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擁慶
(沈丘縣畜牧工作站,河南 沈丘 466300)
規模養殖場種羊選購與調運技術
王擁慶
(沈丘縣畜牧工作站,河南 沈丘466300)
隨著肉羊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種羊的選購與調運工作越來越頻繁。實際工作中,常常發現個別養殖場種羊購進后,羊只突然發病,輕者治療后癥狀減輕,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重者全群發病,甚至全軍覆沒,給養殖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更甚者不注意布氏桿菌病、結核病等疫病的檢測,盲目引種,把疫病引進來,不僅造成了養殖效益低下,而且給養殖戶人身健康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做好規模養羊場種養的選購和調運工作,已成為規模化養羊成功的關鍵環節。筆者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將該環節中的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種羊選購前注意事項:一查,查看種羊場的法定證件,包括種羊場的《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企業營業執照》、種羊場的《引種證明》等。二看,看種羊的系譜、種畜禽合格證、種羊的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和凈化記錄(重點是口蹄疫、布魯氏桿菌病、結核病等)及各項生產記錄。三對照,對照肉羊的正常生理指標,做好個體選擇。羊的正常體溫:38~40℃;正常呼吸:12~20次/分;正常心跳:70~80次/分;正常反芻:食后0.5 h,陣時1~2 h,每日4~8次,每次反芻60次左右;正常噯氣:每小時20~40次;瘤胃正常蠕動次數:2~4次/分。
種羊的選擇:外貌特征要符合本品種標準,年齡在1.5歲左右,嚴禁選購3歲以上的種羊。一是看羊眼:健康羊眼珠靈活,明亮有神,潔凈濕潤,眼結膜呈淡紅色。病羊眼睛無神,兩眼下垂不振,反應遲緩,結膜充血潮紅或暗紅。若結膜蒼白,多為貧血、營養不良或患有寄生蟲等慢性疾病。二是看鼻鏡及舌苔:健康羊的鼻鏡濕潤、光滑、常有微細的水珠。病羊鼻鏡干燥,不光滑,無光澤,表面粗糙,龜裂,集粘污垢。健康羊舌面上有一層很薄的舌苔,若舌苔增厚且味臭或青白者、紅黃者多為病羊。若口流黏液應檢查口腔是否有炎癥、潰瘍等疾患。三是看羊毛色:健康羊被毛整潔,有光澤,富有彈性。病羊被毛蓬亂而無光澤。四是看羊反芻:無病的羊每次采食30 min后開始反芻,每次反芻持續30~40 min,一晝夜反芻4~8次。病羊反芻減少或停止。五是看羊動態:健康羊休息時常先用前肢刨地,然后屈膝而臥,臥時右側腹部先著地呈斜臥姿勢,全群臥時距離分散,陌生人走近時,立即起來遠避,不易捕捉。病羊常離群獨居,單臥一隅陰暗角落,有時擠于一團,活動或放牧時,行動遲緩,常落于群后,或駐立呆滯不行,出現各種異常姿勢。六是檢查瘤胃蠕動:檢查時站在羊的后部,用左手按摸羊左肷部,能感到瘤胃有一起一伏的蠕動感,每分鐘2~4次,手感松軟有彈性。若用耳貼于肷部細聽,還可聽到“沙沙沙”的類捻發音或流水音,此羊即為健康羊。病羊瘤摸堅硬或無聲。