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坤萍
(楚雄師范學院,云南 楚雄675000)
民辦幼兒園已成為社會學前教育的主體力量,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龐麗娟在其著作《教師與兒童發展》中也強調: “幼兒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是幼兒早期發展與教育的重要他人”。截止2010 年底,楚雄州有幼兒園200 所,小學附屬學前班719 個,在園(班)幼兒46533 人;民辦幼兒園157 所,在園幼兒17049 人。2010 年,楚雄市有民辦幼兒園59 所,教師380 人,在園幼兒5235 人。2013 年上半年,楚雄市有民辦幼兒園72 所(包括2 所親子園)。在正常招收幼兒的67 所民辦幼兒園中,現有教職工總數為751 人,其中民辦幼兒園教師470 人,在園幼兒8838 人。獲得報酬待遇權是教師基本物質保障的權利,即“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的權利。楚雄是彝族自治州,其民辦幼兒園教師報酬待遇權保障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定的代表性。
調查對象為楚雄州18 所民辦幼兒園的教師,鄉鎮12 所民辦幼兒園的教師。為了使樣本具有代表性,采取以幼兒園班級規模多少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六個班及以上,五個班,四個班和三個班的民辦幼兒園若干所,規模大的幼兒園有分園4 所,規模小的幼兒園一般有3 個年齡班。為了解民辦幼兒園教師權益現狀的相關情況,筆者主要訪談了部分民辦幼兒園的園長及教師。
問卷法:本次調查的時間為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3 月,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68 份,回收率為84.4%。問卷內容為了解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社會保險、在職進修等具體情況,為進一步分析民辦幼兒園教師權益保障問題提供現實依據。
訪談法:訪談楚雄州、市教育局部分相關人員,分析造成楚雄州民辦幼兒園教師權益保障現狀的原因。
1. 性別結構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中,絕大多數為女性,男性教師所占比例為3.6%,民辦幼兒園教師群體性別比例不均衡。
2. 民族結構
接受調查的楚雄市民辦教師中有46 人為少數民族,占調查總人數的27.4%,少數民族教師中以彝族為多數,有26 人,占少數民族教師的56.5. %,占調查總人數的15.5%。
3. 年齡結構
調查表明,75.0%的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年齡在20—29 歲之間,20.2%的民辦幼兒園教師年齡在30—39 歲之間,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絕大多數是30 歲以下的教師。
4. 教齡結構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中新教師比例較高;在新教師中教齡為半年、一年的也占到了很大比重。63.1%的教師教齡為5 年以下,26.8%的教師教齡為5—10 年,10 年以上教齡的教師比例僅為9.5%。
5. 學歷結構
調查表明,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整體學歷以中專和大專為主。初學歷中67.9%的教師是中專學歷;27.4% 的教師是大專學歷;35.1%的教師現在的學歷是中專,大專學歷的教師提高到了55.4%,說明部分民辦幼兒園教師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但是本科學歷所占比例不高,初學歷為本科的占3.6%,現在學歷達到本科的占8.9%。
6. 職稱結構
調查中涉及到評定職稱的幼兒園只有2所。按照小學教師標準評定職稱,楚雄市絕大多數民辦幼兒園教師基本上沒有評定職稱,甚至不知道可以評定職稱。
7. 教師資格證獲取情況
楚雄市大部分民辦幼兒園教師具有教師資格證,具有教師資格證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78%。
綜上,當前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高,性別、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不合理,教師的流動性較大,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較“年輕化”,資深教師比例過低,跨專業教師大量存在,這種教師結構對民辦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影響很大。
調查顯示,有69.4%的民辦教師表明自己寒暑假沒有帶薪休假。即使發放工資也是數目很少,象征意義的工資,在訪談中某教師提及寒暑假工資,其所在幼兒園每月發放標準是150 元/月,也就是說寒暑假,兩個假期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僅有450 元,單個假期工資收入不到250 元。許多民辦幼兒園假期開設留園班,教師輪流帶班,帶班工資也是各園各不相同,帶班的教師能夠領到假期的帶班工資,沒有帶班的教師假期則沒有任何工資。以S 幼兒園為例,其教師帶班工資為70 元/天,一個教師負責一個幼兒班。
通過前期的走訪和訪談,筆者了解到楚雄州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資總體水平存在著兩種情況:
1. 教師的工資由基本工資(基數)、獎勵性津貼和超額獎金構成。但是不同民辦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別。獎勵性津貼是指安全教學獎,如果一月中沒有出現任何幼兒安全事故就可以領到相應的獎金。教師工資會隨著幼兒人數的多少和所在幼兒園的工齡有所增加。
