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非
(吉林財經大學 統計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賈非
(吉林財經大學 統計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翻轉課堂顛覆傳統教學流程,將教與學的順序進行了置換,在各類教育中已取得較好的教學反饋。根據學習資料不同,翻轉課堂可以分為無信息化教學環境支持、微課支持和慕課支持三種形式,目前適合我國高等院校廣泛推廣和實踐的模式為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操作方式較為靈活,可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為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奠定基礎,具體實施方式分為家校翻、校內翻和課內翻三種形式,可以根據班級情況與課程情況選擇。
翻轉課堂 高校 微課 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是對傳統灌輸式教育的重大改革,該教學模式對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進行了課內外置換,核心是在課堂之外從事基礎知識學習 (Chrysanthemums Demetrius,2010),課堂變成老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國內外對翻轉課堂的研究已經比較深入,近年來主要集中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1.文獻綜述
在理論研究方面,Gerstein(2011)構建的一個環形的翻轉課堂四階段模型,將翻轉課堂分為體驗參與、概念探索、意義建構和展示應用四個階段;Talbert(2011)結合自己“線性代數”課程教學實踐,總結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和環節,提出翻轉課堂的系統結構;張金磊等(2012)在Talbert的翻轉課堂結構模型基礎上,構建出包括課前學習和課堂學習兩部分翻轉課堂教學模型;郭紹青(2014)結合生物學“趨同進化”理論構建微課趨同教學應用環境模型(SMVP模型),探究有效的微課趨同設計方法和實施策略,為促進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理論和實踐發展提供借鑒。
在實踐研究方面,Renchetti(2010)探索利用現代技術變革傳統教學模式,認為基于在線視頻的學習有助于幫助學習者自主學習;Moravec(2010)在生物課上對現行教育方法進行改革,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并完成作業,課堂上學生則輪流參加10分鐘小型講座和5~7分鐘的學習活動,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考試成績提高了21%。在國內,楊九民等(2013)構建了基于微視頻資源翻轉課堂的實驗教學模式,研究表明該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實驗操作的正確率;馬秀麟等(2013)在實踐中嘗試對不同層次學生使用翻轉課堂,得出翻轉課堂適合項目教學法或以技能任務型為主的課程的結論;在此基礎上,王曉東(2013)通過教育技術學專業英語課程中的教學實驗,發現應用翻轉課堂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能提升學生對課程教學的認同度,同時指出大學生的學習應該以自學為主,翻轉課堂完全符合這種教學理念,在大學教學中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2.翻轉課堂的類型
在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的定義中,易慶竑(2015)指出美國新媒體聯盟 (NMC)給出的定義更符合翻轉課堂的要求,認為翻轉課堂的本質在于“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將學生的學習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教學實施中,翻轉課堂主要涉及三種形式:家校翻、校內翻和課內翻(易慶竑,2015)。具體而言,家校翻指學生在課外學習、練習和完成任務,課堂成為討論和交流的場所;校內翻指前置學習在課內完成,學生在第一次課上基于微課程和其他學習資源自學形成基本理解,在第二次課上進行討論與交流;課內翻則將課堂安排分成自學和討論兩個部分,這種方法較為便利,易于掌控。這三種翻轉課堂的形式,學生自由度逐漸減弱,從促進學生個性發揮、因材施教角度看第一種形式具有最高優越性;但是在資源有限,尤其缺乏系統性慕課資源時,后兩種方式更易于實施。另外根據學生自學資料形式不同,翻轉課堂可以分為:無信息化教學環境支持、微課支持和慕課支持三種形式(賈非,2015)。所謂無信息化教學環境支持指學生的自學環節主要基于教材和其他圖書資料,學生獲得學習任務后,通過自學和查閱資料完成學習目標;微課支持的翻轉課堂通常適用于個別知識點教學使用,學生可以通過事先觀看微課,結合練習、查閱資料和完成討論任務實現學習目標,課上主要進行任務成果展示及通過討論和教師指導解決問題;慕課支持的翻轉課堂是“家校翻”的一種體現(易慶竑,2015),慕課由系列化微課組成,學習者可以通過慕課平臺獨立完成一門課程學習,學生測試、答疑都可以在平臺上實現,因此更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自學完畢,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參加不同主題的課堂討論?;谀秸n的翻轉課堂是國外翻轉課堂教學主要形式,但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中,優質慕課資源較為缺乏,近年來舉辦的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匯聚了大量微課資源,但是距形成有組織的慕課資源還具有一定差距。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是教學實踐中最值得探究和推廣的教學模式。
