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義,龐玉娟,許 穎,劉向欣,蒲景環,高競生,康向輝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開灤總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個性化實習教學法在臨床實施的特點
張景義,龐玉娟,許 穎,劉向欣,蒲景環,高競生,康向輝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開灤總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傳統的帶教模式不利于培養醫學生學習積極性,個性化實習教學法從滿足醫學生自身興趣和未來職業要求出發,充分發展個性,激發個體潛能,有利于實用型人才培養;同時提升了帶教教師素質,達到臨床教學效果最優化,值得在臨床教學中推廣。
個性化實習教學法;臨床教學;個性發展
新技術、新方法、新觀點、新設備以及疾病譜系的不斷更新,需要大批高素質實用型臨床醫生。如何打造“優質精品”已成為現代醫學教育必須探討的課題之一。我院內科教研室創建的個性化實習教學法,從滿足醫學生自身興趣和未來職業要求出發,充分發展學生個性,激發其潛能,以達到臨床教學效果最優化,有利于實用型人才培養[1]。
選擇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實習生,按照學號奇、偶數分為實驗組(采用個性化實習教學法)和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兩組學生在校期間基礎課和臨床理論課考試成績、性別比例無顯著性差異。進入科室前,針對實驗組學生做關于個人興趣、畢業去向、學習目的的問卷調查。由學生自主選擇實習科室,或由教師向學生推薦院內重點建設科室或需求量大的專業科室。根據調查結果擬定實習輪轉表,各科制定實習教案。每季度召開一次實習生座談會,根據學生提出的新需求,適當調整輪轉科室。在實習的第二學期,安排兩個月的時間,讓學生在內、外、兒、婦或醫技科室中自主選擇1~2個專業科室,進行針對性、強化性實習。這期間對學生嚴格要求,為保證實習效果,實習結束時進行各科出科考試。考試成績由3部分構成:平時成績、理論考試成績、技能操作成績。考核合格者方可結束實習。同時,學生對帶教教師專業水平、帶教方法等進行評價。通過綜合考核、師生互評方式,促進帶教質量的提高。
傳統教學法是統一教學計劃、統一學制、統一管理、整齊劃一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教學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成為被動的聽講者,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率低下[2]。加之當前醫療環境中病人多、糾紛多,帶教教師不敢做到放手、放眼,致使學生實踐機會減少、動手能力差、知識掌握不牢固,越來越多的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和動力,阻礙了其個性發展。個性化實習教學法考慮到個體差異,尊重人的個性,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滿足學生未來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制定個性化的帶教方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臨床問題激發學生動機,引導其把握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常應用于理論教學、臨床見習和實習教學中[3]。但PBL教學法并不是所有學科都適用,應選擇與基礎知識聯系密切、具有推理性的臨床實際問題[4]。PBL教學法與個性化實習教學法均以激發學生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為目的。前者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來源是臨床問題,但如果學生本身對該學科不感興趣,就很難發現問題,教師引導產生的問題未必適用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要,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不能被調動起來;后者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來源是自身興趣、職業需求,學生會主動思考問題、努力尋求問題答案,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個性化實習教學法在保留其他教學法優勢的同時,體現出以下特色和創新:(1)尊重人的個性,突出醫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變被動學為主動學;(2)考慮個人理想和崗位需求,教學內容個性化;(3)給醫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根據個人志向、愛好和職業要求選擇專業科室,培養醫學生的就業競爭力;(4)注重實踐,體現學以致用;(5)更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6)設計構建開放、交叉的彈性教學環節來促進人才培養模式、醫學生個性品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結果表明,采用個性化實習教學法培養的學生,與采用傳統教學法培養的學生相比,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創新意識,運用知識更加靈活,達到了該教學法的預期效果。
個性化實習教學法是一種獨創的臨床教學法,之前沒有相同模式可以借鑒,所以在實施中遇到過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和困難。比如,學生實習初期不敢問診,不敢動手操作,害怕因自己的疏忽而耽誤病人診治。為克服這些弱點,帶教教師總是非常認真、清晰、反復地示范每一個動作細節,一方面對學生進行鼓勵,另一方面還以真誠獲得病人及其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學生慢慢進入狀態,最終在實踐中鍛煉了各種能力。又如,首次采用師生互評考評方式,開始學生怕給帶教教師提意見后影響自己的考評成績,而不敢提意見。為此,我們改進了教學效果評價指標和激勵機制,先后將討論會上學生發言的主動性、表達能力及所提問題的影響度列入考核內容;同時在實習結束前以不記名形式做問卷調查,讓帶教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進一步完善各教學環節。
個性化實習教學法既注重學習方法的實用性、合理性,又關注學習方向。該教學法實施的主要目的和創新點在于滿足醫學生自身興趣和未來職業需要,充分發展個性,激發個體潛能,達到臨床教學效果最優化。該教學法獨特、新穎、實用、易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值得在臨床教學中推廣。
[1]張景義,劉向欣,李瑞芬,等.個性化教學理念在臨床教學醫院的實施[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3):570-571.
[2]翟鶯鶯,周蕾,藍淑玲,等.PBL結合LBL教學法在兒科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9):94-95.
[3]DE leng B A,Domans D H M,Muijtiens A M M,et al.Student perception of a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dergraduate medical cutticulum [J].Medical Education,2006,40(6): 568-575.
[4]王淑玲.PBL教學法在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8):44-45.
G424.4
A
1671-1246(2015)15-0096-02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臨床醫學生個性化實習教學法的探討與評價”(06AIJ077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