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嵐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關于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語文課的幾點思考
王曉嵐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近年來,各高職院校不斷對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進行優化。作為基礎課的語文應適應新時期育人的要求。具體來說,高職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語文課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在教學中應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在內容上應根據需求在普高語文課本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在教學方法上應以啟發式教學為主,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能力,這樣語文課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五年制 學前教育專業 語文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新時期,政府要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這一政策的出臺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初中起點五年制學前教育大專班生源數量增多。然而,在忙著“招進來”的同時,如何“教得好”成了各高職院校關注的重點。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需要不斷優化。在優化過程中,語文的學科性質、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需要仔細斟酌。
高職院校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是以培養能夠適應幼兒園教學與保育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其中語文課的設置主要為了幫助學生積累必要的語言知識,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問題思辨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與審美水平,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簡言之,高職院校語文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然而實踐中,部分語文教師對其理解不夠全面。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關注語文知識訓練,過于重視字詞句段篇章的識記。學生叫苦連天,對語文失去了興趣,即使背住的東西也不會應用,課文中傳遞的美好情感學生一點也沒有體會到。有的教師把語文課上成了賞析課,只關注課文的思想性,講得津津有味,學生也很喜歡聽,可是真到了自己說和寫的時候,說不出來也寫不成。這樣的學生很難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事實證明,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缺一不可。加強語文知識積累和基本能力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為學生以后工作打下基礎;體味文章的思想,可以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激發他們在人生道路上努力拼搏,早日走向成熟。
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語文課還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針對性強的教材很少,各高職院校大都使用的是普高的課本。普高語文課本以閱讀鑒賞為主要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迎接高考為目標,思想上注重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內容上要求學生掌握的語言文學知識較深,側重于應試。但是學前教育語文的教學目標顯然與普高語文不同。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的語文只要求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并且注重訓練使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既要充分重視普高語文課文中的人文性,又不能完全按照高中語文課本涉及的語言文學知識進行教學,還要注意能力訓練。因此,五專的語文教師要在普高課本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調整的總原則是降低知識難度,提高能力要求。
1.降低普高語文知識的深度,增加廣度。
普高語文涉及語言文學方方面面的知識,部分知識學生到了幼兒園后幾乎用不到,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酌情刪減。如現代文語法,學前教育專業的語文學習可以把語法一帶而過,過多地講解語法是在做無用功。文言文知識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高中要求學生掌握古文字、文言詞匯等方面的知識,這一部分在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的語文課上只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即可。鑒于學前教育的特殊性,在語文教學中還應增加部分內容:平時在教學中加入兒童文學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對其產生興趣。
2.增補相應的能力訓練。
高中語文教學是圍著高考這根指揮棒轉的,而學前教育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能力和應用文寫作能力,使他們順利完成將來的幼兒園教學。五年制學前教育新生中大部分學生不敢說,不會說,甚至連自我介紹都很難完成,因此,在教學中,要創造更多機會請學生讀書、回答問題、上臺演講、表演,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普高語文強調的是學生基礎寫作能力培養,但是學前教育寫作還應包括一些實用文體的內容。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等寫作訓練都應穿插到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中,只有這樣學生走入工作崗位遇到這些工作才不會覺得陌生和棘手。
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不僅教材要進行取舍和增補,教學方法也與高中語文有所不同。近年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質普遍不高,對學習語文不感興趣,這就對組織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導學生愿意學習,成了語文教學的關鍵問題。
1.利用人文性進行啟發式教學。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具有豐富的人文情感,它們大都來源于生活,表現的是對生活的獨特體悟。這些內容對涉世未深的十五六歲學生是具有吸引力的。若以課文的思想內涵為引領,設計整個教學活動,能夠拉近課文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導入時可以多考慮使用設疑導入。如進行《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教學時,可以“我們應該怎樣說服別人”的問題導入教學,帶著這個問題講解基礎知識,分析課文,最后總結燭之武說服語言的高明之處;在教學中,對于降低難度后語言知識點依然較密集的文言文,要注意幫助學生感受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篇枯燥的字詞句講解很容易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若教師可以思想感情為線索,把文章分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先講知識,再請學生共同討論分析思想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拓展延伸環節,教師還可以根據文章的思想聯系學生實際進行啟發。如在《老人與海》的課堂拓展部分,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怎樣面對困難”。
2.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能力。
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當具備的最重要能力是“說”和“寫”。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多種形式提高學生這兩種能力。在“說”的方面,教師可以設計梯度訓練,先要求學生流利朗讀課文,接著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清晰流暢地回答問題,然后要求學生進行自我介紹,最后要求學生具有組織簡單教學活動的能力。當然還可以通過課前小演講、課上辯論賽、話劇表演等形式提高口語水平。在“寫”的方面,教師可以在平時訓練中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掌握應用文的格式,提高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引導學生提高語言能力。
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有自身特點,要想把這門課上好必須清楚地認識語文的學科性質,適度調整教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語言素質過硬的幼兒教師。
[1]Andrew,M.D.Difference between graduate of4-year and5-year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0.
[2]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Textbook Rental Program.http://www.bookstore.appstate.edu/rental.html.
[3]Koppich,Julia E,Merseth,Katherine K.Studies of Excellence in Teacher Education:Preparation in a Five-Year Program.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2000.
[4]Paul D Trawers.five yea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an old idea.Education,1990.
[5]George,Thomas W,Border,Mary Kay.Five yea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attrition.Reproductions supplied by EDRS,1993.
[6]Bull,Kay Sather.Five yea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potential impacton rural schools.Reproducti-ons supplied by EDRS.1989.
[7]郭珊珊.論高職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革的思路[J].語文學刊,2009(15).
[8]向悅.敢問路在何方——對高職高專語文教育專業生存的思考[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