2. 教師的工資由基本工資和超額獎金構成。即把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和工資掛鉤,其工資細化到教師出現哪些行為扣去相應的金額。教師工資也會隨著幼兒人數的多少和所在幼兒園的工齡有所增加。教師的扣款緣由包括教學中是否使用普通話,手機,遲到等,扣款金額5—100 元不等。
以上兩種情況所提及的工齡是指民辦幼兒園教師固定從教于某所民辦幼兒園的時間,這兩種工資標準均說明了楚雄市民辦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師資競爭,這種競爭在鄉鎮幼兒園不明顯,在城區幼兒園則較為突出。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對自己所享有的工資待遇不滿意教師比例為54.8%,有89.9%的民辦幼兒園教師認為自己的工資待遇與楚雄市公務員存在差距,其中有54.8%的民辦幼兒園教師認為這種差距很大。
13.6%的民辦教師認為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所給予教師的福利待遇幼兒園沒有完全滿足;59.2%的民辦教師認為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和其他職業相比較,幼兒教師的報酬待遇較差;18.4%的民辦幼兒園教師認為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和其他同類幼兒園相比較,本園教師的報酬待遇較差;有8.8%的民辦教師認為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加班較多、社會地位低。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偏低。問卷調查的所有民辦幼兒園教師每月工資收入低于3000 元,其中絕大多數教師工資水平在1000—1500 元之間,有95.8% 的民辦幼兒園教師每月工資收入低于2000 元,73.2%的民辦幼兒園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在1500 元以下,這樣的工資收入水平與公立幼兒園之間相差很大。
訪談中多數民辦幼兒園為了能夠穩定教師隊伍,工資構成方面也體現工齡,但是金額較少一般為平均每月增加10—100 元不等,而且有工資上限,在規定年限滿了之后才能體現工齡差別。在工作中取得成果能夠及時得到相應獎勵的比例為35.7%,工作取得成果而沒有任何獎勵的比例為31.5%,偶爾能拿到獎勵的比例為32.7%,楚雄市民辦幼兒園的工作成果獎勵機制普遍不利于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獎勵機制本身也存在較大的變數。以C 幼兒園為例,幼兒園內部課賽設立三個獎項,課賽的獎金為一等獎50 元,二等獎40 元,三等獎30 元。
訪談中,很多教師表示她們的試用期多在三個月以上,有的甚至超過半年,嚴重違反了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在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兩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1]而且試用期間教師的工資待遇普遍較低,都在1000 元以下,例如:L 幼兒園教師試用期限為三個月,試用期間教師工資為700 元/月;C 幼兒園教師試用期限為四個月,試用期間教師工資為800 元/月。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章第十五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的工資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民辦幼兒園教師試用期間的工資待遇情況明顯與我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不相符,民辦幼兒園教師試用期間不能參與幼兒園評優、課賽、不具有外出培訓資格,不享受幼兒園相關的待遇,因此,民辦幼兒園教師試用期間的權益受到嚴重侵害。
通過走訪和訪談發現,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普遍的教師配班模式是:小班配2 名教師,中、大班配1 名教師,沒有配班保育員。
調查表明,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每天工作時間普遍較長,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 小時的民辦教師比例為76.8%。訪談中,部分民辦幼兒園教師表示,除了正常的工作時間外,平時很多時間要用來寫教案,制作教具,寫總結等。84.5%的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有過加班經歷,“基本可以”按時、足額拿到加班費的教師比例為44.1%;“偶爾可以”按時、足額拿到加班費的教師比例為16.4%; “不能拿到”加班費的教師比例為39.5%。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為教師繳納社會保險的比例為45.8%;不清楚是否繳納的比例為22.2%;32.1% 的教師沒有繳納任何社會保險。
訪談中,多數為教師購買社會保險的民辦幼兒園一般是教師在其幼兒園工作達到規定的年限以后才為教師購買相應的社會保險,民辦幼兒園管理者認為之所以這樣規定是考慮到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動性大及幼兒園的資金問題。許多民辦學校教師不清楚社會保險的種類,也不知道購買社會保險是所在幼兒園的法定義務。[2](P260)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比例為6.0%;沒有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比例高達66.9%;不清楚有沒有繳納的比例為27.1%,民辦幼兒園教師享有住房待遇的情況偏差。
