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巧玲
【摘 要】游戲寓于培智數學教學中,更符合智障學生心理與認識需要,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化靜為動,化難為易。筆者通過多年教學實踐,對培智低年級數學游戲和設計與實施進行了分析,望與各位同仁共同進步。
【關鍵詞】培智數學;游戲;興趣;生活;循環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密邏輯性、廣泛應用性等特點的學科,它要求人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運算能力、表達能力等偏高。對于智障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持續性較短,領悟力、理解能力比較薄弱,如果將游戲寓于培智數學教學中,更符合智障學生心理與認識需要,不僅能夠在激發和培養智障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豐富數學課堂,解決教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實現寓教于樂的效果。現結合我教學實際談培智低年級數學游戲的設計與實施。
一、游戲的選擇
1.游戲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數學性
數學游戲的組織,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確定合適的游戲教學,反映數學內容的本質,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只為游戲而開展的游戲教學,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活動,只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前提,完成課程標準實現數學教學目標,這樣的游戲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游戲的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接近
游戲的設計不僅要與教學內容相吻合,更要與學生已有的認識結構相匹配,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要能讓大多數學生經過認真思考與探索都能解決問題。如果游戲過于簡單,學生輕而易舉就能通過,沒有了游戲時緊張刺激的感覺,學生就會感到游戲索然無味;反之,如果游戲過于繁難,參加游戲的學生認為高不可攀,無法通過,就會產生失望的情緒,對游戲失去信心,那么游戲教學也失去意義。
3.選擇的游戲要循序漸進
在選擇游戲時,一定要熟悉教材并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深入了解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將游戲循序漸進引入教學中。例如:在教“左右的認識”時,我先由“拍皮球”游戲引入左右相關知識,然后再讓學生“聽口令做動作”鞏固左右,最后通過“站一站”、“學跳兔子舞”、“走迷宮”等游戲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實踐中。這節課,每個游戲的設計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學生越學越有興趣,越學越愛學。
4.游戲的教育性和娛樂性有機的統一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因為枯燥,學生的學習就沒有興趣,這是很可怕的現實。所以在游戲的選擇上我們要注意教育性與娛樂性的有機統一,通過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學習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實施的策略
1.興趣激發策略
對智力障礙學生實施游戲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興趣,智障學生由于生理的缺陷,他們的感知覺發展緩慢,語言和思維發展更表現出明顯滯后,所以他們的游戲范圍往往比較狹窄,參與游戲的興趣不高,所以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趣是進行游戲教學的關鍵。①以音樂激發興趣。智障學生大部分都比較喜歡音樂,尤其是唐寶寶,那些節奏簡單、曲調明快的音樂迅速引起學生注意。因此,在每次實施教學之前,可以播放音樂或童謠等,有利于學生進入游戲教學。②用肢體語言激發興趣。用肢體語言來開展游戲活動,也是智力障礙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之一。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手指謠等簡單的肢體語言,吸引不同水平的智力障礙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沒有口頭語言能力的學生,可以只跟著做動作,有口頭言語能力的學生,可以邊做邊唱。
2.生活聯系策略
人們之所以覺得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數學脫離了生活實際。因此,在培智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生活空間,讓學生“學習數學”、“體驗數學”,進而“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只有讓游戲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能感同身受,才便于理解和掌握游戲內容。如在教學“人民幣”后,我把學校附近的榕盛超市“搬到班級”,整個“超市”的布置與實際無異,然后讓一部分學生扮演營業員,一部分扮演顧客,進行購物活動。這樣學生們通過買賣活動的實際交易,很自然地鞏固并運用了人民幣的相關知識,并體會到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的息息相關,使學生懂得數學不白學,學了即可用得上,從而體會到數學強大的應用價值,激發出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反復循環策略
反復循環策略是指增強游戲教學的持續性和變化性。沒有持續,不能收到教學的效果,沒有變化,不能連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樣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反復鞏固以利加強
根據智力障礙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教學的關鍵之處還在于小步子多循環,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所謂的多循環,不僅指活動的內容要多循環,同時也要把活動的內容有機地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如在教學數的認識,我們設計了手指操和手指游戲,可在課前、課中、課后利用手指游戲來調節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放松,同時也可復習鞏固對數的認識。
(2)穩中求變以求新奇
對于智力障礙的學生來說,每掌握一個知識或技能都需要無數次的反復訓練,但如果每次都以同一方式來訓練,久而久之,他們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在實施游戲教學時,要以不同的游戲方式來呈現學習的內容,如教學數的認識與計算,可安排手指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網絡游戲等訓練學生對數的感知和計算能力。
“游戲是兒童的天職”一說已被眾人達成共識,愛玩游戲對智障學生來說,同樣是他們的天然使性!更重要地是智力障礙的學生可通過玩具作為詞匯,以游戲作為語言,他們更愿意打開心靈之窗,自愿進行學習、合作、接受挑戰,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雪芳.游戲教學法在培智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7)
[2]張琦.培智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探討[J].魅力中國,2014(14)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