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忠萍, 郭 斌, 計彥華, 王翠華
(1.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3.河北省平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北 平泉 067500)
承德市某校高中男生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及高危行為的調查研究
譚忠萍1, 郭 斌2, 計彥華3, 王翠華2
(1.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3.河北省平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北 平泉 067500)
目的:了解高中男生艾滋病預防知識知曉率及高危行為發生的現狀,為該人群的艾滋病高危行為的干預,減少艾滋病的傳播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某校高中男生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調查和高危行為問卷調查。結果:共調查學生400人,年齡15~18歲,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為80.50%。最近6個月中有7%(28/400)的男生發生過性行為,其中發生過異性性行為的占1.5%(6/ 400),發生過同性性行為的占4.75%(19/400),有過雙性性行為的占0.75%(3/400)。發生異性性行為使用安全套的占50%(3/6),發生同性性行為使用安全套的占31.57%(6/19)。結論:承德市高中男生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安全套使用率偏低,應采取有效措施,增強該人群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他們的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和安全套的使用率,減少艾滋病在青年學生中的傳播。
高中男生; 艾滋病; 知曉率; 高危行為; 調 查
近幾年來承德市艾滋病發現的病例數呈上升趨勢,特別是青少年感染艾滋病人數上升較快。承德市目前高中學生中感染者以男男性接觸者為主的現狀,2013年重點在高中男生中開展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及高危行為的調查研究。
1.1 調查研究對象:承德市某高中在校男生。
1.2 調查研究方法:由艾滋病防治專業人員制定該項調查研究的調查方案,設計所需問卷并和學生見面溝通,提出具體要求,采取保密、尊重和自愿的原則開展問卷調查。艾滋病防治專業人員回收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和艾滋病高危行為問卷進行匯總,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共調查高中男生400人,回收有效問卷400份,參與問卷學生最小15歲,最大18歲。
2.1 艾滋病防治知識調查問卷設有8個艾滋病知識問題,總知曉率為80.5%,其中三個問題回答知曉率比較高,分別是“與艾滋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可能得艾滋病嗎?”知曉率為95.5%(382/400),“輸入帶有艾滋病毒的血液會得艾滋病嗎?”知曉率為93.75%(375/ 400),“感染艾滋病毒婦女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嗎?”知曉率為100%(400/400)。而其它即“一個人感染了艾滋病毒能從外表上看出來嗎?”、“與艾滋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飯會得艾滋病嗎?”、“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艾滋病的傳播嗎?”、“只與一個性伴發生性行為可以減少艾滋病的傳播嗎?”、“蚊蟲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等5個問題回答正確率比較低,只有50~70%。
2.2 性行為和安全套使用情況:被調查的400名男性高中學生中,最近6個月性行為發生率為6.25%,其中與異性發生性行為的占1.5%,與同性發生性行為的占4.75%。發生異性性行為時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為50%,這一數據高于2006年對承德市男男性接觸者的調查,可能與近年來普及預防艾滋病知識有關[1]。發生同性性行為時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為31.6%。
3.1 調查顯示,承德市高中男生大多數人對艾滋病預防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認知水平和調查結果基本相似。但是,對艾滋病非傳播途徑和其它防治知識知曉率偏低,如蚊蟲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回答不正確,說明部分學生對艾滋病傳播的具體表現形式不清楚;還有一部分學生對日常生活接觸艾滋病患者仍然存在恐懼心理。提示應加強青少年艾滋病預防知識的宣傳和針對性的教育。
3.2 調查發現,高中生部分學生為雙性戀,在與女性有性關系的同時,又與男性發生同性的性行為。本次調查高中男性性行為發生率與國內其他研究基本一致[2]。發生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率較低,說明中學生安全意識淡薄,提示應進一步在中學以上學校普及艾滋病預防知識,提高其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3.3 承德市艾滋病疫情整體處于低流行態勢,但性傳播已經持續為主要傳播途徑,其中男男性傳播人群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成為新報告病例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見圖1)

表1 高中男生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調查結果

圖1 承德市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例傳播途徑構成比
因此,在男性性接觸人群中開展高危行為干預是遏止艾滋病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的有效措施[3]。
3.4 新增報告的感染者中,青少年感染所占的比例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由2006年首次發現學生感染艾滋病病例到2013年已上升到12例,占發病總數的7.3% (見圖2)。

圖2 承德市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例年齡性別分布圖
4.1 加強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組織領導作用,認真貫徹落實《艾滋病管理條例》,下發相關文件,明確相關部門職責,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開展工作,形成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艾滋病防控的良好局面。市縣(區)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加強對本系統領導干部和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師資的培訓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指導、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中學將艾滋病防治知識納入有關課程,全面推進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衛生主管部門加強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工作,對學校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4.2 建立健全常態式的健康教育機制。其中對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有硬性的規定指標。比如在初中、高中(職業高中)及大中專院校新生入學時即開展性健康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發育過程,男人女人的不同、艾滋病的流行與危害、梅毒等性病的預防。
4.3 開展有關課外公益宣傳活動。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五個一”宣傳活動。即每所學校組建一支預防艾滋病志愿者隊伍,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動員學生積極投身到預防艾滋病的志愿者隊伍中來,定期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和志愿服務活動;為每位學生發放一本預防艾滋病宣傳手冊;開展一次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問卷調查;在學生中開展一次艾滋病相關政策和知識宣講;校園宣傳櫥窗設置一個固定的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欄。
[1]王翠華.承德市男男性接觸者艾滋病感染情況及性行為方式的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2007,17(5):883~884.
[2]陶佩生;孫蘭芳.江蘇省高中生性行為及艾滋病知識態度現狀[J].中國學校衛生,2012,6:48.
[3]王翠華.男男性接觸者艾滋病高危行為干預及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7,17(12):291~292.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5.059
1006-6233(2015)05-08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