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



筆者最近觀摩了一節“國培計劃”送教下鄉的公開課,認為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現歸納并提出一些改進策略,與同行們研討。
一、教學內容值得商榷
送教下鄉教師原本報送的教學內容是水平四《魚躍前滾翻(男)和肩肘倒立(女)》,等課開始的時候,卻臨時調整為《前滾翻》,使與會教師都感覺到不解,后來在研討的時候,授課教師作了解釋,原因是授課教師和學生交流時,該班學生沒有學習過《前滾翻》教材,《魚躍前滾翻》對學生來說難度偏大,學生較難接受,考慮到教學效果和安全原因,臨時調整為難度較低的《前滾翻》。
分析: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顯然是執教教師沒有充分了解任教學校學生的學情,對該校學生的運動能力、技術水平沒有較好的了解。“送教下鄉”都是異地、異校“借班上課”,授課教師沒有時間面對面了解學生,以至于在教學設計方面存在過高估計學生能力的現象,造成許多教學任務難以完成,不得不臨時調整教材。
應對策略:教師“借班上課”首先應該了解校情、學情,接到教學任務以后,要主動和承辦學校進行聯系,對所要上課的班級學生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如,可以通過打電話、微信、QQ等方法和該校體育教師交流,了解該校、該班學生的人數、男女比例、體育骨干、學習情況、體育基礎、學習進度等。根據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計劃,既避免了倉促改變教材的情況,又能使學生學有所得,以及觀摩教師觀有所得,真正起到觀摩課的價值。如,教授短跑教材,通過該班體育教師了解,剛剛學習了蹲踞式起跑技術,執教教師就可以接著教學起跑后加速跑的內容,增加教學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學生學習起來也才更有針對性和興趣性。此外,授課教師“借班上課”時還需和原進度一致,以及提前半個小時和授課班級學生進行交流,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流程告訴學生,讓學生對教學環節有大致的了解,并重點培訓體育委員和體育組長,以便課堂上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二、器材設置值得商榷
1.器材設置適得其反。如圖1所示,執教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練效果,克服教學難點,在大墊子下面加了一個小墊子,教師的設計是通過增加小墊子制造一個斜坡,使學生滾翻迅速。筆者認為這樣的設計和安排有不合理的地方,加了小墊子以后,學生站的位置比墊子更低,反而加大了學生練習的難度,從圖1能明顯看出,學生身體首先著墊的部位是前額而不是后腦勺,學生練習過程中許多都是趴在墊子上,甚至出現向側面傾倒的現象,較為危險。
分析:教師沒有對器材的設計和擺放進行深入研究,對教材重難點的處理不合理,學生出現錯誤動作后未及時進行糾正和調整。
應對策略:借助斜坡助力學生滾翻時,應讓學生的站位與墊子一樣平或者稍微高于墊子,這樣才能提高練習者的重心、降低滾翻難度,對難點的突破才會有較好的效果。練習前滾翻時,學生身體部位正確的著墊順序依次為后腦勺、頸部、背部、臀部,如圖2所示。
2.標志物擺放位置不合理。教師在學生展示動作的過程中,用呼啦圈作為標志物來提高學生的練習效果。筆者在觀摩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認為教師呼啦圈擺放的位置不合理。如圖3所示,呼啦圈離學生的位置偏遠,學生練習時必須向前伸頭才能做動作,這樣就會出現學生用前額著墊、滾翻不圓滑的現象,加大了學生的練習難度,出現了向側面傾倒的現象。
分析:教師的想法較好,想通過增加教具來給課堂教學增彩,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練習效果,但教師對教具的創新開發與運用不夠,對教具的使用缺乏合理性與有效性。
應對策略:為了增加前滾翻團身效果,使滾翻更圓滑,可以在墊子上指定位置貼彩色膠布,用彩色粉筆畫標記,或者同執教教師一樣用呼啦圈做標記,且放標記的位置離雙腳站位的位置越近越好,這樣會縮小滾翻半徑,有利于學生向前滾翻,如圖4所示。
三、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值得商榷
保護與幫助在體操教學中非常重要,良好的保護與幫助既能保證學生的安全,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運動技術動作的掌握。但從教學現場來看,該教師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去對同伴進行保護與幫助,只是讓學生在旁邊象征性地推練習者一下。學生也沒有做好對同伴的幫助與保護,只是用一只手扶著學生的臀部,然后用另一只手用力向前推學生的臀部。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加上練習者前額著墊,許多學生就直接向前趴在了墊子上,教學效果較差,同時還存在安全隱患。
分析:出現保護與幫助不當的原因,一是教師對教材不熟悉,沒有對教材進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尤其是對體操類教材;二是教師對學生的學情了解不夠,認為學生會保護與幫助,不需要進行單獨講解和練習,過高估計了學生的運動能力。
應對策略:前滾翻保護與幫助應該從“保護與幫助的時機”“保護與幫助的站位”“保護與幫助的部位”3個方面進行,如5所示。
1.保護與幫助的時機:當練習者提臀即將屈臂時,一手扶其后腦,在練習者蹬腿時,另一手托大腿后部向前推送,幫助練習者完成滾翻。
2.保護與幫助的站位:幫助與保護者單膝跪在練習者的側前方最好,因為練習者練習前滾翻時身體是向前移動的,所以保護與幫助者站在練習者的側前方比較適宜幫助練習者完成動作,而且單膝跪在墊子上對幫助者較為輕松,還有利于保護與幫助動作的完成。
3.保護與幫助的部位:就保護與幫助的部位來說,一手按練習者后腦,有利于練習者團身低頭,重點保護練習者的頸部;在練習者蹬腿滾翻時,另一手扶練習者大腿后部適度用力向前推送,有助于幫助練習者蹬直雙腿,獲得向前滾動的動力從而完成滾翻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