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斌



摘要:隨著我國移動3G和4G網絡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學習正逐漸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一種學習方式之一。為了更全面地把握高職學生對移動學習的需求現狀,從而建設適合高職學生移動學習的相關資源及平臺,研究者通過調查問卷對高職學生對移動學習的需求做出了調查,并針對高職學生的移動學習的需求現狀提出包括開發專門針對移動客戶端的學習平臺、建設好免費的快速校園無線網、建設好豐富的移動學習資源、優化移動學習資源形式等移動學習發展策略。
關鍵詞:高職學生;移動學習;需求;發展策略
移動學習,指學習者通過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通過移動網絡獲取由學校和其他網絡平臺提供的學習資源,從而便捷地實現交互式的學習活動。隨著我國移動3G和4G網絡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學習正逐漸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一種學習方式之一。移動學習具有使用的便捷性、資源獲取的高效性等特點,正因如此,移動學習為在校學生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學習途徑,也將成為未來終身學習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大量的熟練的技術型工人、高素質技工及技師。高職教育是完成知識型工人培養的有效途徑,而我國的高職教育目前還存在生源質量、教學質量及社會對高職畢業生認可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是傳統教育教學方式難以解決的。在筆者接觸的部分高職院校中,少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傳統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在課下時,學生們比較活躍,對手機及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使用頻率很高,且對移動設備上展示的內容比較感興趣。高等職業教育以實際崗位的需求為出發點,對基于真實工作環境下的實踐工作能力要求較高,而移動學習正可以迎合職業教學的需求,讓學生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提供有效的學習形式。
為了更全面地把握高職學生對移動學習的需求現狀,筆者對高職院校學生移動學習的需求情況做了較深入的調查,并對高職院校學生在移動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能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本次調查由筆者設計出調查問題選項,通過問卷網(http://www.wenjuan.com/)生成調查問卷,然后發送調查問卷鏈接給被調查者,最后回收調查問卷247份,由問卷網網站系統生成調研結果。
一、高職學生移動設備使用狀況
(一)上網成為高職學生手機使用最多的功能
本次調研對象主要是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和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年級和大二年級的學生為主,文史財經類專業為209人,占85%,理工科學生38人,占15%。在高職學生使用手機時,他們最常使用的功能分別是上網看新聞、打電話發短信及聽音樂(見圖1)。可見在高職學生中,手機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通訊工具,上網獲取信息已超越傳統的手機通信功能成為第一大應用。
圖1手機使用功能
(二)高職學生手機上網時長大部分在2小時以上,且多利用碎片化時段
在樣本中,被調查學生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時長2小時以上的占到63.16%,說明高職學生使用手機上網已占據他們的大部分閑暇時間,且他們主要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上網。調查中,79.76%的被調查者會在課間休息或其他休息時間用上機上網,70.45%的學生會在等人、等車或等餐時用手機上網,69.23%的學生在睡覺前用手機上網(見圖2)。
圖2高職學生手機上網時間段
調研發現,大部分學生用手機上網主要是網絡聊天,其次是瀏覽網頁看新聞,但也有20.24%的學生用手機下載學習資料用于學習(如圖3)。這反映出學生目前使用手機上網的首要功能是娛樂,如能正確引導,通過建設免費的快速的網絡、豐富移動學習資源等措施把學生引導到移動學習上去,手機也會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工具。
圖3高職學生手機上網用途
另外,高職學生與他人交流的網絡方式中,78.54%的學生使用移動QQ或微信與他人交流,而直接使用手機通話或發短信的學生只占20.24%(見圖4)。
圖4與他人交流的主要網絡方式
二、高職學生移動學生需求狀況
