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正義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通俗音樂的逐漸流行,作為我國民族傳統樂器的琵琶已經成為了我國獨有的古典藝術之一。琵琶演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并且在當代社會,人們并沒有因為音樂的通俗化而忽視傳統音樂藝術的發展,對琵琶演奏也給與了足夠的重視。本文結合琵琶演奏的實際經驗,總結了有關琵琶演奏的技巧問題,給相關愛好人員以參考。
關鍵詞:傳統琵琶 ?演奏 ?技巧 ?民族樂器
琵琶是在我國傳統樂器中,是表現力很強的樂器,既能表現出輕柔低緩的舒暢,也能渲染出高亢起伏的激昂。從兩千多年以前至今,琵琶的獨特之處在很多文人的詩詞中也有體現,并不斷地被傳承著,足夠證明琵琶在我國古代重要的歷史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琵琶的演奏技術也逐漸有了改變,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琵琶演奏的精髓還是得到了保留,以多樣的表現手法演繹著我國古代樂器藝術的經典與優雅,更是對我國古典文化的傳播有重要的意義。
一、琵琶演奏技巧的作用
琵琶是一種以獨奏為主的樂器,在我國的古典樂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自成一曲,給人以琵琶樂曲的享受,還可以應用在各種演藝表演等活動的配樂中。在近些年來,很多音樂家都致力于研究將琵琶演奏與其他種類的樂器結合在一起,共同為混合大型樂隊進行協奏,并且這一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古代的琵琶的結構與現在不同,古代琵琶是橫抱撥片彈奏的,現代琵琶采用的是豎抱手指彈奏的方式,二者的演奏手法有很多的不同,演奏的技巧也有不同的需要注意的地方。琵琶藝術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八相二十品,此外還有應用左手大拇指和和弦來提高琵琶的表現力。
在我國多年的琵琶演奏歷史中,琵琶得到了發展,并且古典琵琶的演奏也逐漸應用到現代樂曲的演奏中來。當代的琵琶演奏不僅可以演奏我國的古典樂曲,對于當今的通俗音樂甚至是西方音樂,在琵琶的演奏下都是游刃有余,可以說成是表現方式和運用效果最好的樂器之一。比如在《漢宮秋月》的演奏中,在琵琶的演奏技巧中加入左手的“推、拉、揉、吟、樓、打”等指法技巧在表達封建社會對宮女的壓迫時,表現的惟妙惟肖。在《十面埋伏》的演奏中,巧妙的應用“煞弦”、“夾掃”、“絞弦”、“推拼雙弦”等技巧對表達戰場的緊張氣氛有很大的渲染作用,能夠進一步使音樂的層次感得到體現。還有人們熟悉的白居易的詞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演奏效果。
二、琵琶演奏技巧
(一)彈挑技巧
彈和挑是傳統琵琶演奏中的最基本的演奏技巧,在傳統琵琶的演奏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彈挑技巧的基礎上,經過對其進行修改及組合等方式演變出了夾彈、雙彈、雙挑、劃、勾抹等演奏技巧,任何一種演奏技巧都離不開彈挑技巧,因此彈挑技巧在傳統琵琶的演奏中占有絕對重要的地位。
彈是在正常的持琵琶的姿勢下,用右手食指的靠近指甲端的一側向外側彈出。挑是在同樣的姿勢下,用右手的大拇指指甲端向內側挑。彈挑可以分為基本彈挑與特殊效果的彈挑,該有色彩彈挑和連續彈挑等多種彈挑方式。再對我國傳統琵琶演奏的教程中的解釋進行研究,我們可以得知我們所說的彈挑的方式來源于一種傳統的說法,即“推手卻曰琵,引手卻曰琶”。再對彈挑的技巧進行深入的研究,有龍鳳之說,把彈挑的手型分為“龍眼”和“鳳眼”;也有其他的說法,即與之相反的非龍非鳳之說,是將點、面、肉、速以及力幾方面相互結合。所謂的點是指彈奏的部位與縛手之間的距離;面是指彈奏的過程中,入弦的深度;肉是指指甲與琵琶弦接觸時的角度和所有的指峰之間的不同;速很好理解,就是彈弦時的速度;力指的并不是普通的彈弦的力量,而是彈奏者的手指、腕、小臂以及大臂的質量與加速度之間的乘積。
