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蘭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民族中學
小組合作理念下初中高效語文課堂的創新
龔 蘭
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民族中學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迎來了初中新課程標準的今天。但是,面臨嚴重“轉型”的新課程標準,我們在實踐教學當中又不得不轉變教學方法,尋求探索新型的教學手段,以適應新時期的深入學生素質教育發展下的大環境。事實上,“轉型”的重點是在“轉”上,然后才有“型”。所以,難點也在“轉”上。這包括國家政策、社會發展、家庭環境等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型”的形成是上述因素的合力。當然,重中之重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當中。當前,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合作式”課堂教學模式多數處于有形無實之態。人們往往把“分組討論”等形式簡單混同于“合作式教學”,甚至在實踐當中南轅北轍,與既定目標背道而馳。探求真正的“合作式教學”模式是要不斷在教學實踐當中去探索,去總結,筆者也認為使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中體現其實效性成為當務之急。
1.合作探究貶值化。
合作學習是在學生個體無法獨立或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而尋求的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它應立足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然而,許多老師在不顧問題難易程度,不看學生能力如何,不去創設學習氛圍,拈來便用,當成了“包裝”課堂的一種手段,使合作探究貶值。
另外,在一節課中,小組合作探索的次數不應出現太多,有些合作學習的問題沒有質量、難度。有的問題學生一看就懂,或者通過獨立思考完全能自己解決的時候,如果再去小組合作,這樣就會適得其反,時間長了還會使學生對這種學習形式產生厭倦,不利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需要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親自實踐操作,開動自己的大腦,發表自己的見解,反思自己的方法,達成小組共識。小組合作也不是一兩分鐘就可完成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值得質疑。
2.小組討論形式化。
合作探究只是教學中的一種方法,并不是全部。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已有的經驗合理設置合作探究。有的問題很淺顯,答案直白得一眼就能看出來,或者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略加思索就可以得出答案,就不需要合作探究了。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廣益,優勢互補,但如果合作過頻,就會適得其反,且流于形式。小組成員間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和小組合作技能,不具備合作的心向和傾向性,有的小組一看就知是在公開課、研討課時臨時湊合而成,缺乏必要的訓練。
3.探究過程表面化。
小組學習常常成為部分學生的一言堂,也有部分小組為了獲取高分往往由優等生代替學困生完成任務。這樣就造成一部分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掩護下,逃避學習責任。教師關注的是小組,學困生混在小組中感覺很安全,不會挨老師批評了,合作學習成了學困生的避風港,這對學困生是很不利的。優等生霸占話語權。這對學困生非常不利,而且,這樣一來就又變成了一個“微縮課堂”,一人講大家聽,違背了合作學習的本義。
小組合作學習出現的上述問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提高。如何避免或減少上述問題,促進小組成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組織形式是作為教師必須解決的實踐問題。
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化,是教學實踐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統,具有多樣性和可操作性: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當學生將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學習體會、解題方法、電腦作品、手工作品等成果展示在老師面前時,總讓老師們感到驚喜和欣慰。語境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倡導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提高文化意識、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2.優選教學內容。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那么,如何使小組合作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呢?我認為教學內容和確定討論的題目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并深人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在學習棱錐時,讓學生觀察錐體的模型,在有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如何定義棱錐?”。鼓勵每個成員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交流、補充,讓他們自己總結歸納棱錐的定義和性質。
3.及時指導學生。
“小組合作學習”還需要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如出現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有的學生合作不夠友好,有的學生發言時聲音太大影響到了其他組的同學,還有的學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觀點就和別人爭吵等現象。教師就給以具體指導,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相處。在每次小組活動之前,教師必須明確提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要求,讓學生知道要干什么,在明確要求之后才能開始活動,否則就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
4.注重形成性評價。
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不管是在教師觀念、師生關系上,還是在課堂組織形式、教學策略、教學管理上,都為學生科學思維品質的形成搭建了廣闊的舞臺。因此,它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