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聰霞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任何學科的內容都可以用更為經濟、富有活力的簡約方法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習者易于掌握。然而,一些老師似乎又走進了新的誤區:過分追求課堂的包羅萬象、滴水不漏和完美無缺,使得我們的語文課堂千頭萬緒、“枝繁葉茂卻不見樹干”。我們應該追求更加簡約有效的課堂。小學英語課堂只有追求更高層次的簡約求實的境界才會讓英語課堂教學更扎實有效。那么如何構建簡約有效的課堂?下面就粗略談談本人對簡約課堂的幾點冷思考。
簡約課堂應該摒棄華而不實的低效,刪繁就簡,返璞歸真。簡約不是簡單,是一種韻味,是凝聚大氣、智慧、深刻的一種無痕境界。在經濟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更應該提倡“簡約高效”,讓課堂理性回歸。構建一種“簡約而不簡單”的課堂,是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的不懈追求!
一、目標要簡潔明了
現在很多的老師教學目標制定不切實際,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有的老師,不切實際,教學目標制定了一大堆,哪個都想做,結果舍本取末,基礎目標都沒有落實,就急于談其它目標。我覺得一節課的目標是實實在在的,可以達成的,是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統一,是不可分裂的。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能力,學習態度等等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應該根據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簡潔明了的目標,逐步落實,慢慢升華。例如在教學《This ?is ?his ?head》這一課,我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了知識目標:(1)能聽、說、認讀單詞:his、head、arm、hand,、leg、foot.(2)能聽懂并熟練地運用句型:This is his….在此基礎上又制訂了能力和情感目標。
二、導入設計應簡約自然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許多老師在設計導入時總是絞盡腦汁,尤其是公開課的時候總想出現一情境,讓學生興致盎然,讓大家耳目一新。事實上,真實的內容卻更能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我覺得應該體現以下幾點導入設計才做到了簡約自然:
1.取材經濟便捷
情景創設的素材選取要抱著“節約有效”的原則,可從身邊的資源入手。比如故事情景導入;生活中我們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就可以變成我們的教學素材;平時自己隨意拍的照片,家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材料都可以拿到課堂上,很多的情景就會在我們面前呈現。與其花很長時間去想天馬行空的情景,不如從我們真實生活入手;與其花很長時間去做 flash,不如將身邊現有的東西利用起來。
2.生活化
課堂是師生交流、互動的一個平臺,它應該是快樂的、平等的、和諧的,應該是真實生活的一個縮影。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努力地尋找語言材料和生活的結合點,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例如:教學服裝就從學生的著裝入手為話題,談論顏色也可從生活中有的顏色教起。不要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容易接受。
3.真實性
真實的情景更能拉近師生的距離。虛擬的情景總讓人感覺假假的,學生的興趣只能停留在表面,沒有進一步內化。而真實的情景更能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如創設到商店買東西的情境:讓一些學生充當顧客,一些充當店主,再輔之以實物,分組活動,現場表演,所有學生積極參與,躍躍欲試。
三、教學活動有所取舍
為了使小學英語課上得精彩,不少教師設計了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課堂上新方法、新花樣層出不窮,教學活動越來越豐富。但是我們如果靜下來,聽聽學生活動后的感受,我們就會發現,有的活動學生真正參與體驗和思考的并不多,學生掌握的語言技能也不扎實。究其原因是教學活動過多、低效。如果活動過多,就會分散學生的精力,學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游戲本身上面, 那么活動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所以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和目標
教學活動應該是有的放矢,是為了某一教學內容,達成某一教學目標而設計的。聽一些老師的課,有時看似簡單的活動,其實暗藏玄機。那是活動的背后凝聚了教師的教學智慧。例如:在教學“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時,如果字節讓學生互問“Whats your name ?”那么活動似乎有達到效果,但如果讓學生給自己取個英文名,再練習句子,學生活動的目的性更強了,效果更佳,這就是不同的教學藝術。
2.活動的安排要適量、適度
一節課的活動不要太多。但形式要有變化。活動與朗讀、書寫或回答問題等訓練方式相結合,做到動后有靜,靜后有動。如我教人體部位的單詞時,就利用一首簡單易懂的體操歌,讓學生邊做體操邊學英語,收到好的效果。
一二三 點點頭 head head 就是頭
二二三 伸伸手 hand hand 就是手
三二三 轉轉臂 arm ?arm ?就是臂
四二三 踢踢腿 leg ?leg ?就是腿
五二三 跺跺腳 foot ?foot ?就是腳
當然千萬不可為了活躍氣氛,制定多個活動,學生過多沉浸在游戲本身中,卻沒有學到真的東西。而且活動多,學生要從上一個活動換到下一個,也要有些準備,尤其是那些靦腆害羞、膽小忸怩或反應相對較慢的同學更無法顧及。
四、巧用教學媒體
在網絡時代的今天,教學資源是越來越豐富。這給我們的教學帶了很大的便利。在公開課上,多媒體課件被運用的淋漓盡致。動聽的聲音,漂亮的圖片,逼真的flash總是能刺激我們的眼球。然而,有意無意中,我們的教材被忽視了,最傳統的教學手段被遺忘了。有的課堂,學生從頭到尾都沒有翻開我們的語文書;沒有用一用錄音機,聽聽最純的原聲磁帶;沒有做一做我們的作業本;沒有讓學生上去寫一寫。只見教師在電腦旁自如點擊鼠標。那么過多過濫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會喧賓奪主,違背了多媒體“輔教”的宗旨。
其實教師應認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讓學生翻開課文大聲讀一讀,打開收音機聽一聽,巧用多媒體。從而讓我們的英語課返璞歸真,體現英語課的簡約美!
五、課堂語言要簡單流暢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如果言簡意賅,簡要流暢,就會讓學生心曠神怡。教師組織教學語言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讓學生聽懂我們的話,學生都聽不懂你講什么,那只叫“對牛彈琴”;其次問題語言要有啟發性,有助于師生間的交流,提高教學效率;再次過渡語言要自然流暢;最后評價語言要扼要坦誠。
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只有追求更高層次的簡約求實的境界才會更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善于將各種知識有機整合,用“心”去澆灌,并用最低的教學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學效益!
(作者單位:泉州市永春縣五里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