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煜(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大連116026)
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蘇煜(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大連116026)
陽光體育運動是國家對學生體質水平持續下降的重要舉措,實施以來取得了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文章首先解析了陽光體育運動的內涵,然后全面分析了高校陽光體育運動實施以來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對大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存在問題提出對策。
陽光體育運動高校大學生問題
相關調查表明,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每況愈下,這一現象值得引起每個大學生以及高校工作者的深切關注。為了提高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提醒大學生在學習之余不能忽視對身體的鍛煉。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落實陽光體育運動的狀況以及實施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幾點建設性的對策。
“為切實推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掀起群眾性體育鍛煉熱潮”,簡稱陽光體育運動。陽光體育運動的特點是,在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以學生為主,讓快樂陽光的心情伴隨體育鍛煉的整個過程中,從而使學生擺脫自我封閉,更好地發展自身的個性,讓體育運動變得更有吸引力。
2.1、家庭和學校對體育鍛煉的不重視
由于社會的急功近利,使得陽光體育運動在高校難以有規模地開展起來。大部分家長認為有錢有權才是人活著的意義,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把書讀好才能變得錢權雙得,因此學生從小就被灌輸“學習成績第一”的競爭思想觀念。當孩子進入大學以后,家長對學生的規劃雖然會部分地轉移重點,然而多數家長仍然鼓勵學生把學習放在絕對的第一位置。另一方面,大學盡管不同于中學,比較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然而高校仍然會過度地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導致現在大部分高校的學生缺乏身體鍛煉,甚至很多學生還沒從中學時代的生活習慣改變過來。中學生活主要注重主科的學習,有些學校甚至占用體育課的時間進行主科的補習,這種教學模式使得中學生養成了不重視鍛煉的壞習慣。慢慢的,這個壞習慣逐漸延續到了大學生活中,于是導致部分高校出現大學生在學習之余幾乎不參加體育運動的不良現象。另外,目前多數大學生出生于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溺愛環境下長大的,這樣的孩子往往意志薄弱,性格內向,導致他們寧愿呆在宿舍玩游戲,也不愿參與強度相對較大的體育運動。
2.2、體育項目設置缺乏興趣導向
高校體育運動不僅要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同時也要將體育項目與參與者的興趣相結合,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體育運動的調查數據顯示,籃球、足球、乒乓球普遍受到大學生的喜愛,而其它的田徑類則很少受到大學生的關注。然而,很多高校開設課程很少關注大學生的興趣所在,仍然按照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來開設體育課,完全沒有針對性,導致很多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陽光體育運動在高校的開展。
2.3、體育設施不完善
由于國家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等因素導致高校在體育教學方面的經費嚴重不足。據相關部門統計顯示,西部部分高校的人均體育經費僅1-2萬元,北部某些高校的人均體育經費甚至低至五千多元,其中大部分經費主要用于學校開展運動會,真正用到個體的經費則少之又少。
體育教學經費的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到高校體育設備質量和數量。體育運動器材是體育鍛煉的硬件,教學方法是體育鍛煉的軟件,只有軟件和硬件的水平同時提高才能保證體育運動的綜合水平。然而,目前有些高校的現實情況是,體育運動器材供不應求,甚至緊缺到導致無法幾個班平行上課的狀況出現。再加上近些年,高校大學生不斷擴招,對設備需求越來越大,高校的體育設施卻并未時時更新,數量也并未增加,導致有些對器械依賴性高的體育課程根本無法開設,或者即使開設也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長時間地使用體育器械。
3.1、豐富體育活動的形式
為了給大學生提供更多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高校可以豐富體育運動的形式。高校可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統計出學生的體育愛好,然后成立相應的體育協會,定期組織內部競賽,并給予獲勝者一定的獎勵,以提高參與者的積極性。另外,高校可以舉辦春季和秋季運動會,并可根據學生的愛好適當調整和更新體育項目,以營造熱情的體育競賽氣氛。與此同時,高校還可聯系各種社團,將體育運動與社團活動相結合,以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學校可以組織社團和協會,舉辦聯誼體育競賽,不僅可以讓不同專業的學生互相了解,增進友誼,加強溝通能力,還可以讓參與者更好地融入到體育項目中去,以實現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實施。
3.2、加強學生安全教育
安全是體育運動中最為人們重視的問題之一,也是高校能否順利開設陽光體育運動的基礎。仔細觀察高校目前開設的一些體育項目,可以發現有的項目可以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但其有相當的安全隱患,因此許多學生都望而卻步,如果能夠解決這類運動的安全隱患,那么勢必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安全性問題是國家近期最重視的重點問題之一,因為其直接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樣的,在體育運動中,安全問題也直接關系到參與者的心理狀態及發揮情況。就國內高校而言,口頭上的安全教育是最常采用的安全教育方式,然而很少有高校能制定正式并具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規章制度,即使制定了有指導意義的規章制度,能夠真正去落實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考慮到對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各高校必須嚴格制定有指導意義的安全規章制度,開設體育運動安全課程,并將其作為主修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性地輔導,并按照主修課程的教學方式和考核方法來進行教學。另外,關于安全教育教學可以采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課內教授理論知識,課外教授實際操作知識,兩者結合以達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3.3、改善體育運動硬件條件
體育運動的硬件設備是體育運動開展的前提。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制定相關政策,加大高校體育教學投入,以幫助高校改善場地和設備條件。高校應該合理利用政府投資的資金來進行體育教學以及場地和器材的改良。對于免費的場所要確保足夠數量的體育器材以供同學們正常使用,對于要收費的體育館和健身房可以適當降低收費。另外,有些對器材要求高的體育項目,如果學校缺少必要的體育器材,高校可以和周邊的健身房或者體育館合作,將其作為教學場地,適當情況下,可以讓健身房或者體育館的專業人員來對學生進行輔助指導教學。
3.4、采取多學科合作教學方式
陽光體育運動雖然注重體育鍛煉,其實也關系到很多學科的知識,因此可以采用將體育鍛煉和其它學科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高校體育運動而言,高校可以將心理咨詢融入到陽光運動教學中去。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只注重身體的鍛煉,而現代科學認為身體與心靈事實上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研究表明,心理狀態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高校可以在體育課的整體設計以及組織教學等方面加入一些心理健康的教學程序及內容,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設立相應的選修課,選修課讓體育教師和心理教師共同作為主講,以自由討論的形式開展教學,心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誘導部分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多參加體育運動,課后相關教師可以歸納課堂內容并編制出具體的實施方案,以落實到今后的體育教學中去。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新生代,擁有美好的發展前景。然而,目前的高校一味地注重學習,而忽略體育運動的開展,這給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陽光體育運動,作為國家提倡的體育教學政策,鼓勵高校學生在學習之余多進行身體鍛煉,通過“走進陽光”的鍛煉方式來促進身心成長。然而,陽光體育運動在高校的開展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主要包括豐富體育活動的形式、加強學生安全教育、改善體育運動硬件條件以及采取多學科合作教學方式等措施,以促進陽光體育運動在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1]白鳳瑞,彭延春,鄭柏香.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現狀與對策探析[J].體育與科學,2009,(02).
[2]馮唯銳,徐蕾.“陽光體育運動”解析及高校實施的策略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