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彬

學習是學習者的行為,自主學習是有效學習的內在需求。有效的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礎。因此,《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發展學生的有效學習策略規定為英語課程標準的重要目標之一。基于對自主學習和教學策略理論的學習和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制約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的因素,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逐漸重視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但同時要充分體現他們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現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有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關鍵是教師必須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著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作為重點教學目標之一,這樣才能與課程改革的精神相吻合。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下面是一份四年級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問卷調查表(調查時間:2014年5月,調查總人數:368人)。
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100%的學生都非常喜歡“參加英語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培養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去學習、去鉆研。因此,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例如,通過歌曲、歌謠、動作、游戲等創設有趣的情景,激發他們好奇的心理和求知欲,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求索知識。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靜聽、準確模仿的習慣
學英語起始主要依靠模仿。靜聽是前提,模仿是關鍵,因為這直接關系到發音的準確與否。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觀察教師的口型變化,領會發音要領并注意各種句式的升降調、連讀、重音等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模仿習慣,增強語感。
2.大膽開口、積極發言的習慣
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勤講多練,學生的每一次發言都是一次極好的聽說訓練機會。小學生遺忘率比較高,即使以前學過的句子如果一段時間不說不用,學生就會遺忘。另外,積極發言也可以是小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聽課效果。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把講的機會多留給學生,更多的為學生提供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機會。這樣不但活躍了氣氛,而且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就感。
3.重視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和復習習慣是教會學生“會學”的突破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步驟、有計劃、分階段地進行課前預習的輔導,訓練學生逐步掌握基本的預習方法。教師提前布置預習內容,必要時請家長督查簽字。預習的方法有:1、借助詞典查找生詞。2、借助磁帶或光盤模仿單詞的發音和語調。3、將不理解的地方作標記等等。根據遺忘規律,讓學生還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鞏固所學知識,久而久之,習慣便成自然。這對學生的不斷進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有好處。
四、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策略
要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1.在學期初,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英語學習計劃和目標。如:一天安排多少分鐘聽讀英語,一個星期安排多長時間的課外閱讀,一個學期要完成幾本書的閱讀等等。2.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單詞記憶的方法,突破詞匯難關。新課程的特點之一就是詞匯量大,不少單詞拼寫難,不好記,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發音規則,利用單詞的發音來拼讀和記憶單詞。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在教學中,通過質疑問難,可以有效地誘導和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思維活動。這種策略能使學生的思維活躍、開放,增強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而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五、精心設計主體活動過程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通過活動表現的。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發揮更是通過學生參與的主體活動實現的。按照英語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活動可分為:a.呈現活動;b.練習活動;c.交際活動。每一類英語活動都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動是可以交叉進行的。本人在設計這些活動時是這樣考慮的:(1)呈現活動的設計要以舊帶新。(2)練習活動的設計要多層面,讓不同程度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去。(3)交際活動從頭抓起,從意識的培養逐漸過渡到能力的形成。
六、積極關注過程評價
實施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自我檢測學習的發展,學生通過參與評價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信心,從而實現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教師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通常采用“You are quite right!”“You are clever!”“Good!”“Great!”“Well done!” “A good job!”等進行表揚與贊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信,產生成就感。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或不能回答,教師應該常采用“Try it a gain!” “Dont lose your heart. Think it over!”等等用語,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與尊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保持良好的關系。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自主性學習,能夠充分展現學生個性,從根本上發展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自主性學習策略,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實踐、主動深思、主動探索以及主動參與,能夠確保學生全面發展,能夠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