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天才四川西昌陽光學校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康天才
四川西昌陽光學校
學生要學好英語這門語言,除了需要具備必備的智力水平,還需要具備必要的非智力品質(zhì)。為此教師需要探究如何去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意志力品質(zhì)以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合作、開朗樂觀的性格,最終利用這些非智力品質(zhì)真正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非智力因素;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意志力;性格
如何去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呢?矜矜業(yè)業(yè)地工作,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做好課后輔導,努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水平,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但要真正調(diào)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走得好走的遠,我認為在教學中千萬不能忽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有社會因素,有家庭因素,還有學生自身因素等的影響。這里,我們只探討如何在英語教學上充分發(fā)掘各種教育因素來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這里,我想談談我自己在這方面的幾點感悟。
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指推動他們從事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它對中學生的學習活動起著發(fā)動、調(diào)節(jié)、維持和終止的作用。它還影響著活動的性質(zhì)和水平。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學習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學生已有的學習動機。
1.介紹學科特點,分析學科重要性,激發(fā)學習動機。
中學生在剛進入初中時對英語這一學科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鑒于這種情況,教師有必要在學期初對這一學科做一個統(tǒng)一介紹,幫助學生了解這一學科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重要性,明確學好這一學科的必要,堅定他們學好這一學科的決心,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
2.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作業(yè)給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如果他們的學習活動取得成功,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他就會變得對學習充滿信心,學習動機就會得到強化;相反,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反復遭受失敗,那么學生很容易變得氣餒,從而削弱其學習動機。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評價反饋,充分肯定其優(yōu)點,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對于表現(xiàn)不佳的地方,應該以恰當?shù)姆绞街赋霾蛔悖岢龈倪M措施,保護其學習動機。對于課后作業(yè),教師也應該及時批閱,給出中肯的評定,通過教師的評定幫助學生肯定自身的優(yōu)點,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
3.給予學生物質(zhì)和精神獎勵,作為強化物鞏固學生學習動機。
與小學生相比,中學生不再那么看中物質(zhì)獎勵,他們開始更多地去接受精神上的獎勵。教師可以根據(jù)中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不要吝惜給予學生“Very good!”“You are great!”這樣的評價;在課外,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教師不妨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給與學生適當鼓勵;在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也可以評語對學生加以精神獎勵,這都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此外,在以精神獎勵為主的同時,也不妨偶爾給予學生一些小小的物質(zhì)獎勵,以此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喜愛和關注,從而堅定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
1.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發(fā)展學生興趣。
初中英語教材自身帶有很多有趣的Pairwork和groupwork,這些活動便于學生參與其中,在完成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組織有趣的教學活動,比如,在教學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時,可以讓一些學生在講臺上邊表演動作邊問“What am I doing?”,然后讓其余學生猜測“You are singing/dancing/jumping...”,在猜測的過程中鞏固對已學詞匯的應用,同時也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比如,教師在教學where is my pencilcase?這一單元中表示物體的單詞時,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活動,每個小組的小組成員輪流閱讀單詞(Read the words one by one),看哪一個小組讀得最好。所有這些活動都可以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通過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于操作性強的話題,可以實際組織學生動手操縱,從而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在教學How do you make the banana milk shake?時,有的教師采用了最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一支粉筆、一臺收錄機和一本書就完成了整個教學過程,雖然學生基本還是完成了學習任務,但對目標語言的掌握印象不夠深刻;而有的老師,在上課前,準備了果汁機、香蕉、牛奶、小刀等教具,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手去做一做香蕉奶昔,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最后共同分享香蕉奶昔,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氣氛輕松,學生不僅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對目標語言的掌握更加深刻。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3.重視學習興趣的遷移。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有的同學對英語學習就是不感興趣,由此而導致學習效果差,學習效率低下。遇到這樣的學生,就需要教師更多地與學生進行交流,發(fā)現(xiàn)其真正的興趣愛好,再想辦法進行學習興趣的轉(zhuǎn)移。比如某同學對英語不感興趣,但卻對唱歌情有獨鐘,教師不妨鼓勵該同學學唱英語歌曲,并尋找時機讓該同學展示所學會的英語歌曲,利用老師和學生的掌聲,激發(fā)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成功實現(xiàn)學習興趣的轉(zhuǎn)移。
1.幫助學生樹立宏偉志向,提高意志的自覺性。
對中學生實施理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個人如果缺乏理想,勢必懶懶散散、得過且過,沒有生活目標。一個沒有生活目標,沒有理想信念的人在困難面前必然選擇退縮。教師可根據(jù)對學生的了解,幫助學生樹立合理的志向,并幫助學生分析實現(xiàn)理想所必需付出的努力,進而鼓勵學生戰(zhàn)勝學習中所遇到的任何困難,磨練其意志,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
2.善于決策,提高意志的果斷性。
教師現(xiàn)在的“教”是為了將來的“不教”,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是教育的最終目標之一。在每次完成單元測試或其它階段性測試時,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根據(jù)考試情況進行理性分析和反思,明確自身的長處與不足,果斷作出決策,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這有利于學生在反思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提高,并培養(yǎng)學生具有果斷的意志品質(zhì)。
3.向自己挑戰(zhàn),提高意志自制力。
堅強意志力的體現(xiàn)應當是高度的自制力。依賴于外力的督促才能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這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xiàn)。有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無論是單詞的記憶,還是課文的熟讀,作業(yè)的完成等等都必須依賴于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一旦離開了外力的作用,這些同學就會失去學習的方向。面對學習,他們不知所措,總感覺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最終搞得學習一塌糊涂。這樣的學生在學習這條路上是走不遠的。為此,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必須學會獨立樹立目標,學會向自己挑戰(zhàn),并通過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來達成自己的目標,提高自我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