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施施++劉丹
摘 要:闡述了寒地地區對室外景觀設計的不利因素,如因嚴寒、黑暗、降雪和寒風等因素對戶外空間的使用帶來諸多方面的問題,研究以《棚戶區改造工程景觀規劃設計》為例, 探討了寒地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設計原則、設計理念、各個景觀節點詳細設計功能、植物配置、住宅庭院景觀設計、停車位配置等具體內容,從而探討應對寒冷地區棚戶區景觀設計的相關措施,措施包括盡量選取鄉土樹種,保證其存活率。另外,在場地鋪裝的材質上選取夏季防雨與冬季防滑等,場地鋪裝的色彩上可采用以暖色系為主色調。
關鍵詞:寒地 居住區 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c)-0024-01
按照中國氣候區劃,國土面積廣闊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地區都屬于寒冷地區。本項目地處內蒙古自治區霍林郭勒市,屬于寒地地區。該地區因漫長冬季、嚴酷氣候帶給居民日常生活以不利影響。因嚴寒、黑暗、降雪和寒風等因素對戶外空間的使用帶來諸多方面的問題,因此如何應對寒地居住區景觀規劃進行系統的設計,從而滿足寒冷地居住區漫長冬季中特定公共生活需求成為設計的重點。該文以《棚戶區改造工程景觀規劃設計》為例,探討應對寒冷地區景觀設計相關問題。
1 項目概況
該項目地處霍林郭勒市,于霍林郭勒市珠斯花街道,哲里木大街西端,屬于鐵西老城區棚戶區項目,項目切實注重居住環境的改善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小區占地面積約31 hm2。該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征是,大風日數多,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經常出現低溫冷害、干旱、大風、暴雪、沙塵等惡劣天氣,區域性小氣候變化明顯,主導風向西北,極端最高氣溫39.3 ℃,極端最低氣溫-39.4 ℃,年平均降水量358.0 mm,最大風速達28.0 m/s。
2 寒地居住區景觀設計
2.1 設計原則
遵循“實用、生態、節約、協調、人文”的設計原則,既能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又能滿足長遠發展的要求,突出寒地景觀的塑造,創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觀空間,強調自然景觀的引入和人性化空間設計,創造多情景的景觀環境。
2.2 設計理念
“霍林”蒙語中有休養生息之意;“郭勒”蒙語中為河之意。本景觀設計以“美好時光”為主題,以代表河流的流暢的波浪型道路為主線,串聯多樣功能及景觀節點(各節點滿足不同人群的休閑需求,感受不同的歡樂時光),強調寧靜、休閑、舒適的景觀環境及人文關懷(以人為本及本土文化的體現),營造“家”的氛圍,讓歲月之河引領居民度過每個“美好時光”。另外,由于該項目為棚戶區改造工程,每平米景觀造價費用較低,在較低的造價下營造高品質景觀,設計的突破點是——重視景觀的可親性,采用宜人,使人親近,感到放松舒適的景觀方案,讓小區居民感到舒適,安靜,易親近,在樹種選擇上,盡量選取鄉土樹種,保證其存活率。另外,在場地鋪裝的材質上選取夏季防雨與冬季防滑等,場地鋪裝的色彩上可采用以暖色系為主色調。
2.3 景觀節點詮釋
(1)繁華時代(商業入口廣場)。位于小區會所、活動中心及配套商業公建中心,為商業入口廣場,是居住區首個景觀節點。廣場為對稱形式加以弧線設計,設置中心景石,以綠地及景觀燈柱圍合,呈現現代而不失活潑的構圖形式。(2)樂舞笙歌(樂舞廣場)。小區中心廣場,滿足居民跳舞(扭秧歌)、健身等大型聚會活動。打造小區中心景觀節點,廣場以杏花為造型(三月開花,草原報春花),廣場中心為馬頭琴(體現地域文化)造型雕塑,花瓣形綠地配以杏花等多樣植物,形成春季杏花浪漫的特色主題廣場。(3)楓林染秋(半私密場所)。秋景、結合長廊種植秋季彩葉樹種,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秋色圖。(4)稚童諧趣(兒童活動區)。兒童活動區,規劃一處專為兒童游樂的區域,廣場上設置多樣兒童活動器械,打造歡樂的童年時光。(5)紅瑞映雪(半私密場所)。規劃帶狀樹陣,形成一處相對私密的休憩場所。樹陣下培育灌木紅端木,紅端木秋葉鮮紅,小果潔白,落葉后枝干紅艷如珊瑚,與常綠喬木相間種植,得紅綠相映之效果。在冬季,特別是下雪過后,紅色枝條與白雪相映,呈現出“別樣紅”的景色。(6)藝舞康樂(老年人健身區)。老年健身廣場設置健身器械,同時為老年人提供打太極等健身活動場地,成為老年人健身鍛煉、展示活力的載體。廣場上規則式布置圍樹座椅,便于休憩停留。(7)青春飛揚(最南邊活動廣場)。南部主要廣場,以花壇圍繞廣場,打造一處形式輕快,可供居民休閑運動(如打羽毛球)的廣場,營造青春飛揚環境氛圍。
2.4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配置原則為組團式配置,層次豐富,季相變化多樣,四季皆有景可觀。(1)廣場綠化。配合硬質景觀風格及居住區主題,廣場景觀綠化植物配置以規則式種植方式為主。樹陣、剪型模紋及盆栽類剪型喬、灌木相互搭配,意在開敞的廣場既保留大面積的活動空間的同時,提供功能性綠化及優美環境。(2)主路綠化。主路喬木采取規則列植方式,主要選取干型端正,樹冠豐滿,姿態優美的高大喬木。為柔化道路感覺設計主題,灌木部分采用點式灌木、片植灌木及地被花卉組成的三個層次為主要配置方式密集種植。突出植物高矮搭配,注重層次的起伏,在林蔭路下形成優美的亞空間植物景觀。(3)景觀軸線綠化。配合硬質景觀風格,以大量植物打造精品綠化景觀。配置形式以自然式為主,孤植、列植、叢植等多種種植形式配合出現,形成接近自然群落的植物生態組團,充分體現各個種類植物的造景特點。(4)宅間綠化。多層宅間距較短,同時需要兼顧車庫頂棚承重以及排水、防水等問題,選用比較低矮、根系較淺、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植物,以少量點綴亞喬木、點植灌木、片植灌木、地被花卉四個種植層次組合配置形式所謂配置方式。
2.5 住宅庭院設計
住宅庭院內部采用六種以上不同形式景觀設計空間,充分營造個性化的生活空間,讓居民享受高質量生活空間;在鋪地的選擇上通過地坪高差、材質、顏色、肌理、圖案的變化創造出富有魅力的場地景觀;庭院內坡地處景觀處理采用不同形式的模紋以及灌木的種植賦予變化。
2.6 停車位
小區約有3500戶居民,現在有半地下停車庫約2000個,路面停車位約700,共計2700個停車位,能滿足居民停車要求。
綜上所述,為改善寒地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不利因素,使寒地場地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居民的冬季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可以在植物、建筑、道路、場地、環境小品、鋪裝、人文上進行創新與本土化設計。
參考文獻
[1] 趙暉.寒地居住區園林綠地規劃設計與建設[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231-234.
[2] 于文洛.基于微氣候的寒地居住區景觀設計策略[J].低溫建筑技術,2013(8):28-31.
[3] 朱少華.北方寒地居住區園林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32):15769-157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