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家就
摘 要 辣椒種植要想獲得高收益,除了做好必要的田間管理工作外,不同的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對辣椒種植產量和收益的影響也要引起種植農戶的關注。基于此,通過試驗的方法,研究“艷紅一號”辣椒和“韓國黑葉”辣椒,考察兩種辣椒新型品種在不同的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下,對辣椒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根據分析相關試驗數據,得出單株定植栽培方式,種植密度不超過3 000株的情況下,辣椒的品質和產量會獲得保障,經濟收益也最高。
關鍵詞 辣椒;栽培方式;種植密度;產量;收益;沿海地區
中圖分類號:S641.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2-0-2
不同的辣椒品種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具有地域、氣候等明顯的差異性。在不同的光照、濕度、溫度和土質下,同一辣椒品種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也不一樣。本文探究我區的辣椒種植中的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選取了目前正在當地廣泛種植的“艷紅一號” 辣椒和“韓國黑葉”辣椒作為研究標的,跟蹤試驗,歷時7個月,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對象:以新品種“艷紅一號” 辣椒和“韓國黑葉”辣椒作為研究對象。選取當地兩名有經驗的辣椒種植大戶(李xx和劉xx)進行辣椒種植方式和種植密度的試驗。其中,李姓大戶以種植“艷紅一號”辣椒為主,劉姓大戶以種植“韓國黑葉” 辣椒為主。試驗時間從2014年2月開始,10月結束。試驗選擇大棚種植環境作為試驗平臺。
試驗結果展示,見下圖標1、2所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對辣椒產量的影響分析
通過圖1和圖2的數據演示,可以清晰的發現,不同栽培方式,對辣椒的產量產生的影響。在同樣種植密度和管理的條件下,多株雜植比單株定植和雙株定植產量要明顯高。單株定植的產量較低,但是比較其他種類辣椒的產量(平均500kg/667 m?),明顯要高[1]。
2.2 不同種植密度對辣椒產量的影響分析
比較圖1和圖2,可以清晰的發現,種植密度與辣椒產量之間成正比例關系,種植密度越高,產量就越大。但是種植密度對產量的增加并不是呈現等比例現象,如多株雜植4 500株,比單株定植種植密度要高不少,但是產量增加卻增加不明顯。
2.3 “艷紅一號” 辣椒和“韓國黑葉”辣椒的質量分析
比較兩種辣椒的質量,發現單株定植在種植密度較小的生產環境下,產品的質量較高。以“韓國黑葉”辣椒產品質量,出現一等辣椒品質的比率高達67%,而雙株定植的辣椒品質稍顯不足,出現一等辣椒品質的比率35%,多株雜植的辣椒產量雖然最高,但辣椒品質卻是最差,出現一等辣椒品質的比率只有13%。“艷紅一號”辣椒品質也是出現上述明顯的差別。總體上看,兩種辣椒品種的品質均是出現單株定植品質最高,雙株定植次之,多株雜植最差的現象。
2.4 兩個品種最終經濟效益的對比分析
市場上兩個品種辣椒按照不同的品質,價格基本一致。但是不同品質的價格差距比較大,以6月份廣西北海這兩個辣椒品種的價格為例,高品質的辣椒產品6.2 元/kg,中間品質的辣椒價格4.1 元/kg,最差品質辣椒的價格2.5 元/kg。比較兩個不同品種辣椒的實際收益發現,雖然單株定植的產量低,但因為高品質辣椒數量多,因此,種植收益反而是最高的,而多株雜植的辣椒產量雖然最高,但由于低品質辣椒的數量多,收益最低。但由于這兩種辣椒屬于新品種,質量一般較其他辣椒品質高,因此,不管何種品質的辣椒銷售都是十分火爆。
3 對兩個品種辣椒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的建議
3.1 栽培方式的建議
試驗結果清晰的證明,在大棚辣椒的栽培方式下,采用單株定植的辣椒栽培方式,即減輕了辣椒種子培育費用,又方便了管理,減少了管理中的成本,如澆水、施肥和農藥費用等。但單株栽植需要更精細化的種植技術,辣椒種植戶一般不好實際操作。但從總體上看,采用單株定植這種精細化的栽培方式是未來獲得辣椒生產經營高收益的選擇[2]。尤其是隨著這兩個優質辣椒品種的廣泛種植,辣椒產量會隨著快速增加,原有的稀缺優勢會逐漸喪失,人們對高品質辣椒的追求會成為主流。因此,從栽培方式上,建議還是以單株定植方式為主,如果技術水平達不到,也可以采用雙株定植方式。
3.2 種植密度的建議
試驗中的種植密度數據與現實辣椒種植有些許差距,但不管是大棚種植還是露天種植,本試驗中的相關數據都可以提供種植密度的數據支持。試驗數據顯示,農戶在種植兩種不同的辣椒品種的時候,單株定植的密度可以依據土壤、肥力等適當增加,但最高不要超過3 000株。至于多株雜植,如果農戶實在選擇這一方式來種植辣椒,建議最好適當降低種植密度。這樣可以提高一部分辣椒的品質,增加多株雜植辣椒農戶的經濟收益。
4 結論
農戶要想在辣椒種植中獲得比較高的收益,必須要關注不容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對辣椒種植的影響。要依據自己的辣椒種植場地的特點,合理恰當地選擇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鼓勵支持農戶進行辣椒的單株定植的栽培,但種植密度最好不要超過23 000株/667m?。本試驗在栽培方式和種植密度上的探究,對種植其他種類的辣椒也有一定借鑒作用。希望本文能夠為我國農戶辣椒種植提供一定幫助,推動辣椒產業更快更健康的發展,為人民生活提供更多高質量的辣椒產品。
參考文獻
[1]姜紅,楊紅,韓世玉.貴州辣椒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思考[J].辣椒雜志,2006(10):18-22.
[2]肖莉等.不同栽培方式及種植密度對辣椒產量的影響[J].長江蔬菜,2011(4):31-3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