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動態
自1月中旬豆粕主力1505合約跌破2 750元/噸以來,市場便進入相對的弱平衡狀態,雖然成本繼續“塌陷”空間收窄令期價下行動能有漸行漸止的跡象,多空雙方似乎步入勢均力敵的階段,但由于今年養殖企業采購需求步伐緩慢,油廠庫存壓力連續“抬頭”,粕價要想走出趨勢性反彈行情將猶如鏡花水月,淡定迎新春依然是市場運行的主旋律,弱勢沉底的形態尚未完全終結。在基本面清淡、技術面偏空的大背景下,期價抄底風險依然較大,多頭狂歡的“幻想”仍須靠邊站。
受益于進口大豆到港量的井噴式增加,油廠加足馬力壓榨生產,在大幅提升市場供應預期之時,也使得豆粕庫存壓力隱隱攀升,自去年12月份以來,油廠庫存已增加一倍之多,躍至140萬噸以上,脹庫現象浮出水面,對期貨和現貨價格走勢給予沉痛指引,部分地區43%蛋白豆粕現貨已跌破2 800元/噸,與期貨主力基差收斂至150元/噸左右,助長了市場情緒的悲觀氛圍,對期價翹首回暖制造了較大障礙。
盡管1、2月份大豆進口將呈現季節性回落,加之2月底之前壓榨利潤還傾向于進一步下滑,令部分油廠被迫停機,整體開工率已由1月下旬時56%~57%水平下降至當前的52%左右,但依然難以阻止庫存上升的腳步,畢竟終端提貨速度緩慢,春節備貨行情已日顯爽約。
實際上,飼料企業對節前備貨的“不作為”主要在于其對豆粕后市的不樂觀態度,一來原料供應毫無憂慮,二來下游養殖需求低迷依舊。監測顯示,今年元旦以來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完全體現出旺季不旺的特征,暗示終端消費增長乏力。當前,全國生豬均價為12.49元/千克,較1月中旬下滑近5%,仔豬價格也持續低迷,受冬季疫情影響,養殖戶出欄行為增加,補欄心態卻很差,無疑令豬市更顯雪上加霜,對飼料原料的利空傳導仍在延續。
按照美灣3月船期進口大豆到港完稅價、折算國內豆粕作價成本在2 630元/噸附近,暗示連粕期貨下方抵抗性依然較為頑強,短期下破幾率不大。而且,盤面近強遠弱的結構已逐漸向正向市場轉變、遠期略有升水,暗示交易商一定程度上賦予期價潛在利多支持,但倘若想改變當前的頹勢格局,必須要得到供強需弱環境的扭轉,目前來說仍是霧里看花。
CBOT大豆期貨處于“低谷周期”,意味著國內豆粕的“外患”因素還將進一步演變,自美豆基準合約跌破1 000美分/蒲式耳之后,市場追空力量不減反增,對應的則是美豆洗船風險可能上升以及南美大豆供應壓力的確定性增加。
一方面,美豆出口或逐漸步入淡季、節奏放緩將是大勢所趨,促使期價傾向于在1 000美分/蒲式耳下方的低位徘徊。雖然當前美豆出口形勢依然相對良好,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截至目前,美豆出口檢驗量為169.8萬噸,高于前期的154.4萬噸和去年同期119.1萬噸的水平,而本作物年度迄今,美豆出口檢驗量累計達3 746.6萬噸,同比增長18.8%,但市場對出口層面的利多已顯得“視而不見”,而且全球最大需求買方(中國)取消美豆采購合同的消息則擺上臺面,一旦出口增長“窮途末路”,洗船風險的侵入對期價造成的下挫壓力或更為明顯,這種狀態需要時間的推遲來換取空間的打開,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南美新豆收割工作即將全面展開,產量前景日漸明朗,對盤面走勢較為不利。據了解,截至1月底,巴西大豆收割率為4.9%,低于去年同期6%和五年均值5%的水準。其中,馬托格羅索州收割進度為10.4%,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0.6%,不過,近日巴西中北部產區降水會明顯增多,并同時帶來降溫,有利于改善主產區炎熱干燥的天氣,提振大豆作物長勢,說明南美天氣炒作將難成氣候,市場整體看空氣氛會繼續沉淀。