訪談中,有些民辦幼兒園教師甚至不知道住房公積金是什么,認為繳納不繳納都沒有什么關系,只要提高工資就可以了。甚至對其所在民辦幼兒園沒有為其繳納公積金表示理解。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女教師特有權利不能得到保護,訪談中,只有1 所民辦幼兒園的教師表示“三期”(指孕期、產期、哺乳期)可以領到幼兒園的工資照顧,前提是“三期”后繼續在該幼兒園任教,產假為一個月,晚婚晚育的產假時間為一個半月,每月能領到幼兒園的照顧工資200—300 元,帶薪產假時間在三個月以下。
絕大多數民辦幼兒園實行的是教師產假期間沒有任何的工資待遇,產假時間為教師自己安排,產假過后可以回原幼兒園也可以自由安排,也就是說女教師產期即離崗,真正意義上的“來去自由”,民辦幼兒園女教師特有權利難以得到保障。接受訪談的民辦幼兒園園長也表示,比較傾向于錄用中專畢業生和30 歲左右的教師,中專生年輕,干勁足,而且不會馬上面臨結婚、生育等問題,對工作不會太過挑剔;30 歲左右的教師一般是已婚已生育的女性,家庭較穩固,想法較少,能夠安心工作。從中可以看出,部分民辦幼兒園園長也在有意避開面臨女教師的“三期”問題。
1. 沒有充分享有帶薪休寒暑假的權利
有69.4%的民辦教師表明自己寒暑假沒有帶薪休假。即使發放工資也是數目很少,僅是象征意義的工資。部分民辦幼兒園教師寒暑假不能正常休息,必須輪流負責留園班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
2. 存在未按時和不足額發放工資的情況
有23.8%的民辦幼兒園教師表示所在幼兒園有過“未按時發放工資”的情況;有18.8%的民辦幼兒園教師表示所在幼兒園有過“未足額發放工資”的情況。
3. 對工資待遇的滿意度低
54.8%的民辦幼兒園教師明確表示對所享有的工資待遇“不滿意”。多數民辦幼兒園教師(59.2%)認為與其他職業相比,幼兒教師的報酬待遇較差,有89.9%的民辦幼兒園教師認為自己的工資待遇與楚雄市公務員的待遇相較存在差距。
4. 工資待遇不穩定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所設定的超額額度和計算金額不同,使得教師工作存在較大的變數。同時,民辦幼兒園之間的競爭較大,生源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收入。民辦幼兒園制定的工資發放數目由舉辦者制定,舉辦者自身因素也會影響到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
5. 工資收入水平偏低
問卷調查的所有民辦幼兒園教師每月工資收入絕大多數 (65.5%)教師工資水平在1000—1500 元之間。有95.8% 的民辦幼兒園教師每月工資收入低于2000 元;73.2%的民辦幼兒園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在1500 元以下;民辦幼兒園教師月工資超過2500 元的比例僅為1.8%。這里的“工資”是教師每月領到的實際金額,民辦幼兒園教師領取的工資是沒有扣除公積金,保險費(部分幼兒園繳納)的工資數目,在同等對比基礎上,公立幼兒園教師的收入遠遠高于民辦幼兒園教師的月工資收入水平。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普遍實行工齡工資制度,但工齡工資差距不大。以SY 為例,在其幼兒園工作滿一年的教師(試用期除外),平均每月增加10 元;滿兩年的教師,平均每月增加20 元,以此類推疊加遞增,最高工齡工資上限為500 元。
6. 工作強度大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每天工作時間普遍較長,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 小時的民辦教師比例為76.8%。訪談中,部分民辦幼兒園教師表示,除了正常的工作時間外,平時很多時間要用來寫教案,制作教具,寫總結等。84.5%的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有過加班經歷,“不能拿到”加班費的教師比例為39.5%。通過走訪和訪談發現,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普遍的教師配班模式是:小班配2 名教師,中、大班配1名教師,沒有配班保育員。多數民辦幼兒園教師既要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值午睡,也要負責幼兒進餐、盥洗和衛生清潔等工作,工作強度大。
7. 社會保險和公積金保障體制不健全
首先,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沒有充分享有相應的社會保險保障。調查顯示,不清楚是否繳納社會保險的教師比例為22.2%,而32.1%的民辦幼兒園教師沒有繳納任何社會保險。訪談中,多數為教師購買社會保險的民辦幼兒園一般是教師在其幼兒園工作達到規定的年限以后才給教師購買相應的社會保險。民辦幼兒園管理者認為之所以這樣規定是考慮到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動性大及幼兒園的資金問題。
其次,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公積金保障體制不健全。民辦幼兒園教師普遍沒有繳納公積金,不能享有國家的住房補貼。楚雄市民辦幼兒園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比例為6.0%。訪談中,民辦幼兒園教師對于公積金的關注度很低。
8. 試用期的低待遇
楚雄市民辦幼兒園教師試用期相對較長,一般都在三個月以上,試用期工資普遍較低,工資收入不足1000 元。訪談中,很多教師表示她們的試用期多在三個月以上,有的甚至超過半年,嚴重違反了我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9. 女教師特有權利得不到保護
絕大多數民辦幼兒園實行的是教師產假期間沒有任何工資待遇政策。部分民辦幼兒園園長也有意避開女教師的“三期”問題。
1. 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
第一,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根據國家和省級的文件規劃,合理調整民辦幼兒園布局,為了優化教育資源,促使一些資金投入少、生源不足、辦園條件和師資力量弱的小規模民辦幼兒園合并或聯合,實行民辦幼兒園園長負責制,并對民辦幼兒園園長進行統一管理,確實保證幼教質量。
