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繼鵬,胡鳳林,華勁松,戴紅燕
(1.西昌學院,四川西昌615013;2.四川省三臺中學,四川三臺621100)
普格稻區新品系產量及碾米特性篩選
曲繼鵬1,胡鳳林2,華勁松1,戴紅燕1
(1.西昌學院,四川西昌615013;2.四川省三臺中學,四川三臺621100)
普格高寒稻區種植的水稻品種由于品種特性退化,產量較低,抗病性弱,為選出適宜普格高寒稻區種植的高寒稻品種為了滿足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從西昌學院高原及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鹽源縣種子站引進6個高寒稻新品系在普格縣武道箐鄉以涼山州種子站提供的粳9為對照進行品比試驗。測定各品系的產量、碾米品質和稻米外觀品質。最終篩選出H013、H014、H009三個產量高(分別增產78.3%、93.8%、121.7%),碾米品質和外觀品質好的品種進入下一階段的區域試驗。
普格縣;高寒稻區;水稻新品種;篩選
普格縣總面積1905km2,海拔3500m以下的山地面積較少,以中山(含亞高山)為主,占總面積的67.4%。縣境位于四川省低緯度地區,氣候受西南季風和印度北部干燥大陸性氣團交替控制[1]。高寒稻區大部分海拔在2000m以上,氣溫低,有效積溫低,種植的水稻品種需要生育期短;現有的高寒稻品種種植時間已經過長,品種的優良性狀退化,產量低,抗病性弱;當地居民大多是彝族,迫切要求獲得高產優質的品種替代原有的品種,改善生活品質。試驗材料選擇西昌學院和鹽源縣農業局培育的6個高寒稻新品系:A(H013)、B(8706B-2)、C(17-1)、D(8790-2-1)、E(H014)、F(H009),以當地生產用品種粳9(CK)作對照,其中A、E、F由西昌學院高原及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提供,B、C、D由鹽源縣種子站提供,CK由涼山州種子站提供。試驗地點、試驗設計與田間管理與另一試驗一致。
1.1 調查項目
調查各品系成熟收獲前田間取樣進行室內穗部性狀考種,測定稻谷品質,各小區全部收割折算產量[3]。
1.2 測定方法
1.2.1 室內考種 每小區定點取5穴進行測定:穗長、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結實率(谷粒充實程度不及2/3的均做空癟粒計算,其中谷粒完全不灌漿的為空粒)、千粒重[4]。
1.2.2 碾米品質[5]糙米率、糙米率(重復測定1次,2次的實驗誤差允許不超過0.5%,求其平均數,即為檢驗結果)、精米重(取所出的糙米,在精米機內碾磨,調節定時器時間,使精米度達到國家一等米的水平[6],碾磨后手工去除糠塊,再用1.5mm直徑的篩子除去胚片和糠屑,冷卻后稱精米重,精確到0.1g)、精米率(重復測定1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整精米重(借助于篩子,自以上精米樣品中人工分離出整精米:整精米指肉眼觀察無破損的完整精米粒,稱重,精確至0.1g)、整精米率(重復測定1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
1.2.3 外觀品質 長寬比、堊白粒率、堊白面積、堊白度[7]。
2.1 產量及構成
由表1可知,每穗總粒數和實粒數最高的是D,最低的是C,CK、A、B、E、F之間有差異,但是差異不明顯,集中在82~106之間;由于CK、A、E、F的粒數和實粒數差距最小,相應的結實率也較高。對各個小區的產量進行方差分析,表明7個水稻品種產量間差異極顯著。
由表1可以看出,F的產量是所用7個品種中最高的,由于A、E的結實率較高,所以產量也較高,C的產量最低;產量在250kg/667m2的品種有CK、B、C;其余品種產量均超過250kg/667m2。其中有3個品種產量超過300kg/667m2,分別是A、E、F,產量增幅最大的也是A、E、F,最低的是C,沒有增產,反而降低了產量,表明C由于氣候等原因,不能適應普格的高寒稻區種植。
2.2 碾米品質及外觀品質
2.2.1 碾米品質 碾米品質主要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等。
對各糙米率進行方差分析,7個品系的糙米率并無顯著差異;最高為E,最低C,7個品種(系)中糙米率達優質食用稻米一級標準(>83%)的品種有6個,達二級標準(>%81)的只有C(見表1)。
從精米率看,可以得到E和CK的精米率表現最好, E和CK的精米率表現最好,之后依次為A> F> B> D> C;高粳E和CK相對于A、F、B之間無差異,相對于D、C差異達到顯著水平; A、F、B的精

表1 各品系產量及構成
注:表中英文小寫字母表示5%顯著水平,英文大寫字母表示1%極顯著水平(下同)。
米率表現無差異,相對于D、C差異達到顯著水平; D、C精米率表現無差異。
整精米率中表現最好的是F,之后依次為E>CK>B>A>D>C;F,E、CK、B、A表現差異無顯著差異,相對于D、C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
綜合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表現,雖然7個品系都有較高的糙米率,但都沒有達到優質食用稻米二級標準(將米率>72%,整精米率>60),表明在碾米過程中容易破損。
2.2.2 外觀品質 外觀品質主要包括籽粒長度、寬度、長寬比、堊白度。
精米長、寬和粒形。取10粒整精米測量其長度、寬度,用長和寬之比值表示粒形。室內測量7個品種(系)的粒形都為短粗(粒長<5.51mm,長寬比1.1~2.0),長寬、粒形都達到了一級標準;進行方差分析以及顯著性檢驗,可以得到最高為CK,其余品系無顯著差異,相對于B達到顯著水平,D最低,相對于其他品系達到了極顯著水平。