國際豆價前景依然搖搖欲墜,弱勢形態難以出現轉機,920~950美分/蒲式耳一線或較難構筑堅實底部,這將逼迫連粕市場低調迎新。
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平穩運行,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進度繼續加快,大幅領先上年度同期水平。華北市場價格下跌勢頭暫時中止。南方銷區供應充足,價格平穩,港口貿易受抑制,飼料養殖及深加工繼續弱勢運行。大商所玉米期貨價格上漲。
截至1月25日,東北臨儲收購玉米3 912萬噸,較去年同期高267萬噸,目前收儲總量已占東北玉米總產41%。分省看:黑龍江省臨儲入庫量2 146萬噸,吉林省1 084萬噸,遼寧省238萬噸,內蒙古443萬噸,分別占各省玉米產量的57%、42%、19%和24%。其中黑龍江入庫速度最快,其他省份則慢于去年,吉林主要是霉變率高,遼寧和內蒙古則是價格偏高。農戶加速賣出手中余糧,用糧企業多數停收,東北地區臨儲收購量及收購進度已經超出市場預期。按照臨儲當前的收儲力度,一旦后期政策性拍賣節奏無法跟上市場需求,則有可能再度出現類似2014年年中的貿易行情。
2014年年中的玉米市場價格飆漲,主要原因是東北玉米臨儲大量收購,在5月份后糧源供應緊俏,政策性拍賣區域、數量、質量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無法完全滿足當時的市場用糧企業的要求,引發局部玉米價格大漲,進而帶動全國普漲。
華北玉米市場價格小幅反彈。此前由于供應充足、需求低迷,以及質量問題,華北玉米價格持續走弱。收購企業多數謹慎觀望,農戶賣糧困難。但是目前東北臨儲收購加速,對華北玉米價格構成一定支撐。包括河北在內的糧源外流數量持續增加,這也導致部分貿易商開始對后期價格上漲存在預判。
北方港口收購價格整體穩定,庫存較高。南方港口走貨情況不佳,南北港口發運利潤不佳,使得北方港口貿易企業收購不積極。
飼料養殖方面,部分地區雨雪天氣影響運輸導致豬肉價格小漲,但行業性的經營困難并未改變。雞蛋價格在同樣的原因下也出現小幅反彈。
深加工產品方面,酒精價格持續下跌,利潤不佳導致部分企業停產。淀粉價格小幅上漲,主要因為淀粉糖受到白糖價格上漲的提振。
全國范圍內生豬出欄價格呈現震蕩調整的局面—華中豬價走強,南方、北方豬價走弱,華東、華南、華中豬價較為均衡。就川渝區域生豬市場而言,近期外省豬源沖擊較大,外省豬主要是陜西、山西、河南等地。且本地生豬出欄量有所增加,區域內臘肉、香腸的制作接近尾聲,供需博弈下,近期川渝區域價格小幅下滑0.4~0.6元/千克。
目前市場仍不穩定,生豬價格繼續弱勢的可能性大。
全國瘦肉型生豬均價12.58元/千克,漲0.07元/千克。遼寧、黑龍江、北京、湖南、江蘇、山東、湖南局部廠家收購價格下調,湖北、河南地區一些廠家收購價格微微上漲,上漲幅度在0.4~0.5元/千克。豬價上調的地區主要是在雨雪天氣的影響,當地肉聯廠采購處和收購人表示受雨雪影響收購難度比較大。
全國范圍內生豬價格再次面臨深度調整的局面,生豬養殖行業全面進入虧損狀態。各地豬價跌跌不休,東北豬價更是全面破六,整體豬價呈現出南高北低的局面。在此基礎上,豬價持續下跌,整體下跌幅度達到0.4~0.6元/千克。
