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艷,陳培依,孫青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201203)
護生侵入性護理操作的現狀及對策
劉麗艷,陳培依,孫青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201203)
護理操作尤其是侵入性護理操作是護理實習生由學校過渡到臨床的難關,目前臨床上呈現出護生在實習過程中侵入性護理操作機會少、水平低等情況。本文整理分析該現象的現況和研究進展,為提高護生操作能力、增加操作機會,改善學校及臨床教學方式提供依據。
護生;侵入性護理操作;現況;進展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5.12.0645
侵入性操作是指給患者進行肌內注射、靜脈輸液、吸痰、給氧、留置胃管等操作,是臨床護理實習重要的組成部分。臨床實習是護生過渡到護士的關鍵時期,是學校教育的延續與深化,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的重要階段[1]。護生的實習質量直接影響到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影響到臨床護理的質與量[2]。由于醫療體制的改革,目前醫患關系緊張,加上護生諸多自身的原因,使護生在臨床上進行技術操作的機會減少、水平低等[3],對護生實習有著嚴重的影響。因此,如何提高護生侵入性護理操作的機會和能力,使護生順利與臨床接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將護生侵入性護理操作的研究綜述如下:
1.1 護生方面
1.1.1 侵入性護理操作機會少因護生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必須在有執業證書的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護理操作,護生侵入性的護理操作機會甚少。穆賢等[4]對50名護生進行相關問卷調查,獲取的動手機會不多,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操作機會很少。吳靜等[5]對206名護生進行問卷調研,51.5%的護生認為在臨床實習期間獲取護理基礎操作機會較多的操作項目為測量生命體征、更換補液、拔出靜點等非侵入性操作,而獲得一些技術要求較高的侵入性操作如靜脈輸液、留置各種導管等機會較少,護生在獲取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操作的機會有明顯的差異。楊芬等[6]對246例患者及家屬進行的調查問卷中,23%的患者對實習護生進行侵入性的操作完全拒絕,僅有9%的患者鼓勵實習護生進行侵入性操作。
1.1.2 侵入性護理操作水平低因學校的教育缺乏實際操作的訓練,護生進入臨床后獲得侵入性護理操作的機會少,或者因護生個人學習過程中缺乏刻苦及主動進取精神,護生的操作技能不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護生侵入性護理操作水平低已成了現存的客觀問題。任艷萍等[7]通過研究認為護生的侵入性操作與非侵入性操作成績存在顯著差異,護生在侵入性護理操作的考核中成績普遍不理想,未能熟練掌握各項技術操作規程,以致于不能熟練操作侵入性操作[8]。在學校的理論學習中,多數護生能熟練背誦各項護理技術操作規程,但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臨床操作的時候,護生常常會表現出膽怯、畏手畏腳、動作笨拙等,從而影響了操作技術的正常發揮[9]。
1.1.3 溝通能力的欠佳有效溝通在護理工作中是不可缺的,部分護生在進行侵入性護理操作室時有緊張、膽怯等心理反應,導致護生與患者的溝通障礙。由于患者法律知識及維權意識增強[10],溝通解釋不到位,導致護生技術操作動手機會少,與患者溝通難度大。護生應當在操作前做好充分的解釋及核對工作,積極與患者溝通。實習過程中多與患者進行適宜有效的溝通,進一步提高護生自身的交流與溝通能力。
1.1.4 護生心理因素護生在進行侵入性操作時,受到多種心理因素的影響。患者表現出的不信任、不滿情緒或拒絕,打擊了護生操作的積極性,護生再次進行護理技術操作時表現出緊張、膽怯、畏難情緒,影響技術要領的發揮。以靜脈穿刺為例,初入臨床的護生在首次穿刺中往往由于緊張、興奮、膽怯、急于求成、缺乏信心等心理易導致穿刺失敗[11]。徐偉娟等[12]的調查中76.6%的護生在初次進行靜脈穿刺的時候出現手忙腳亂、注意力不集中及手抖的情況。陳偉平[13]研究發現在靜脈穿刺操作失敗后有46.88%的護生表示出現過緊張的情緒,有19.02%的護士明顯存在不自信,有59.7%的護生表示會受到患者及家屬圍觀的影響。汪友容[14]認為對實習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和技術指導,并加強技能培訓能夠顯著提高實習學生靜脈穿刺的成功率。在侵入性護理操作進行中,調整好護生的心理狀態,避免心理因素干擾,可以提高侵入性護理操作的成功率。
1.2 患者及家屬方面
1.2.1 對護生不信任患者及家屬對于護生不信任是護生在臨床實習中最常見的問題。患者因不信任而導致的恐懼和焦慮,直接拒絕型護生進行侵入性操作,或者在護生進行操作時猜疑,以不信任言語干擾護生進行操作。
1.2.2 自我保護意識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患者對于醫療行為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希望獲得最好的醫療護理技術服務。人們在接受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對醫療護理技術的要求更高,希望能夠一針見血、藥到病除[15]。同時由于患者不了解醫院具有教學性質,故對護生為其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會產生抗拒心理。現在大部分患者及家屬對于在教學醫院就醫所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并不知曉和了解,這是未來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1.3 帶教老師方面隨著法制社會的建立健全,各種法規、部門規章對醫療護理工作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護士條例》規定:護理人員必須需持證上崗。但是護生不具備獨立上崗操作的資格,護生參與的所有侵入性護理操作都必須要帶教老師指導下完成。由于臨床工作量大,護理人員配備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護理帶教老師臨床工作量大,不能確保帶教時間,情愿自己一手做完,以致護生進行侵入性操作的機會減少。部分帶教老師責任心不強,帶教老師的侵入性護理操作水平低,直接影響護生學習規范侵入性操作水平。
