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秋
(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河北 秦皇島066004)
運用創新手段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
張建秋
(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河北 秦皇島066004)
班級是學校的基層組織,是學生成長最直接的環境。班主任應該給學生提供自主管理與自主教育的機會,把班級管理讓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能力和使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特別是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協調、協作能力,其意義深遠。
班級管理模式 創新手段 自主管理型班級
現代班級管理與傳統班級管理的區別,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者是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二是班主任是否能轉變角色,從班級管理中的“主演”成為“導演”。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14年來,作為英語教師,我先后帶過12個班,始終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感傷著學生的感傷,幸福著學生的幸福……雖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走過的每一段路,留下的每一個足跡,都能折射出我生命的價值。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個最深切體會就是:運用創新手段,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
從登上講臺起,我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中。很快,我發現僅有工作熱情遠遠不夠,特別是新課標、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不只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者,還應該是新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多年的教學工作讓我悟出了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必須一邊教學、一邊進行學習科研;同時在班級管理上意識到:我的孩子是“90后”,是新新人類,如何培養學生全面素質是面臨的緊迫課題。班主任必須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思想,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全面提高素質。
我把管理班級的權利與學生分享,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
1.改革班級干部設置體制。我把原來的班委會改成“八部制度”,即學習部、紀律部、勞動部、紀檢部、秘書部、管理部、財政部、體育部,各司其職、分工合作,開展日常管理工作。各部除設部長外,部長可以按需招聘助理、干事等,這樣可以使更多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中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2.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上學期,我采取民主方式和學生一起制定八(5)班班級規章制度;制定八(5)班班級基本目標。
①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學會:以學習為中心,紀律和衛生為兩個基本點,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處事。
②八(5)班“八榮八恥”。紀檢部負責監督、檢查各部委的工作,如果學生對班級各部委工作有意見,就可以向紀檢部投訴,由紀檢部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班主任匯報。這樣,使學生在行使班級管理權力的同時,更感到了一種責任,一種制約,一種監督,從而不斷完善其工作。
3.通過組織一系列“主題班會”活動,如“我愛我班”、“我為班級添光彩”、“愛家庭”等班隊活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打下扎實的思想基礎;同時讓學生參與教學,英語課堂上兵分八組,八仙過海,都有神通;我們承擔了《范進中舉》公開課任務,學生的排演的課本劇聲情并茂、惟妙惟肖,其出色表現有口皆碑;在大型的經典誦讀活動中,學生在朗誦、舞蹈、歌唱等方面大顯身手,或婀娜多姿,高亢洪亮;或玉樹臨風,婉轉悠揚。
4.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危機與合作意識。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參與競爭,既培養了競爭意識,又提高了競爭能力,更塑造了自強自立、堅忍頑強的品格。
①八仙過海分組競賽:全班48人分為八組,展開方方面面的比賽。
②獎懲分明:黑板左邊醒目寫著: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每個同學都榜上有名:紅花代表成績優秀,綠花代表沒完成作業,如上課不注意聽講就會收獲黑花,半學期一匯總獎勵前五名。
③進步宣言:為鼓勵聰明而不上進的學生,我和他們簽訂“進步宣言”明確責任和義務,給學生明確了奮斗目標。
④高利貸:考試未達標的簽署“高利貸借據”,提出更高的目標和要求。
⑤設“黑馬獎”:給每位同學成為黑馬的機會和勇氣,不附加懲罰措施。
⑥評選十名“春之使者”:讓全體學生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積極上進。
在競爭中要強調合作意識,使全班同學團結合作,攜手進步,在民主、和諧、平等的氛圍中取得更大成績,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基礎。
1.我經常和任課老師溝通,團結各位任課老師并肩奮斗。不以自己的成績遙遙領先而沾沾自喜,卻為各門學科的齊頭并進而津津樂道。在學生面前,我是一個身份特殊的老師;在老師面前,我是一個身份特殊的“家長”;在老師和學生面前,我又是一個聯系的紐帶和橋梁。
2.尊重家長,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在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與許多學生家長打過交道,可從來沒有和他們紅過臉,無論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給自己帶來多大麻煩,肚子里有多少氣,只要見到家長總是笑臉相迎,從不把氣撒在家長身上,態度和藹地向他們解釋,與他們交談,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辦法。由此得到了家長的信任,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①實行“收獲單”制度:讓孩子全面準確地記住作業,讓家長了解和督促孩子,成為我和家長交流的平臺。
②在考試前或學期初給家長寫信匯報學校大事或假期安排,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教學教育效果顯著。
我班的趙強,父母在青龍開了一個鐵礦,無暇顧及孩子,導致孩子上網、亂交朋友、遲到、不認真聽課、不寫作業……但他特別聰明且正直善良,我委以英語課代表之任,經常鼓勵他,同時與家長經常交流,我對孩子的誠心和關愛感動了家長,趙強的媽媽放棄了青龍的事業回來專門培養、陪伴孩子,偉大的母愛如同催化劑使孩子在各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績有了長足進步,家長會上我拉著趙強媽媽的手:“孩子還小,扶上馬再送一程吧?!”媽媽的回答很干脆:“老師,你放心我再也不走了,錢再重要也不如兒子重要!……”與家長同心,合力無邊。
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實踐,我們班從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主要歸功于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建設中充分發揚民主,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管理,千方百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師管理向學生管理的過渡,通過師生的相互配合,進而達到“管是為了不管;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1-2]。當然,班主任的宏觀調控和微觀指導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如果學生有怨言,班里有冤案,這就是班級建設的敗筆。
看到學生的進步倍感欣慰,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每天如風中的陀螺疲于奔命。對學生付出多了,就忽視了自己的孩子。記得有一次,當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從學校回到家時,突然想起來孩子還在幼兒園里。孩子哭了,我也哭了。的確,作為媽媽,我有愧于自己的孩子;作為軍人的妻子,我有愧于保國戍邊、風餐露宿的丈夫;作為女兒,我有愧于并不年邁就猝然辭世的父親……但作為老師,我無愧于我的學生。一直以來,我自認為身為人師、鞠躬盡瘁、問心無愧,可當我想到:汶川地震中祥和寧靜的校園頃刻間變成了人間地獄,一幅幅畫面觸目驚心,一片片廢墟中隱藏著多少師愛的故事,一幕幕灑滿人性光輝、彰顯崇高師德的場景感天動地,多少位教師災難到來之時,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特殊的師愛。與災區的教師相比,我的付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暴雨沖過,更見青松巍峨。以后的路還很長,我的努力和奮斗永不停歇。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我要繼續在這三尺講臺上扮好班主任的角色,運用創新與自主管理理念,創立特色班級,實現自己的價值,豐富自己的人生。
[1]王寶祥主編.創造性的建設班集體.班級常規管理與教育.
[2]李濤著.班主任工作新論.浙江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