(一)大部分學生愿意接受移動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
在調查中,52.63%的學生非常愿意嘗試接受移動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 ,19.84%的學生比較愿意接受移動學習,26.72%的學生可以試一試,僅有0.81%的學生覺得移動學習是浪費時間,不愿意接受移動學習。
圖5是否愿意接受移動學習
在“您是否希望及早開發移動學習平臺”的調查中, 82.59%的被調查者迫切或者希望學院能及早開發適合手機上網的學習平臺。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希望學校能及早提供移動學習的平臺和資源。
圖6是否希望及早開發移動學習平臺
在“感覺什么時候最需要采用移動學習”的調查中,36.84%的學生認為是急著交作業卻在外地身邊沒電腦時,29.55%的學生認為當想學習某知名教授的課時最需要采用移動學習,還有19.03%的學生認為無聊的時候想使用移動學習,另外7.29%的學生認為他們在等車或等人時最想體驗移動學習。
圖7最需要移動學習的時間段
(二)高職學生認為最適合手機學習的知識是專業課程,移動學習主要用于課后復習和師生討論
在適合手機移動學習的內容調查中,77.33%被調查者認為最適合學習的內容是生活百科類,72.06%的被調查者認為是專業相關類,其次是資格考試類知識及外語類。
圖8適合手機移動學習的內容
在“手機適合哪些方面的移動學習”調查中,68.83%的調查者認為移動學習主要是用于課后復習,59.51%的被調查者認為移動學習主要用于師生討論,另有54.66%的學生認為移動學習主要用于課前預習。
圖9適合手機移動學習的方式
對于移動學習這種新學習方式,36.44%的被調查者最關注的是學習內容的有用性,27.55%的被調查者最關注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另有22.27%的被調查者最關注操作的方便性。
圖10對手機移動學習最關注的
(三)在影響手機移動學習的效果中,網速慢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因素
在影響移動學習的學習效果因素中,81.38%的受訪者認為網速慢是影響學習效果的最主要的因素,另有48.99%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容易被網上的其它信息吸引,其次是手機電池續航能力及手機屏幕過小(見圖11)。
圖11影響手機移動學習的主要因素
在“可以改進移動學習”的調查中,90.69%的被訪者認為建立免費的全校園的無線WIFI是改進移動學習的最有效方式,72.4%的受訪者認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是有效改進移動學習的方式,另外還有59.51%的受訪者認為降低套餐流量費用是一種有效的改進移動學習的方式(見圖12)。
圖12改進手機移動學習的主要手段
(四)網絡視頻和專業素材庫是學生最希望建立的移動學習資源
在“如果建立移動學習平臺,您希望有哪些學習資源”的調查中,79.35%的受訪者希望有網絡視頻課程,77.73%的受訪者選擇專業素材庫,63.16%的受訪者選擇試題庫,另外,各有53.85%的學生選擇了教學課件庫和教學案例庫(見圖13)。
圖13希望建設的手機移動學習資源
在“對于手機上網學習中最喜歡的媒體素材形式”調查中,53.85%的受訪者最喜歡的媒體形式是視頻,18.62%的受訪者最喜歡的是既有視頻、音頻,又有文本綜合類資源,8.91%的受訪者最喜歡小游戲性質的學習資源,8.1%的受訪者最喜歡圖片形式的學習資源,7.29%的受訪者最喜歡文本形式(見圖14)。
圖14最喜歡的手機移動學習媒體素材形式
在“通過移動設備觀看教學視頻,您希望教學視頻的長度”的調查中,40.08%的受訪者希望教學視頻是10-20分鐘,26.32%的受訪者希望教學視頻是5-10分鐘,23.89%的受訪者希望教學視頻是20-30分鐘(見圖15)。
圖15希望教學視頻的長度
在“您如何看待移動學習的發展趨勢”中,65.99%的受訪者認為移動學習有很大的發展空間,32.39%的學生認為移動學習只能是輔助學習手段(見圖16)。
圖16對移動學習發展趨勢的看法
三、高職學生移動學習發展策略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學習的硬件載體已具備。同時,高職學生在使用智能手機時,上網已成為其主要使用功能,且平均時間較長,說明高職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習慣已經形成。調研結果也顯示超過72%的學生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移動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因此,建設好的移動學習平臺,不斷豐富移動學習資源已是迫在眉睫。
(一)移動學習硬件資源建設策略
1.開發專門針對移動客戶端的移動學習平臺
目前大部分高職學院都有現成的國家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或校級精品課程等以前已建設好的課程資源,包括教學視頻、在線測試、互動交流模塊。但這些課程存放的平臺大都是針對早期PC端開發的,即使有學生在碎片化的時間里想學習這些資源,用移動終端訪問也會出現字體過小、頁面內容左右滑動、流量消耗過快等嚴重影響學習體驗的情況。因此,要想順應時代潮流,充分滿足高職學生對移動學習的需求,鼓勵他們在碎片化的時間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學習,建設一個響應速度快的移動學習資源手機端平臺迫在眉睫。另外,各高職學院還可開發適應本校移動學習資源的移動端APP,學生只要安裝好這個APP,以后每次都能方便地登錄移動學習平臺進行學習。[1]