2.1 消極的心理影響伴隨著護生流失心理問題是護生長期持續性缺少侵入性護理操作機會和操作水平低的最大、最嚴重的問題。李艷紅等[16]進行臨床實習期間護生流失的原因調查,認為自己動手能力差,對未來工作沒信心的護生占71.2%;實習期間動手機會少,影響學習積極性的占75.3%。孫艷霞[17]對實習護生進行調查,認為自己動手能力差,對未來工作沒信心的護生占73.2%;實習期間動手機會少,影響學習積極性的占70.8%。護生是護理行業的后備軍,在護理人員不足、流失率大的大背景下,培養和防止未來護理人才的流失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
2.2 護生、護士角色過渡困難侵入性操作可謂是護生由學校過渡到臨床,由護生順利過渡到護士的重要轉折和難關,也是成為一名優秀護士的必備基礎。如果護生在臨床上持續缺少侵入性護理操作的機會,操作水平得不到提高,由此衍生的將是動手能力參差不齊的護士,這對臨床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和護理事業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臨床實習是護理專業的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掌握專業技能,完成由護生到護士角色轉換的過渡時期,是護理教育的關鍵環節,是一個護士整體素質的培養,以及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的塑造的起點[18]。
3.1 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提高操作水平隨著護生在臨床侵入性護理操作的水平低機會少的情況愈發嚴重,醫院臨床包括一些學校都開始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趙蕾等[19]在護生的侵入性護理操作教學中引入換位思考理念,護生實習過程中,能更好地以患者為中心,和患者的溝通能力增強,侵入性操作中關心、體貼患者,操作輕柔,患者滿意度大幅度提高,深受患者和醫院的歡迎。范慧等[20]把換位思維的理念引入到護生侵入性操作的教學中,采用引導學習、電教模擬教學、模擬病房操作和老師帶教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侵入性操作技能。學生受傷觀念增強,關心體貼患者增多,護患溝通能力及操作技能提高。
3.2 加強護患溝通,增加操作機會有效的護患溝通是建立患者信任感的第一步,為增加護生侵入性操作機會打下基礎。何靜等[21]認為護生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張麗華[22]通過研究認為,在常規護理操作流程基礎上,指導護生在靜脈輸液前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患者同意給予操作次數、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滿意度均顯著提高。護患溝通是護生在臨床進行侵入性護理操作的關鍵因素,因此做好溝通方面的學習和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3.3 做好護生心理干預心理素質的培養是護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有效學習和工作的必要條件。薛忠花等[23]認為對護生每周心理干預1~2次,可以緩解護生緊張、恐懼和急躁等情緒,護生在行侵入性操作時自信度提高,操作成功率提高,操作用時減少。心理因素是最難解決和攻破的難關,對于護生心理方面的調控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而由于其本身性質的關系,很少有課程能夠真正做到根本解決護生心理上的問題。
3.4 充分發揮帶教的作用楊鳳英等[24]認為在帶教老師指導下進行侵入性護理操作時,有效地控制了患者投訴及差錯事故的發生。在實踐操作中帶教老師用微笑可減輕護生在操作時的緊張心情。當護生操作遇到困難時不可使用嚴厲的語句責備或者批評,盡量給予和藹可親的話語鼓勵并幫助其完成,使她們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來進行各項基礎護理操作[25-26]。同時要加強帶教老師法律意識的培養,明確護患關系是一種法律關系,明確護理及帶教中的法律責任問題,充分認識護理及帶教行為時刻受到法律的約束,并掌握臨床教學方法及溝通技巧等,能正確處理臨床帶教與患者的切身利益問題。護生臨床侵入性護理操作是護生臨床實習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當下研究者們對此的關注度也較高,同時也在致力改善這一情況。但從以上綜述來看,大部分研究都將重點放在進入臨床實習后,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學校教育部分、帶教方面、護生心理建設和對于患者有關教學醫院的宣教僅有小部分體現,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改善,因此,此問題在以上幾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以提高研究的應用價值,為改善護生臨床侵入性護理操作的問題和提高實習質量提供理論依據和最合適的優質方案。
[1]蔡少麗,黃月生,鐘曉娜.“操作示范員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10B)∶2769-2770.
