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紅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新階段,越來越多的學校和企業關注尋求適當的合作形式,促進合作機制健全穩定。實踐表明,“校企雙贏”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1]
“校企雙贏”指學校和企業通過合作,共同獲得各自利益的過程和目的。如學校可以提高就業率、師資水平及專業學科建設;企業可以找到合格的畢業生、提高職工業務水平等。[2]“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過程的總和。
“校企雙贏”人才培養模式是在企業和學校之間搭建一座平臺,共同尋求合作共贏的利益切入點,以保證合作的長久性和穩固性。目前有“訂單班”、工學交替、產學研一體化、雙證書制等諸多形式。采用哪種方式要根據合作雙方具體情況來確定。[1]
在大量專業調研的基礎上,筆者了解到,近年來湖北省交通建設工程項目呈集中擴大態勢,路橋企業急需大批工地檢測實驗人員。經多次考察協商,我校采取了與湖北長江路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設公路工程檢測專業“訂單班”的形式進行合作。該公司是湖北交投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控股的國有道路工程專業施工企業,擁有公路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及路面、路基、橋梁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等多種專業資質。公司在瀝青砼高等級公路建設和特大橋鋼箱梁橋面鋪裝施工領域躍居全國路橋企業前列,是湖北省路橋施工企業中的“龍頭”型骨干企業之一。
2013 年該公司在學院招收了一批應屆畢業生,經實踐檢驗感覺素質不錯,但知識體系與應用技能較為寬泛,要通過進一步培訓才能滿足公司的要求。為此,公司對合作開辦“訂單班”非常積極,希望以此解決其聘用人員的入職培訓和在職員工培訓問題,學院也意圖通過此舉解決畢業生頂崗實習及就業等問題。雙方達成積極共識:通過“訂單班”實現合作雙贏。
一是直接訂單。由學校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與企業直接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培育人才。按時間分為學前、學中和畢業季。二是間接訂單。學校不與企業簽訂協議,只是與勞務派遣公司和勞務中介簽訂協議,由中介根據企業的用工要求,由學校對學生進行教學或短期培訓,再將畢業生派遣到用工企業。應湖北長江路橋公司要求,我們采用直接訂單形式,并且是畢業季“訂單班”,選擇三年級即將進入頂崗實習階段的學生,由公司根據他們的學習表現及面試結果,實行統一的崗前專項強化培訓,然后到企業上崗。并以此作為切入點,計劃后續開設其他形式的“訂單班”,開展企業實習基地的建設。
1.簽訂協議,招錄學員。本著“相互需要,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互相參與”的原則,我校與湖北路橋有限公司簽訂了公路工程檢測專業“訂單班”合作協議:在道橋專業三年級中選拔學生進行公路工程檢測項目強化培訓。學校充分宣傳“訂單班”內容和相關規定,企業與學校、學生分別簽訂協議,讓其充分了解企業基本情況以及上崗后的薪資待遇,同時通過自愿報名、筆試、面試、綜合測評等形式最終確定30 名“訂單班”學員。
2.訂單實踐與改革。根據畢業季“訂單班”性質,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路橋工程檢測項目技能性的強化上。在實際工程中,公路工程質量檢測共有四十多個檢測項目,考慮到工地急需頂崗人員,培訓時間不宜過長,經雙方充分討論選擇后,項目縮減到二十八個,其余在工地現場進行培訓。“訂單班”授課方式由企業教師為主講述指導,專業教師、實訓室人員進行實驗配合和班級管理。授課場地以學院實訓中心為主,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方式。學時根據實驗項目靈活配置。針對部分項目當學院實訓條件有限時,及時按企業要求予以補充。部分檢測樣品直接從工地調配,使實驗更具有真實性。教學時邊講邊做,以充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許多同學反映,較之平時上課,學得生動、主動,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耐心細致、協作配合等綜合素質得到具體鍛煉。與此同時,學生完成了入職培訓、崗前訓練等過程,為順利進入頂崗實習環節打下基礎。
3.崗前考核,[4]崗后關注。學生在“訂單班”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后進行結業考核,企業按學生各方面表現進行綜合評價,不唯分數,擇優選拔。首批“訂單班”學生順利分配到工地各項目的試驗檢測部門,從事檢測試驗工作。教學流程上相當于直接進入頂崗實習階段,此時企業繼續配備相應的現場指導老師,進一步培養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實現由在校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變,為順利就業奠定了良好基礎。由于“訂單班”學生在企業是處于頂崗實習階段,因此,上崗后學院仍繼續進行必要的關注,通過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跟蹤管理和回訪企業的方式加強監測,保證信息的暢通。目前企業已對該班學員做出了表現優良的評價,并計劃按協議簽訂聘用合同。