堊白率和堊白面積共同影響米粒的堊白度,由表2可知,各品系的堊白率和堊白面積都比較大,遠遠超過了國家優質稻谷質量標準[8],以致于堊白度都比較大,達到了堊白度5級(>20),不能列入優質稻谷;堊白度最大的是CK,之后依次為D> E> B> A> F> C;CK和D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和其他品系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D、E、B之間無顯著差異,和A、F、C之間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 A、F、C之間無顯著差異;堊白度表現最好的是A、F、C;天氣是影響堊白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試驗品系成熟期間由于連綿陰雨,谷粒不能充分灌漿,成熟之后也不能及時地進行采收,導致各品系的堊白度都比較大[9-12]。

表2 各品系稻米外觀品質
H009產量在6個新品系中產量最高,比粳9超產121.7%;在碾米品質方面,糙米率、整精米率不是最高的,但整精米率最高; 在外觀品質方面長寬比適中,堊白度最小。
H014在6個新品種中產量位居第2位,比粳9超產93.8%,有效穗在6個新品系中也較高,結實率在6個新品系中最高;從碾米品質來看,糙米率和精米率都是6個品系中是最高的,整精米率的表現僅次于H009; 在外觀品質方面,長寬比適中,米粒較大[13]。
H013在6個新品系中產量位居第3位,比粳9超產78.3%;從稻米的外觀品質看,米粒較大,堊白度也是最小的。
8790-2-1和8706B-2分列6個新品系產量的第四和第五位,產量相對于粳9有超產,超產的幅度不是很大,千粒重表現較好;8706B-2的有效穗較低,結實率也較低;碾米品質和外觀品質的表現不是很好。
17-1在6個新品系中產量是最低的,結實率低,碾米品質表現不如其它品種。
在高寒地區,應當引用生育期短的品種[14-15],綜合以上所有因素,在各個方面表現都比較好的品種是H009、H014、H013,這幾個品系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試驗,選育出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品種。
由于此次試驗僅在普格縣武道箐鄉進行,不能代表普格高寒稻區的全體情況,今后還應在普格高寒稻區設定5~6個點進行區域試驗。在本次田間試驗期間,由于抽穗期和灌漿期遇到了連綿陰雨,對各品系的碾米品質以及外觀品質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以致于6個新品系的稻米品質都不高。要想具體測定出引進的6個新品系在普格高寒稻區的表現,還應在普格高寒稻區進行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
[1]普格縣地名領導小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地名錄[M].1983,10:2-5.
[2]曲繼鵬,華勁松,戴紅燕..普格縣稻區新品系幾個指標評價[J].技術與市場,2013,20(11).
[3]聶守軍.黑龍江省水稻主栽品種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12):147-15.
[4]浙江農業科學編輯部.農作物田間試驗記載項目及標準[M].浙江: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202-210.
[5]蔡光澤著.優質水稻栽培理論與技術[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6(1):187-191.
[6]中國農業部優質食用稻米等級標準(NY 147-88).
[7]郭詠梅,盧義宣,高鵬旭,等.水、旱栽培條件下稻米品質性狀比較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09,22(4):905.
[8]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優質稻谷質量標準(GB/T17891-1999).
[9]岑秀.稻米堊白度影響因素分析[J].耕作與栽培,2002,(3):32.
[10]李賢勇, 王楚桃, 李順武,等.高溫、低晝夜溫差環境脅迫對水稻堊白的選擇效應[J].西南農業學報 ,2005(6):694-698.
[11]周少川,李宏.華南秈稻早造稻米蒸煮、外觀和碾米品質與食味品質的相關性研究[J].作物學報,2002,5,28(3):397-400.
[12]張建中.“秀水123”和“上師大3號”水稻農藝性狀、產量、食味品質及根系比較研究[J].上海農業學報,2009,5(3):39-41.
[13]李國鵬.雜交水稻品質性狀間及品質性狀與農藝性狀間相關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5):38-42.
[14]羅年忠,王景波.川西高寒稻區水稻地膜覆蓋移栽與氣象效應[J].四川氣象,2001,21(2):38-40 .
[15]楊洪,和紹祖,和立宣,等.高寒地區耐寒抗病粳稻新品種"麗粳314"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09,(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