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琍 吉林省蛟河市黃松甸鎮畜牧獸醫站 132500
宮 賀 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鎮人民政府 132500
近年來,我國的養豬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而母豬分娩是養殖場養豬生產中最繁忙也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因此母豬的產程問題成為規模化豬場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母豬正常的產程時間一般為2~3 小時,當第1 頭仔豬產出后每隔10~20 分鐘產出1 頭,有的接連產出2~3 頭。產完仔豬約半小時左右排出完整的胎衣,產程即結束。但在生產實踐中,有部分母豬由于某種原因產程過長,一般母豬妊娠期(平均114天)和產程時間超長,死胎越多,損失越大。
一般母豬的分娩過程持續6 小時以上,特別長的可持續1天,而最長的可持續3天。當今母豬的飼養由于使用了限位欄,導致母豬運動嚴重不足,子宮、陰道和輔助分娩肌肉的收縮力不足。母豬延期分娩預示著羊水不足,胎兒發育不良,以及胎兒的均勻度差和青年母豬胎兒過大,產道狹窄等。分娩阻力比較大,以及分娩過程的劇烈痛疼,呼吸急促引起的呼吸性堿中毒等。很難應付這種長時間高強度的分娩應激。體力耗盡極度疲勞,劇烈痛疼和代謝紊亂可導致分娩停頓或中斷,使母豬分娩時間顯著延長,分娩胎兒死亡率增加。母豬產后體力、食欲恢復慢,奶水質量差,產后感染嚴重等。加強母豬的分娩護理,緩解母豬的分娩疲勞,降低母豬的分娩痛疼和糾正代謝紊亂,是分娩護理的重點和中心工作,而輸液是緩解疲勞、緩解痛疼和糾正代謝紊亂的最有效方法。當前,相當一部分規模豬場嫌輸液操作麻煩,操作不到位或不愿意輸液,也有相當一部分豬場意識到了給分娩母豬輸液的益處,一直在做輸液工作,但以輸抗生素消炎為主,不明白輸液的目的。其實給分娩母豬輸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緩解分娩疲勞,分娩痛疼和糾正代謝紊亂,也可以兼顧消炎。當豬因處于高度應激、嚴重腹瀉或急性出血等情況時,機體嚴重缺水或電解質不平衡出現水鹽代謝紊亂,且超過其自身調節能力,可以考慮及時輸液,迅速補充循環血容量,糾正代謝紊亂,挽救生命。
由于母豬具有產前氣血不足、產中亡血傷津、產后癰腫瘡毒郁結和分娩過程極度疲勞、劇烈痛疼和代謝紊亂等的生理特點,故輸液的主要目的是補充能量,緩解疲勞,加快產仔,縮短產程,增強抗應激能力。緩解痛疼,糾正代謝紊亂,確保母仔健康,加快母豬產后康復。堅持“先鹽后糖”的輸液原則可以避免母豬在分娩過程中嚴重缺鉀和防止母豬猝死。堅持“先晶后膠”的輸液原則能夠迅速擴充血容量,加快血液運行速度,確保腦部供血充足和防止腦部急性缺血性休克死亡。堅持“先快后慢”的輸液原則,就可以兼顧母豬的心臟、肺臟、腎臟和腦的功能狀態。堅持“寧酸勿堿”的輸液原則可糾正分娩過程中的呼吸性堿中毒,防止堿血癥形成的“異常”細胞內酸中毒和低鉀血癥,避免心臟負荷過重和分娩無力發生。堅持“寧少勿多”的輸液原則可避免使母豬心肺和腎臟負荷過大,避免子宮及產道急性水腫和母豬排尿性低鉀血癥,加重產后感染發生。堅持“見尿補鉀”的輸液原則可促進體內鈉鉀平衡,避免母豬發生嚴重的低鉀血癥。堅持“驚跳補鈣”的輸液原則可避免母豬缺鈣性驚厥,避免發生陰戶、肩胛部或臀部擦傷和不愿哺乳等現象。
臨產母豬能否順利生產是養殖者一直關心的問題,其直接影響母豬生產仔豬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母豬產后的身體恢復情況,也決定著養殖水平及質量的好壞。因此,注重母豬的產程護理也是降低養殖成本和提高養殖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