在彈弦的技巧上不同的專家也都有不同的看法,與各專家對琵琶演奏的理解的不同息息相關。琵琶的彈奏是人體的生理、物理以及古典音樂藝術的相互結合,需要人體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在學習琵琶的基本彈撥的技巧的時候,一定要掌握的扎實一些,并且能夠對琵琶進行有效的控制,將彈奏技巧靈活的運用到實際的演奏中。
(二)按弦的技巧
按弦也是傳統琵琶演奏的主要演奏技巧,是在完整的演奏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演奏技巧。按弦的要領有很多,首先,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即必須要掌握“抬指”的技巧。抬指的基本要領是要以指根關節為固定的基點,然后將按指快速地抬起來,到達一定的高度后再用垂直的力打在琵琶的弦上,將弦按實的指被稱為落指。在此過程中,要求落指落在弦上的位置一定要確保精準。按照彈奏的要領,落指的位置一般要求在緊挨著相和品的上方。如果距離比較遠,就會造成弦按得不實的現象,對音準也會有影響;如果按的位置在相、品的下方,就不會發出琵琶正常演奏時發出的樂音,而是樂器材質的聲響。除了按弦的位置,對于按弦的力量要求也很嚴格。如果用力太輕,會導致弦按不實,弦與相、品接觸不當會產生噪音,影響演奏的效果。如果按力過重,會使弦與相、品的接觸力過大,導致弦出現了向內側"縱起"或者是弦離開了原來的位置的現象。這樣一來,弦音就會高于正常演奏,導致樂音不準。
(三)揉弦技巧
除了彈撥和按弦,傳統琵琶的演奏中還還存在另外一種重要的技巧,即揉弦。根據不同作品的意境與表達的中心內容以及所呈現的不同的藝術風格,來選擇不同的揉弦的方法,是揉弦在琵琶演奏中運用的原則。傳統琵琶演奏時的樂曲主要分為古典樂曲組近代樂曲,進一步分類,又把古典樂曲分出了文曲和武曲兩種。文曲多數是古代的宮廷御用樂曲,用于給宮廷表演的舞蹈配樂等。文曲的節奏比較緩慢,內容配合舞蹈的意境,內涵豐富且含蓄。所以,在運用揉弦的演奏方式的時候,玩注意使手臂、手腕和手指相互結合的方式,揉弦的速度要保持慢頻率,揉弦的力道也要保持適中,快慢輕重都會給演奏帶來影響。武曲的特點多數是氣勢磅礴,較文曲大氣、起伏。因此。在武曲中運用揉弦的時候,要注意使用壓揉的方式,才能夠使樂曲表現出武曲所具有的粗纊與高亢、跌宕與剛勁的藝術特點,若采用其他手法,均表現不出武曲的感染力度。在近代的琵琶曲的演奏中,應用古典琵琶時,就應該采用多種揉弦方式共同交替使用的方法,因為近代樂曲的構曲較古代復雜,作品多數有激情深刻與舒展有力的特點,音色的變化比較復雜,整個曲目的演奏中音樂更是跌宕起伏。需要運用到多種揉弦的方式,才能夠增加演奏的表現力度,達到表演的預期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琵琶的演奏技巧即是演奏的基礎,也是演奏的升華方式。琵琶的演奏技巧表現出一個演奏者的演奏功底,也能夠衡量演奏者的水平的高度。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琵琶演奏者,必須要掌握琵琶演奏的所有技巧,將琵琶的彈撥、按弦與揉弦的運用都做到精益求精,不斷完善,逐漸進步成為琵琶演奏的高水平樂器演奏家,讓我國傳統的古典藝術得到傳播與發揚。
參考文獻:
[1]任鴻翔.琵琶曲論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2]梁世侃.琵琶演奏與練習[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3]中國音樂家協會編.琵琶曲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
[4]王鯤.試論琵琶輪指的訓練[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05).
[5]劉石.琵琶輪指的動作法、訓練法與運用[J].音樂藝術,2004,(04).
[6]杜雅楠.論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J].音樂藝術,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