
目前,我國獨立學院教育中廣播電視學實踐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實踐教學計劃是由教師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適當結合當前需要制訂出來的。因為教師與信息傳媒單位接觸相對較少,不能及時了解用人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以及學生的知識構成。我國獨立學院教育存在著與用人單位需求相對滯后的現象,如學校的教學計劃更新與修正不及時、教師的知識和新聞傳播行業發展的前沿動態銜接不夠緊密、學校的實驗設備更新不及時、使用率偏低等,這種實踐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我國新聞傳播行業發展的需求。
(二)人才培養渠道單一
隨著獨立學院教育結構改革的發展,各地獨立學院已經認識到需要依托對口的用人單位合作辦學,當國家明確指出發展獨立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教育應當以新聞傳播行業和相關企業辦學為主要形式的時候,我國的多數地方媒體和文化傳媒企業卻出乎意料地缺乏熱情。許多獨立學院都在探索辦一些“訂單培養學習班”“工學結合學習班”“半工半讀學習班”,而各地傳媒機構和文化傳播行業很少愿意和地方學校聯合發展這樣的培養渠道。事實上,沒有地方宣傳機構和傳媒行業參與的獨立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教育體制是極其可怕的,因為獨立學院教育存在的根本是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地方宣傳機構和傳媒行業是教育服務的主體對象,脫離了地方宣傳機構和傳媒行業,獨立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實踐教育就必然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三)和西方先進培養模式差距明顯
多年引導世界廣播電視行業發展潮流的美國廣電業,在向世界傳播美國價值觀的背后無疑是美國式廣電教育的支撐和推動。美國的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大學生經常會在地方媒體兼職,部分大學生在入學之前就對這個專業具備了充足的了解,有的學生甚至具備幾年的從業經驗,這個專業實踐模式無疑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當然這種專業實踐教育模式對我國廣播電視專業實踐教學也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美國廣播電視學專業實踐教育得益于起步較早的廣播電視專業實踐教育的研究,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廣播電視專業實踐教育的專業化取向就初見端倪,經過近百年的積累他們已經儲備了充足的理論經驗和先進的指導思想。我國的廣播電視專業培養模式,由于國情的差異曾經一度和市場脫節,未能全面發揮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由于意識形態的差異,和西方先進國家之間的行業交流相對匱乏,廣播電視實踐教學思維相對落后。
(一)學習地點多——地方傳媒、政府宣傳部門與獨立學院
地方傳媒、政府宣傳部門與獨立學院,是實踐特色教學的兩個基本的專業技能培訓場所。其中,地方傳媒、政府宣傳部門內的實習基地中有專為培訓設置的實驗室。受訓者在地方傳媒、政府宣傳部門接受培訓的時間約占整個培訓時間的50%。地方宣傳機構和地方傳媒主要是使受訓者更好地學習掌握專業操作技能。他們在裝配有必要教學設備的實驗室和代表當代技術水平的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學習、培訓,與地方傳媒機構和政府宣傳部門一起成長,克服了學校實習場地常因經濟原因設備更新不及時的缺陷,能使受訓者掌握較全面的專業操作技能,學會應對、處理實際問題,熟悉地方傳媒機構和傳媒企業的生產流程和管理體制,了解本職業的行為規范,養成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規程的良好習慣,樹立起自學的專業意識。獨立學院以理論教學為主,主要讓學生掌握實驗操作的基本原理,教學時間約占整個培訓時間的50%。理論學習中,專業課與普通文化課的比例大約是6∶4。理論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和相關的實踐課(實驗課、基本技能操作等),傳授有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知識,同時擴充和深化普通理論知識。
(二)兩類師資——實驗教師與理論教師
地方傳媒和政府宣傳機構的實習老師、獨立學院的專業理論教師,是“雙元制”的兩類師資。實習老師在“雙元制”教學模式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這類專職或者兼職的實習教師,由地方宣傳機構和傳媒企業派遣,他們一般是在本行業的從業時間具有五年以上專業實踐的業務骨干和行業精英,在通過教育學、心理學等必要的教學理論考試后,方能擔當實習教師的角色。而獨立學院的專業理論教師則由經過四年專業學習及三年研究生學習、再經過教學實習并通過再次國家考試考核具有多年專業教學經驗的碩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研究生擔任。這樣,在師資上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三)了解最新的行業經驗,接受最新的專業技能
廣大新聞傳播類學生應多深入當地傳媒機構、政府宣傳部門和文化傳播公司,了解行業發展的最新狀況,跟隨實習老師開展實踐活動也可以學習最新的行業經驗。到實習單位參加專業實踐活動,親手操作專業器材進行拍攝和后期制作也可以學習最新的專業技能。這些都為廣大學生為將來的就業做好積極的準備。
廣播電視學應該及時進行對教學計劃的修訂,突出實踐動手環節,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廣播電視學專業教學應從攝影到后期制作都配備相關的實驗室,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夠在實踐中得到及時的鞏固。各位老師要認真備課,多交流教學經驗,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和探討,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重視啟發式、互動式教學,積極開展討論教學、問題教學和現場教學等方法,在學生中提倡“自主性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本文系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院級課題“應用型本科院校新聞傳播專業實踐特色教學研究”的部分成果,項目編號:2013JGLX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