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鋒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30 份,回收418 份,有效問卷391 份,有效回收率93.5%。調查對象涉及四所高職校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其中大一學生占比51%,大二學生占比48%,大三學生占比1%(三年級學生調查期間大多走上就業(yè)實習崗位,參與較少,故不做分析依據)。女生占66%,男生占34%,比較符合四所高職校學生性別比例的現狀。
49%的學生選擇主動“認同,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3%的學生“認同,不知道如何踐行”。對“認同,不知道如何踐行”這一問題,女生(38%)比男生(29%)、一年級學生(36%)比二年級學生(23%)的困惑更為明顯。
1.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了解程度。調查顯示,64%的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聽說過,但說不清楚”,26%的學生選擇“知道,能準確復述”,女生(61%)相比男生(45%)更多是“聽說過,但說不清楚”。
2.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渠道。52%的學生選擇了“課堂”,35%的學生選擇了“互聯網”,19%的學生選擇了“新聞媒體”,6%的學生選擇了“戶外廣告”和“有關會議”。
3.學生認為最需要培育的是個人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調查顯示,對“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哪項最需要著重培育”,47%的學生選擇了“誠信”,33%的學生選擇了“敬業(yè)”,16%的學生選擇了“愛國”,7%的學生選擇了“友善”。男生和女生相比則有明顯的區(qū)別,男生首選“愛國”,女生首選“誠信”;一年級和二年級相比,除一致首選“誠信”外,其次的選擇是前者更多選擇了“敬業(yè)”,后者更多選擇了“愛國”。
1.最需改進的問題。對“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最需改進的問題”,41%的學生選擇了“實施的方法和途徑”,25%的學生選擇了“宣傳動員”,24%的學生選擇了“活動設計要提高針對性”,13%的學生選擇了加強領導,2%的學生選擇了說不清楚。女生(35%)比男生(23%)更看重“實施的方法途徑”,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都同樣注重“實施的方法和途徑”。
2.需要進一步細化要求。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有必要進一步細化要求”這項調查中,76%的學生選擇了“需要,還不夠明確”,不管是男生(72%)女生(81%),一年級(81%)二年級(74%)都一致選擇了這一項。
3.最有效的宣傳方式。調查顯示,50%的學生選擇了基于互聯網的新媒體。(31%的學生選擇了“互聯網”、19%的學生選擇了“微信、微博等新媒體”,32%的學生選擇了“課堂教學”,25%的學生選擇了“電視或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10%的學生選擇了“宣傳櫥窗、標語橫幅”)女生(總共38%)、一年級的學生(總共41%)選擇了“互聯網”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
4.有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重要的問題。調查顯示,63%的學生選擇了“科學合理規(guī)劃,長遠目標與階段性要求結合”,25%的學生選擇了“貼近大學生學習生活,符合心理需求,有效設計活動”,10%的學生選擇了“區(qū)分不同群體,分類指導,提高針對性”,6%的學生選擇了“大力宣傳:進課堂、進網絡,進公寓、進社團”,1%的學生選擇了“其他”。男生、女生,一年級學生、二年級學生都顯示了同樣的結果。
5.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調查顯示,41%的學生選擇“廣泛開展各種道德實踐活動”,26%的學生選擇“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傳播社會主流價值引領文明風尚”,18%的學生選擇要突出開展以“敬業(yè)”為核心內容的禮儀教育活動,15%的學生選擇“大力開展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活動”,9%的學生選擇“組織深化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體現大家對開展各種實踐活動的渴求,比較關注開展以“敬業(yè)”為核心內容的禮儀教育活動。
1.學生一致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卻不知道如何踐行,仍有相當數量的同學還不能準確復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所以學校應持續(xù)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引導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不同年級、男女學生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踐行有較大差別。要提高培育和踐行的效果,就要針對這些群體體現出來差別以及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引導。
3.要有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科學合理規(guī)劃,將長遠目標與階段性要求相結合,深化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要貼近大學生學習生活,符合心理需求,有效設計活動。
1.進一步明確要求,具體化推進。一是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體現長遠性目標和階段性要求的結合,具體細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舉措。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學校年度工作部署和考核評價,形成學校、二級學院和班級層層推進的局面。二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有關課程標準,將要求具體化并有機滲透教學過程,構建從課堂到課外、從思想政治課到專業(yè)課有效銜接、持續(xù)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體系。
2.改進宣傳方式,全面融入學生學習生活。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為此,一定要在增強認知認同上下功夫,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和手段。
首先,強化常態(tài)、直觀、形象的宣傳。著力以更加直觀、形象、生活化、便捷化的宣傳方式促進內化。緊緊圍繞核心價值觀,制作系列公益廣告,以漫畫、微電影等形式宣傳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堅持校園廣播站、宣傳櫥窗、條幅、網絡等傳統(tǒng)媒體及課堂、課外聯動,讓核心價值觀在校園內學生出入的主要場所和路段的宣傳載體上隨處可見,形成全面直觀持續(xù)傳播的態(tài)勢,不斷擴大學生的認知認同,推動入腦入心,營造良好輿論環(huán)境。
其次,注重發(fā)揮新媒體作用,重點打造微媒體發(fā)布平臺。微信、微博等已成為當下大學生喜聞樂見、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要研究“微”媒體、移動媒體的傳播規(guī)律,善于運用新媒體傳播核心價值觀,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樂于接受、樂于傳播,增強感染力,引導大家從傳播做起,從微善做起。
3.著力打造“知行合一”的實踐載體,突出實踐養(yǎng)成。一是 推進主題實踐活動。大力開展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到農村、基層去體驗百姓生活,感知百姓所想,觸摸社會溫度,培養(yǎng)其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大力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和學雷鋒活動,并推動其常態(tài)化,讓學生在志愿服務中感受價值、踐行價值、實現價值。二是推進禮儀教育。把禮儀教育作為新生入學第一課,以引導大學生從日常禮儀起步,感知并踐行核心價值觀。適時組織開展“禮儀風采大賽”,形成重禮儀、守禮儀的良好風氣,倡導文明風尚,強化誠信自律。
[1]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
[2013][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118674689.htm.
[2]賈鳳姿.用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大學生[N].人民日報,2014-01-06.
[3]薛進文.高校要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中國高等教育,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