七是看羊大小便:健康羊的糞呈橢圓形、粒狀,成堆或呈鏈條狀排出,表面光滑,軟硬適中。補喂精料的良種羊糞呈較軟的團塊狀,無異味。小便清亮無色或微帶黃色。病羊大小便無度,若患寄生蟲病,多排出軟便,顏色不正,有異臭,甚至帶黏液或血液。瀉痢病羊稀糞常糊在肛門周圍及尾根兩側,病羊小便呈棕黃色、紅色或渾濁。八是看羊的性征:種公羊睪丸大小適中,包皮開口處距陰囊基部較遠。凡單睪丸、隱睪及任何生殖器官畸形都不能購進。種母羊膘情中等,不肥、不瘦,乳房發育良好,圓潤緊湊,緊緊地附著于腹部,以緊湊大型為好,外陰發育良好。
由于肉羊規模化養殖,外調引種時,運輸必不可少。運輸環節是影響種羊生長發育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種羊的運輸過程中造成的外傷易醫治,而造成的內傷不易被發覺,常常貽誤治療,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在運輸過程中,由于生活環境及生活規律的變化,導致種羊生理活動的改變,造成運輸應激反應。造成羊只抵抗力下降或機體免疫無應答,嚴重應激會導致羊群突然發病。引起運輸應激的主要因素包括運輸前飼喂過飽、飲水過多;運輸時間過長;運輸車輛車況不佳、汽車司機駕駛技術不熟練;運輸溫度不適宜(適宜溫度7~16℃,冬天優于夏天);運輸過程中過度擁擠等。種羊所受到的應激越大,損失也越大,因此要高度重視調運工作,聘用有經驗的汽車司機和專業押運員。
2.1羊場準備
進羊前羊舍應空欄一周以上,并清理羊舍內的雜物,然后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或2%~3%火堿對羊舍內外進行消毒;刷洗羊槽,確保羊槽干燥清潔,無積水;2 d后再用消毒液噴灑,徹底消毒。提前準備好飼草和飼料。
2.2采購地調研
推薦從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購買。最好不到集市上購買種羊。調查擬購地區的疫病發生情況,禁止從疫區購羊。了解選購地的氣溫、飼草料種類質量等環境條件,盡量使羊只購入后的飼養管理與產地一致。適當的時候與有意向的種羊場簽訂《購銷合同》。
2.3運輸前準備
調整飼料,進行抗運輸應激與防病處理。運輸前3 d,每天每頭口服或注射維生素A25萬~100萬IU;運前68 h停喂青貯料、麩皮、鮮草等有輕瀉性的飼料和餅類、豆科類易發酵飼料,少喂精料,半飽,不過量飲水。每千克日糧中添加溴化鈉3.5克,或在運輸前4~5 d,每千克日糧添加5~10 mg利血平;運前2 h口服補液鹽溶液(氯化鈉3.5 g+氯化鉀1.5g+碳酸氫鈉2.5 g+Vc5 g+葡萄糖20 g/L)2~3 L和電解多維溶液。適當使用鎮靜藥和長效抗生素。
在運輸之前,應當備齊各種證件,主要有:出境證明,包括準運證和繳費發票;檢疫證明,包括非疫區證明、防疫證和檢疫證明;車輛消毒證件等。以上各種證件,趕運時由趕運人員持證;汽車運輸時由押運人員持證,以保證運輸暢通,減少途中不必要的麻煩。定人、定車、定路線,車輛消毒,鋪墊軟草秸稈,準備飼草、飲水工具、電棍、手電、鐵鍬、安全帽等。
2.4運輸管理