1.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微課支持的翻轉課堂翻轉了教學流程,將學習中最重要練習和實踐環節安排在課堂上進行,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保持。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講授、閱讀、視聽結合、示范、小組討論、實踐練習和馬上應用/教別人,七種不同行為的24小時后學習內容平均保持率分別為:5%、10%、20%、30%、50%、75%和90%?;谖⒄n的翻轉課堂課前學習方式主要為視聽結合、示范和實踐練習,課上學習方式主要為小組討論、實踐練習和馬上應用/教別人,完全不同于傳統以講授和閱讀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2.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具有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作用。一方面,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可以對具有疑惑的部分反復聽,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料或師生討論平臺獲取解答,有效解決教師講課時照顧大多數而忽略學生個性化要求的弊端。另一方面,由于學生不受教師牽引,不同學生觀看同一段視頻可能獲得不同認知感受,也可能激發不同靈感,這些感受和靈感都可以在課堂討論中與其他同學和老師分享,學生的創造力不受約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隨著慕課平臺的完善與推廣,學生在慕課平臺學習痕跡形成的網絡大數據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特征進行描述的原始資料,有利于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制訂更符合個人學習特點的學習計劃。
微課資源較為容易獲得,因此微課支持的翻轉課堂教學門檻較低,適合高等院校教學改革實踐。微課強調微知識點的學習,教學素材較為零散,可以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教學方法切換具有較高靈活性。隨著慕課資源的完善,微課支持的翻轉課堂可逐漸向慕課支持的翻轉課堂轉化。根據翻轉形式不同,微課支持的翻轉課堂可以分為家校翻、校內翻和課內翻三種形式,具體選取哪種翻轉模式可以根據班級人數、課程類型和課時安排自主掌握。圖1為劉艷斐(2015)給出的翻轉課堂教學過程圖,將課程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這是較為基本的家校翻翻轉課堂模式。虛線強調的模塊可以合并為課內部分,如果以單一的一次課形式呈現,則為校內翻模式,如果以一次課中的一節形式呈現,則為課內翻模式。

圖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慕課時代的到來,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文認為表現為以下幾點。
1.慕課資源走向市場化,大規模慕課資源將迅速上線,專業慕課開發公司將成為慕課資源主要生產者,專業教師將成為慕課設計的參與者和慕課資源的使用者。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挑戰在于大學教師教學觀念轉變和綜合能力提升,隨著慕課資源的逐步開放,教師角色將由課堂講授者轉變為課堂組織者。
3.慕課平臺將記錄每位學生和教師的行為軌跡,基于網絡大數據的分析將為學生和老師提供個性化服務,如教師評價、學生學習計劃的制訂、學習能力分析、學生特長分析,甚至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建議。
[1]Chrysanthe Demetry.Work in Progress—An Innovation Merging Classroom Flip and Team-based Learing[R].Washington:40th ASEE/IEE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2010.
[2]M.Moravec,A.Williams,N.Aguilar-Roca,D.K.O’Dowd.Learn before lecture:a strategy that improves learning outcomes in a large introductory biology class[J].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10,09(4).
[3]賈非.基于翻轉課堂的財經類課程教學方法研究——以《統計學》教學為例[J].新校園,2015.07.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ZD1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