[2]郭瑤.護生臨床實習教學質量影響因素的分析與對策[J].全科護理,2011,9(3B)∶745-746.
[3]黃莉燕,梁秋梅,黃佩綠,等.臨床實習護生技術操作機會減少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蛇志,2014,26(1)∶134-135.
[4]穆賢,王艷茹.護理本科生對臨床實習環境的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0,25(20)∶73-74.
[5]吳靜,陶太珍.高、中職護生臨床實習環境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4)∶66-68.
[6]楊芬,喬桂圓.病人及家屬對護生臨床侵入性操作的接受程度及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8)∶2534-2536.
[7]任艷萍,牟愛玲,蔡紅霞,等.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過程中侵入性護理操作安全教學策略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5)∶86-88.
[8]宋超杰.護生在臨床中進行護理技術操作機會減少原因分析及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5)∶2459-2460.
[9]范文靜,龔勤慧,周潔,等.護生早期臨床溝通實踐反思日記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2)∶210-211.
[10]張瓊英.護生實習初期積極性下降的相關因素[J].健康必讀, 2012,11(1)∶49-50.
[11]郭麗霞.心理干預對臨床實習護生首次靜脈穿刺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2)∶70.
[12]徐偉娟,曾偉紅.實習初期護生進行靜脈穿刺時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1,9(12)∶3196-3197.
[13]陳偉平.護生在靜脈穿刺失敗時的心理分析[J].全科護理,2010, 10(11)∶3262-3263.
[14]汪友容.護生臨床實習靜脈穿刺失敗原因與對策[J].新校園, 2014,6(319)∶38-39.
[15]胡秋娥.護生在實習中進行護理技術操作機會減少的現狀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8,3(19)∶194-195.
[16]李艷紅,張潔.實習護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雜志,2010,25(5)∶67-68.
[17]孫艷霞.臨床實習護生流失的原因調查及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8)∶1192-1193.
[18]張嵐.護生向護士角色轉換教學法的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 2011,11(11)∶154-155.
[19]趙蕾,李媛,王倩倩.實習護生同理心與利他觀念現狀及二者相關性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2)∶83-85.
[20]范慧,鮮于云艷.實習護生同理心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2,27(12)∶86-87.
[21]何靜,許慶珍.護生行侵襲性操作前與患者有效溝通的方法與效果[J].中華護理教育,2008,5(4)∶182-183.
[22]張麗華.指導急診實習護生在靜脈輸液前與病人進行有效溝通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1,25(4)∶923-924.
[23]薛忠花,杜擁軍,吳立青,等.護生的心理干預對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7)∶117-118.
[24]楊鳳英,胡海燕,王培芹,等.帶教過程中侵入性操作的風險管理[J].吉林醫學,2010,31(2)∶287.
[25]錢秋月,宗永忠,潘紅寧,等.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護理帶教中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6)∶501-503.
[26]汪春霞.按階段實施心理干預在提高護生實習效果方面的探討與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4)∶187
R472
A
1003—6350(2015)12—1804—03
2014-10-1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護理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編號:國中醫藥人教發2012(32)];2014年度上海中醫藥大學護理學臨床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14HJ04)
孫青。E-mail:liuliyan217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