隨著春節的臨近,豬肉消費進入了全年最旺季。
往年每到此時,豬肉價格都會出現上漲的趨勢,然而買菜的市民卻發現在部分超市和農貿市場里,豬肉價格現在卻悄然逆市下跌。據了解,冬季豬肉需求量雖然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疫病、看跌心態等因素影響,養殖戶積極出欄,市場生豬供給充足,導致生豬價格旺季不旺,持續弱勢運行。短期內生豬供大于求的狀況難以改變,預計后期生豬價格上漲不易。豬價繼續小幅下跌,部分地區短暫上漲。東北地區普遍表現為豬源減少、價格小幅上升。河北部分地區屠宰場上調收購價0.4元/千克。河南新鄉、信陽、南陽等地現漲勢。湖南部分地區散發流感,當地豬價波動多、不穩定。東北地區豬源減少,價格出現變動,增強養殖戶信心。但豬肉價格長期低迷,預計生豬價格難以強勢上漲。
12月屠宰企業積累了大量庫存,近期屠宰量有所減小,加上廠家為搶占市場份額而壓低肉價,終端消費持續平淡,各方面因素都表現利空。春節前豬價仍舊承壓,存在下行風險。目前市場仍不穩定,豬價繼續弱勢的可能性大,壓欄計劃需謹慎啟動。若生豬體質量已較大,建議養殖戶還是適時出欄。
在2月初舉行的全球乳制品第133次拍賣中,包括全脂奶粉(最主要的原料粉之一)在內的各類乳制品價格指數全線飄紅,出現連續4次上漲,這也不免讓人擔心是否會再度刺激國內乳制品企業抄底進口,從而再次打亂本已供需矛盾緊張的國內奶業市場。對此,業內人士稱,在高庫存壓力下國內乳制品企業難有勇氣進口補倉,全球乳制品拍賣價格短期上漲的蝴蝶效應十分有限。
全球乳制品拍賣自2015年開拍至今,保持了乳制品成交價格持續上漲的紀錄。在最新一次舉行的拍賣中,全脂奶粉的價格指數上漲了19.2%,競得均價2 874美元/噸,成交價格較上次上漲了19.64%。
實際上,新年首拍之時,全脂奶粉的價格比去年12月中旬的拍賣價格上升了1.6%,平均中標價格鎖定在每噸2 307美元;此后到2015年第二次拍賣之時,全脂奶粉競得均價2 402美元/噸,較上次拍賣價格上漲了4.13%,該價格也比2014年最低價格上漲了7.8%。據悉,最新舉行的拍賣是繼2014年12月2日價格低谷后的連續4次上漲,漲幅還大大超過了前幾次的平均水平。除了作為乳制品最重要原料的全脂奶粉外,其他乳制品交易價格也同樣呈現上揚。
歲末年初在國內多地出現“倒奶”現象,當時業內解釋其原因為國外原料粉價格遠遠低于國內原奶價格,國內乳制品企業因選擇價格低廉的國外原料粉而減少了對于國內原奶的收購量,導致國內奶業供應遠遠大于需求。如今,以新西蘭為代表的原料粉價格出現止跌反彈,這也引發了人們對于國內奶業市場將發生變化的猜測。
據悉,年初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國新西蘭宣布由于本國遭遇嚴重干旱,可能導致該國乳制品減產;此外,作為新西蘭最大的乳制品企業,恒天然公司也宣布預計2014-2015年產奶季的產奶量將減少到15.32億噸干物質,比上年同期減少3.3%。
2月本身是新西蘭的停奶期,再加上新西蘭官方及恒天然公司分別傳遞了減產的信息,刺激部分采購商和企業緊急補倉,從而出現了原料粉價格短期內上揚的現象,但是對于庫存仍然高企的國內乳制品市場來說,全球原料粉價格上漲并不會直接刺激到國內市場。
即便在2014年最后兩周全國主要產區的生鮮乳價格以3.81元/千克創下了14個月以來的新低,但企業收購鮮奶的成本仍然高于購買原料粉。“按照8噸牛奶制成1噸原料奶粉的比例算,若要用國內原奶制成原料粉每噸需要3萬多元,該價格仍然是國外原料粉價格的一倍,所以對于國內企業來說,購買國內生鮮乳仍然不合算,但是由于去年市場消費疲軟,加之原料補貨較充裕,目前仍然以去庫存為主,此外還要多采用鮮奶原料做產品,以消耗正在采購的國內生鮮乳。
