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描述
《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是人教版《體育與健康》水平四(七年級)教材的教學內容,屬于排球板塊“墊球”單元。墊球是排球一攻戰術體系和防反戰術體系的關鍵環節,而正面雙手墊球技術影響著墊球的效果,決定著比賽進程。筆者將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單元設計分為2課時,本課為第2課時。第1課時,向學生講解了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要領,幫助學生建立了正確的動作概念,并組織個別學生進行一拋一墊的練習,但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墊球時機和位置缺少預判,出現在面對來球時有“屈臂”和“躲球”的現象,導致球要么打在手上、要么打在大臂上,要么打在身上。因此,在第2課時,重點讓學生學習正對來球時如何全身協調發力墊球。
本次授課班級為七年級,授課對象為合并上課的2個班的女生,人數為46人。本課的教學任務是解決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時擊球部位不準確以及墊球屈臂問題。為此,筆者以橡皮筋為教學輔助工具,通過游戲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使用2根橡皮筋,克服擊球的恐懼心理,解決了擊球部位不準確和墊球屈臂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得到了同行的好評。
二、案例描述
課前5min,學生排隊來到體育館2樓的排球館,看到了地上2排整齊的橡皮筋,女生們立刻被吸引,禁不住大步走上前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教師借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道:“可以看、可以摸、可以試,但試完以后要放回原地,因為這節課橡皮筋大有用場?!?/p>
1.課前導入
課的開始階段,學生興奮點比較低,為此,教師剪輯了一段時長約1min的中國女排運用正面雙手墊球的奧運比賽視頻,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奮性,另一方面比賽視頻也加深了學生對排球正面雙手墊球重要性的認識。
2.課前提問
在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立刻提問學生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口訣,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只有個別學生能回答上來。教師迅速在大屏幕上呈現出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要領口訣“插”“夾”“提”“移”“蹬”“跟”,并要求學生大聲地念出這6字口訣。為了加深學生對6字口訣的認知,在關閉大屏幕后又進行了一輪提問,最終全班學生都能異口同聲地念出6字口訣。
3.課前練習
在學生牢記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6字口訣后,教師提出:“有哪名同學愿意出來,為大家展示一下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動作?”一名學生回答:“老師,我想試一下?!笔痉督Y束后,教師立刻回應:“動作做得好標準,大家給點掌聲鼓勵一下!”全班學生迅速拍出了班級獨具特色的“335”掌聲(連續拍3次,接著再連續拍3次,接著連續拍5次)。隨后教師宣布:“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后半段——一名同學拋球,另一名同學墊球的動作。”
接著,教師將上節課學生代表存在的主要問題做了說明,針對其墊球部位不準確和屈臂的問題,教師和體育委員相互配合進行了完整的示范。第1次球拋得過平;第2次球拋的高度有了,但拋得較近;第3次拋球拋的既有高度又有遠度,但拋得過遠。雖然教師都較好地完成了墊球動作,但全班學生笑了3次,體育委員突然說了一聲:“拋球動作好像挺難的。”這句話也提醒了教師,必須要強調一下拋球的要求。隨即教師就向學生們做了一個拋球的示范,并講解了拋球的3個要點:“有弧度”“遠度適中”“不要讓球旋轉”。隨后,教師讓學生2人一組,相互拋球,并按照剛才所講的3個要點,提示對方拋球是否正確。
4.游戲輔助
熟悉拋球動作要點后,教師提出:“接下來咱們進行一個與橡皮筋有關的游戲,要求一名同學做出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手臂動作,另一名同學把2根橡皮筋套在墊球同學的手臂上。墊球的同學雙手用力將橡皮筋拉開,然后另外一名同學幫著墊球的同學調整2根橡皮筋的位置,其中一根橡皮筋在兩手的手腕處,另一根則在肘關節處,要求兩臂呈直臂伸直狀態(圖1),2根橡皮筋之間的距離剛好能夠漏掉一個排球?!痹谡f完動作要求后,又強調了游戲方法:一人拋球,手臂套有橡皮筋的同學用手臂和橡皮筋組成空當讓對方拋過來的球順利地漏下去,通過拋球10次,比一比看誰順利漏球的次數多,但是前提條件必須是直臂,不允許屈肘。
待大家完成10次拋球后,教師提出:“老師剛才看了大家都非常認真地去玩這個游戲,并且都遵循了游戲的規則,但是老師發現你們在游戲時存在一個問題,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學生回答:“把排球漏下去好難,漏球的時候總想屈臂?!?/p>
看到學生們都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教師微笑著說:“看來你們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但是我想說的是咱們大家共同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大家在漏球的時候手臂抬得過高。”學生疑惑地看著教師,然后教師順勢就模仿了學生的錯誤動作。動作做完后,許多學生默默點頭。接下來教師補充:“現在老師給大家做一個正確的漏球動作,大家注意看我的手臂是在什么水平位置將球漏下的?!睂W生們看完后,異口同聲回答:“是在腰部水平位置。”教師迅速向所有學生豎起了大拇指:“你們太棒了,接下來咱們加大游戲的難度,把肘關節的橡皮筋移動到手腕以上10cm的地方(圖2)?,F在2根橡皮筋的距離變小了,咱們需要做的就是用這2根橡皮筋把拋出的球接到,每個同學拋球10次?!?/p>