裝車時用裝卸臺。應對羊按品種、年齡、體質量、性別等進行編號分群,以便于運輸及落地后飼養管理。禁止對羊粗暴和鞭打。裝車后可不拴系,有角的羊只必須固定。運輸羊只時,一般要根據運輸距離的遠近、交通運輸條件便利與否、運輸費用的高低、運輸途中可能遭受損失程度的大小等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以下為常見運輸方式。①趕行運輸。在交通運輸條件不便或距離路途較近的情況下,采用趕行運輸方式,這種方式較少使用。在趕行運輸過程中,注意群體不要過大,按羊群驅趕,盡量不單獨驅趕羊只。趕運途中繞道疫區趕行,不與當地畜群接觸,盡量少走村莊街道,避免跨越深溝。定時、定點休息,結合補料補水。夏季應避開中午炎熱時間,多在早晚進行。②汽車運輸。運輸車輛盡量選用單層車而避免雙層車。加裝側棚和頂棚,以避免風吹雨淋日曬。車輛護欄高度不低于1.2 m。車輛先用高壓水槍沖洗干凈,再用1%燒堿消毒,空置干燥12 h以上,在裝運羊的車廂內鋪上一層干燥較軟的小麥秸稈或者其他農作物秸稈,干燥的沙土也比較適合,可以防止運輸途中羊滑倒的現象出現。行車時速要慢,應緩慢提速,車速不超過70㎞/h,勻速,轉彎和停車均要先減速,不可急剎車。路況不好的路段應減速行駛,防止因羊擠壓出現不必要的傷亡。合理裝載,不超量或裝運不足,不可太擁擠。按群驅趕,車廂內應每隔2~3 m用鋼管形成小圍欄,防護羊只大量擠壓,對車廂也起到分段牢固作用。裝車當初每只羊用韁繩拴系于車架上,行車20~30㎞之后,解下繩子。
種羊的調運以氣溫適宜的春季最佳,冬季調運要做好防寒工作,夏季氣溫高,不宜調運,宜早晚或夜間行車,白天休息,避免中午高溫時運輸。
押車人員要不時檢查車上種羊的情況,運輸中每隔2~3 h應檢查一次羊群狀況,將躺下的羊及時趕起(拉拽、折尾、刺尾根、堵捂口鼻等方法)以防止被踩傷。如出現羊嚎叫、倒地,應及時停車處理,中途停車或者人員休息吃飯時應有專人看護車上羊只,防止出現跳車或者羊被盜的情況發生。如中途羊只發病,宜采取肌肉注射方法消炎、解熱、鎮痛進行簡單治療。
長途運輸應特別注意,瘤胃內微生物大量死亡,瘤胃蠕動減弱或消失,因此不能吃精料;易發生便血等消化道疾病;抵抗力嚴重下降易感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傳染病。
2.5到場后的飼養管理
運輸車輛到達目的地后,應將車輛靠近一個較高的地方卸羊,最好用專用裝卸羊臺卸車,打開車門讓羊自行慢慢下車,也可采用飼草誘導羊只下車。應防止車廂板與車廂縫隙卡主羊腿,同時防止種羊跳車出現的傷亡或者流產。
羊只進隔離舍后,檢查在羊運輸途中或下車時是否受傷,如果發現流血不止,肌肉注射“止血敏”一盒,再在傷口處撒一些青霉素粉消炎。人員盡快撤退讓羊只安靜休息。
進場休息3 h后第一次飲水,飲水中加適量的電解多維,特別是維生素C。飲水的同時進行第一次肌肉預防注射(黃芪多糖+頭孢+安乃近肌注,或銀黃注射液+頭孢+板藍根注射液),或者讓羊飲用清熱袪火的中藥湯劑。
進場后5 h自由飲水一次,適量飼喂少量青粗飼料,禁喂精料。
第二天飼料中可加少量麥麩。新進的羊胃腸功能紊亂,糞便呈葡萄球狀且發黑,表面上覆蓋有一層黏膜,可用中藥進行調理,拌料飼喂“扶正解毒散”20 g/d喂1 d,“清瘟敗毒散”20 g/d喂5 d,維生素3 g/d喂6 d。
3 d后開始飼喂精料0.1 kg/d,青貯料按體質量的2%飼喂,連喂7 d;口服健胃散50 g,經過一周調理糞便趨于正常。
飼喂10 d后青貯料增加到4%~5%,混合料增加到正常水平,飼喂到第30天應激期結束。
由于熱應激和長途運輸使免疫力下降,大多數羊肺部感染,喘的比較厲害,可注射林克霉素,連續注射3 d。
驅蟲:種羊引進后一周用伊維菌素驅蟲,隔一周再進行一次驅蟲。□
S813.2
B
1004-5090201502-0039-02
20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