第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在審批開辦幼兒園時,應規劃民辦幼兒園的布局,合理保障民辦幼兒園的教育服務半徑,避免出現多園比鄰的狀況,因為多園比鄰容易造成園所之間為了爭搶生源的惡性競爭,縮小民辦幼兒園生存的外在空間,增加民辦幼兒園教師工作的壓力,不利于民辦幼兒園的生存和發展。
第三,制定最低工資標準。按照2013 年4月27 日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出《關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予以實施,按標準要求楚雄市的月工資標準是1130 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是10 元。建議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保障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第四,加強政府扶持力度。政府應給以民辦幼兒園一些優惠政策和相應補貼,減免民辦幼兒園的園舍租金,對民辦幼兒園實施核定編制、合理劃分等級等方式調動民辦幼兒園的辦園積極性,提高民辦幼兒園的教育質量。特別是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要求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通過購買服務、以獎代補、減免租金、安排公辦教師到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任教支教等方式予以扶持。地方政府部門應該采取措施保障政策的貫徹落實。
2. 嘗試民辦幼兒園內部改革
構建民辦園長權利約束機制。我國《教育法》規定教師可以通過教職工大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等形式“參與民主管理與監督”,但是這種“自下而上”的參與民主管理的方式從管理學角度出發,不可能成功地發揮作用。而且從民法角度來看,由于民辦幼兒園教師不是民辦幼兒園的產權所有人,民辦幼兒園園長不需向教職工大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等負責,而且很多民辦幼兒園根本就沒有以上的參與幼兒園民主管理的中介機構。因此,對于民辦幼兒園的園長權利而言沒有任何的內部約束性。因此構建未來園長權力監督機制,更應創設一種“中介性監督機構”來監督園長。例如:幼兒園董事會,其成員可由教育主管部門人員、社會知名人士、民辦幼兒園教師、幼兒家長代表和園長共同構成。這種“中介性監督機構”能夠對幼兒園重大決策進行決定,并且監督園長的管理活動。
3. 提高民辦幼兒園舉辦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識
調查表明,部分民辦幼兒園園長對教師權益認識不清,保障不到位,法律意識淡薄是制約民辦幼兒園教師權益的重要原因。教育主管部門應開展對民辦幼兒園園長的針對性培訓,提高民辦幼兒園舉辦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識,結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法規保障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合法權益。積極幫助民辦幼兒園舉辦者和管理者認識教師權益保障的有利性,從民辦幼兒園可持續發展來看,保障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合法權益,能夠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教師的主體意識,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民辦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第一,建立健全民辦幼兒園宣傳制度,應主動向教師和家長宣傳與幼兒教育相關的國家法律政策,提高自身法律意識的同時,提高教師和家長的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第二,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基于目前民辦幼兒園教師權益的追求處于最基本的生存階段,民辦幼兒園要通過提高教師福利待遇,降低師幼比例、較少教師工作時間等具體措施,提高民辦幼兒園教師職業聲望,穩定教師隊伍。同時,為教師專業發展預留專門的發展資金,通過提供充足的培訓機會、提供培訓保障,鼓勵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等提高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形成教育效益,最終實現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 民辦幼兒園教師應積極提高自身職業素養
民辦幼兒園教師報酬待遇權保障現狀的統計檢驗中表明:學歷水平和是否具有教師資格證對教師的權益保障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民辦幼兒園教師要轉變觀念,提高職業認識,自覺提高自身的學歷水平,這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職業發展的需要。我國實施的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對于不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民辦幼兒園教師來說,是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屬于違法執教,所以,民辦幼兒園教師應該積極獲取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保障自身從事教育的合法性。
[1]王季云,余秀言. 廣州市民辦幼兒園教師合法權益現狀的調查報告[J]. 教育導刊,2010,(7).
[2] 袁振國. 中國民辦教育政策分析[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