5.正式練習
在游戲完成后,教師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咱們做游戲的目的是什么?有哪名學生告訴老師?”有學生說:“能讓我們在墊球時找準擊球的部位?!庇袑W生回答:“能讓我們在墊球時不屈臂?!币灿袑W生補充:“能讓我們面對來球不害怕。”這3點正是游戲設置所要解決的問題,游戲的目的基本達到了預設的效果。
為了驗證游戲效果,教師開始組織正式練習,2人一組,一人拋球,一人進行正面雙手墊球。學生練習時,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巡視過程中發現70%的學生在進行正面雙手墊球時,基本上解決了擊球部位不準確和墊球屈臂的問題,橡皮筋的巧妙運用,在正面雙手墊球教學中取得了預期的成效。
三、案例反思
本次課的靈感純屬偶然。之前學校舉辦的教學百花獎活動中,學生在玩趣味游戲時,一名學生手持一個袋子去接另一名學生拋過來的球。筆者發現,在接球時,接球的學生不但沒有害怕對方拋出的球,反而主動地去迎接另一名學生拋過來的球,這一點可以運用在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教學中,以此克服學生害怕被球砸的畏懼心理。回到體育組后,教研組在集體備課期間組織了研討和交流,共同設計了通過游戲形式來突破重難點的練習方法,并最終想到了運用橡皮筋的創意。
1.合理選擇橡皮筋顏色,激發學生學習情緒
學習情緒是指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與學生學業活動相關的各種情緒體驗,包括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和完成作業過程中以及考試期間的情緒體驗。學習情緒對學習積極性具有較強的影響作用,積極的學習情緒能促進個體學習動機,消極的學習情緒則抑制個體學習動機。為了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筆者與心理學科的教師進行了交流,發現教學輔助器材的顏色對初中生學習的情緒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對器材顏色的選擇不容忽視,在查閱了相關文獻和資料后發現,初中女生學習的積極情緒與藍色和紫色的偏好具有顯著的正相關。所以,本次課所用的橡皮筋的顏色選擇藍色和紫色,以至于在上課前當學生來到排球館時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為了驗證所選擇顏色的合理性,筆者在課后隨機詢問了幾個學生對橡皮筋顏色的偏好,學生回答的結果比較一致,認為藍色和紫色的橡皮筋激發了她們的學習情緒。
2.創設排球墊球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為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筆者申請使用體育館LED顯示屏來替代傳統的投影幕布,并根據課堂40min價值曲線分布規律和加拿大BOPPPS有效教學結構內容安排的理論,合理安排了該堂課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視頻片段選擇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比賽的墊球集錦,播放時間控制在1min以內,該視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習墊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由易到難分層練習,克服學生恐懼心理
雖然運用橡皮筋是為了解決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問題,但是還有一個關鍵就是需要解決學生面對來球時的恐懼心理。正如前文所述,運用橡皮筋的方法是受學生接球游戲的啟發才得以應運而生。為什么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害怕對方拋來的球,是因為受排球的大小、顏色和材質等因素的影響,畢竟排球體積較大、硬度相對較高,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排球害怕被砸到,所以才會躲避來球。即使筆者運用橡皮筋輔助器械,通過游戲的形式來解決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重難點,但還是要考慮學生面對來球的恐懼心理。因此,在游戲環節筆者采用由易到難分層練習的設計,起初讓學生感到他們是在玩游戲,把排球當作游戲中的一部分,等到熟練后學生的恐懼心理基本消除時,再開始進入真正解決重難點的練習環節,這樣寓教于樂,事半功倍。
4.引導學生主體自由,充分認識技術的深刻內涵
七年級的學生仍然帶有小學生的天性,希望被同伴接受和認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略七年級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為課堂教學創設自主、自由、互動、交流、和諧的氛圍,要引導學生做到活而不亂。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既要當裁判員,又要做教練員,更要爭當運動員,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掌握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動作的要領。通過角色的轉變,使學生達到學會、學懂、會用的目標。
特邀江西李朝楠老師點評:
王慶然老師在教學中運用橡皮筋較好地解決了排球墊球時擊球的部位、屈臂、面對來球時的恐懼心理3個問題。教學過程組織有序,方法多種多樣,如,LED顯示屏播放女排奧運比賽視頻、“335”特色掌聲、自己和體育委員合作示范等。教學中遵循了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輔助手段行之有效,墊球練習針對性強,如,“橡皮筋漏球的游戲”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無形間達到教學的目的??偟膩碚f,這是一堂成功的體育創新實踐課,但是個人覺得如果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多采用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習得津津有味,這一堂課會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