2.有條件的學院應建設好免費的快速校園無線網
在對高職學生調查哪些方式可以改進移動學習時,90.69%的被訪者認為最首要的是建立免費的全校園的無線網。而且在調查表最后一項“你認為本校移動學習平臺建設中最應提升的”開放式問題中,超過50%的學生填寫了建設全校園的快速的無線wifi。這里不排除部分學生渴望通過免費的無線網來上網瀏覽非學習類網頁、觀看休閑娛樂類視頻的休閑娛樂需求,但筆者認為,建有覆蓋全校園的快速的無線網絡是滿足高職學生移動學習需求的基礎。如果擔心學生濫用無線網絡從事游戲或觀看娛樂視頻,從而造成網絡資源的擁堵或浪費,學校可通過一定的技術,限制免費的無線網絡只能用于瀏覽學校規定的學習資源,從而積極引導學生使用免費的無線網來學習而不是游戲或娛樂。
(二)移動學習資源建設策略
根據前面的調研結果,36.44%的被訪者關注學習內容的有效性,27.53%的受訪者最關注學習資源的豐富性。因此,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是移動學習發展策略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整合現有的精品資源,開發新的移動學習資源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已建設好了一批國家級、省級、校級精品課程資源。高職院校在建設移動學習資源時,應充分挖掘現有的教學資源,轉換原有的尚可利用的資源,便于移動設備瀏覽使用。
另外,針對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及移動學習的特點,高職院校可緊扣教學標準和教學大綱建設一些專業類、職業資格考試類及外語類的教學資源。另外,在學院移動學習平臺,可整合互聯網資源,把互聯網上其它高校或社會組織提供的移動學習資源整合到本校的移動學習平臺,提供一個訪問鏈接和簡要介紹。這樣能極大豐富移動學習的資源內容,拓寬移動學習資源的形式,減輕本校資源建設的工作量,實現資源互補,同時也可提高學生使用移動學習的積極性。[2]
2.移動學習資源形式遵循“碎片化、知識化、視頻化、微型化、交互性”的標準
對于手機上網學習中最喜歡的媒體素材形式調查中,53.85%的受訪者最喜歡的媒體形式是視頻,18.62%的受訪者最喜歡的是既有視頻、音頻又有文本的綜合類的學習資源形式,且40.08%的受訪者希望教學視頻是10-20分鐘。另外,在“手機移動學習適合哪些方面”的調查中,68.83%的被調查者認為移動學習主要是用于課后復習,59.51%被調查者認為移動學習主要用于師生討論。因此,移動學習資源建設的形式應遵循“碎片化、知識化、視頻化、微型化、交互性”的標準。學習資源的形式建議主要以10—20分鐘的短視頻、短動畫或短游戲為主,目前正在網上興起的“微課”就是一種很好的適合移動學習的資源。同時,視頻后面應設置和學習內容相關的自測練習題,便于學生鞏固學習效果。另外,在移動學習資源平臺上,應設置多渠道的師生互動的相關功能模塊,可以充分整合現有的即時交流工具如QQ、微信等,從而方便學習者和教師之間或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及時解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碰到的疑惑,提高移動學習的學習效率。[3]
四、結論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來勢迅猛,據2014年7月份CNNIC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達5.27億,較2013年底增加269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升至83.4%,首次超過PC上網80.9%的占比。因此,學校和教師應該積極引導高職院校的學生自主學習,隨時隨地學習,這也是信息時代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這種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許比學習知識和技能本身更重要。同時,學校和教師也應重視和加強“微課”、“微視頻”等移動學習資源的開發,提高移動學習資源的質量和數量,讓學生體驗移動學習的樂趣,激勵他們主動參與移動學習的熱情,促進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個人專業技能的共同提升。
參考文獻:
[1] 繆紅燕,劉相臣,吳祥輝. TAM模型視野下大學生移動學習行為的調查研究[J].學術探索,2014(2):77-79.
[2] 茆意宏,魏雅雯.大學生移動學習需求的實證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3(8): 82-85.
[3] 趙愛美.高職學生移動學習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7):76-79.
(責任編輯劉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