4.合作發展,走向深入。通過對“訂單班”學生的回訪,我們了解到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收獲和體會;對當前教學模式改革以及在企業頂崗過程中的意見和建議;企業對該批學員與普通畢業生的評價的異同點和希望等。雙方計劃在企業建設實訓基地,共同開設不同形式的“訂單班”,進一步完善合作,實行深入的全面合作。
1.遵守合同,執行文件。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文件,包括學校與企業、學校與學生、企業與學生之間的協議書,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在事中嚴格執行,相互協調與制約
2.充分準備,完善課程設置。目前,畢業季“訂單班”的教學內容根據生產要求,強化和補充了學生現有知識和技能。但該班開設時間有限,新技術、新工藝內容不足。今后教師應通過與企業人員合作,編寫一批體現工學結合特色的校本教材,提前在正常教學階段講授。
3.相互交流,溝通融合。“訂單班”教師隊伍由企業人員和現有教師組成,大家共同教學,取長補短,通過合作培訓形成知識技能型教學團隊。
4.專職協調與兼職管理并進。“訂單班”除了配備專門的班主任和教學負責人,有關部門還做好聯系協調工作,各方面管理及時跟進。如檢測實驗課程有備料、教學、訓練等過程,普通的2 學時授課方式不能適應,教學部門及時調整方案,按4 學時連排,講課、實驗、練習交替進行,效果很好。
5.思想工作和管理措施同步。由于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特殊性,“訂單班”學生初到企業頂崗,容易受到工作環境、待遇的影響,產生不穩定心理。此時校企雙方要及時溝通,通力配合,共同做好思想工作,并對具體問題及時處理,有效地保證了合作的穩定性。
通過成功與長江路橋有限公司開設畢業季“訂單班”,我們總結出“合作雙贏”的優勢。
1.學校通過訂單培養解決了諸多問題。首先,使教學內容和形式與企業需求同步,學生出校門即能很快頂崗就業。其次,增強了教師的實踐技能,有利于培養“雙師型”教學隊伍。更關鍵的是解決了困擾學校學生實習以及就業的難題,實現了人才出口的暢通,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企業通過融入“訂單班”教學,能培養出滿足企業要求的急需人才,同時節約了學生入職培訓的成本,縮短了其進入企業的磨合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3.學生參加“訂單班”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其就業需求。由于深知所學內容來源于工作需求,學習目的會更明確,學習動力更強烈,學習效果較普通班學生更好。[7]
4.開設畢業季“訂單班”可在假期,利用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和企業先進生產技術和設 施。走出目前學院人才培養中實訓、實習設備不足,師資不強的窘境。讓學生在學校和企業兩種環境下學習,有效提高其崗位職業性和責任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5.以“訂單班”合作為契機,學院和企業達成更廣泛的合作意向,促進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和生產服務、職工教育培訓等多方面合作,能充分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
總之,“訂單班”突破了學校到企業尋求實習場所,企業到學校面試學生的淺層合作限制,使企業和學校資源合理整合,重新配置,實現利益最大化,是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綜上所述,“校企雙贏”理念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們合作發展的有效途徑。只有政府、學校、企業和學生多方通力合作,各司其職,才能使校企合作突破瓶頸,走向順利發展的康莊大道。
[1]蔣玲.基于校企合作公路工程類高級能人才模式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16-18.
[2]田申,李艷雙.工學結合中實現校企雙贏的方法和途徑研究[J].高教論壇,2013,02:222-223.
[3]杜慶.職業院校工學結合實現校企雙贏的基本策略研究[J].考試研究,2015,1:69-70.
[4]孫珺,袁以明.面向校企雙贏的實戰型機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2013,9:350-354.
[5]王桂英.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校企雙贏的方法和途徑探析[J].才智,2012,8:270-271.
[6]王衛霞.高職教育校企合作雙贏機制構建探索[J].職教通訊,2014,2:5-7.
[7]劉麗娜.高職校企合作“訂單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11:175-176.
[8]王中林,李建新.基于“訂單班”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J].職業教育研究,2008,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