在國內原料粉進口使用量中,乳粉企業占60%左右,其余40%是由非乳制品食品企業消耗的,從國內乳制品行業現狀看,后者對于進口原料粉的需求較為旺盛,而前者仍然是以去庫存為主,什么時候消化完什么時候再補給,預計現有庫存會維持到2015年年底。在此之前,全球乳制品原料價格的上漲并不會對國內市場帶來實質影響,而國內奶價也會在供大于求的大環境下持續保持下行。
回顧2014年雞蛋整體走勢,從“3”邁向“5”,雞蛋無疑成為了2014年最貴的農產品之一。從2014年1月下旬開始,雞蛋價格一路飆升,到7月中上旬為止,累計漲幅35%。此后雖有小幅回落,但截至目前,雞蛋期貨指數年內漲幅仍高達15.45%。對于2015年,從以往經驗來看,市場會呈現先揚后抑的局面,像2014年的“高蛋”時代預計難再續。
從相關數據來看,全國雞蛋價格一直維穩在8.31元/千克,預計短期內,雞蛋價格將呈現持續穩定的局面。
供應有望增加,春季補欄或比較明顯。受2014年“土豪蛋”及蛋雞養殖利潤可觀的影響,預計2015年蛋雞養殖春季大量補欄的可能性大。大型蛋雞養殖場在疫病防治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受政策扶持影響,2015年均有擴產計劃,預計2015年大型蛋雞養殖場擴張較為明顯。若2015年蛋雞養殖戶春季補欄積極,雞蛋供應將會不斷增加,尤其是在2015年下半年,雞蛋供應增加將相對明顯。
玉米價格穩定,豆粕后期仍有下跌空間,蛋雞養殖成本有所下降。玉米及豆粕作為蛋雞的主要飼養原料,其價格波動幅度直接影響到養殖業的飼養成本,進而影響蛋雞價格的波動。目前玉米價格相對穩定,各地區的豆粕價格持續下跌:華東地區,山東日照3 080元/噸,江蘇連云港3 150元/噸;華北地區,天津3 070元/噸;東北地區,遼寧大連3 150元/噸。預計,短期內豆粕供應仍然寬松,節前備貨對價格的支撐有限,豆粕后期仍有下跌空間,蛋雞養殖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將有所下降。
雞蛋需求隨著市場、季節、節日的變化而變化。夏季,雞蛋需求量相對較大,但雞蛋不易保存,養殖戶存欄較少。冬季,雞蛋需求量較小,養殖戶存量增加。每年的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雞蛋需求量將隨之增加,會在節前一個月左右出現備貨小高峰。但是,從近期價格數據信息顯示來看,市場需求略顯平淡。
2014年,雞蛋供應呈現偏緊態勢,市場需求量和養殖戶存欄量不相符,雞蛋價格一路飆升,創歷史新高。在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結束后,雞價逐步下跌。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受春節備貨影響,1月份將成為現貨價格的至高點。但到目前為止,雞蛋現貨上漲乏力,全國雞蛋價格以穩定為主,在供應逐步增加的預期下,后期雞蛋現貨將逐步下跌。
總而言之,目前市場雞蛋供應局面較為寬松,如果春季養殖戶大量補欄,2015年下半年雞蛋供求將明顯增加。從中長期來看,雞蛋價格上漲可能性小,短期內雞蛋供過于求,雞蛋現貨上漲乏力。□

河南省2015年1月28日畜產品集市價格比較表

河南省2015年2月4日畜產品集市價格比較表
河南省畜牧局畜牧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