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燕 金立波
摘 要:國內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發展較快,數量較多,各級管理部門對平臺的綜合評估標準不統一;美、英、德、法等國外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科研平臺評估標準也各不相同。為適應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發展的需要,建立一套適合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發展的綜合評估原則,提出適合國內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綜合能力評估的四項基本原則:優質、合適、恰當的原則,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的原則,綜合評估與現場評估相結合的原則,同行評議與管理部門考核相結合的原則。希望能幫助科技平臺把握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科研平臺 綜合能力 評估原則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a)-0173-01
適用于科研平臺綜合能力評估的目標主要有三個:一是對科研平臺建立的可行性進行論證;二是對建設期滿的科研平臺進行驗收;三是對運營中的科研平臺進行績效評估。該文主要對國內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綜合評估體系構建進行研究與探討。
1 國內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發展及考核的基本狀況
(1)科研平臺發展較快,數量較多。1984年,原國家計委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主要依托國內有關大學和研究所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我國第一批科技創新平臺的雛形。自1984年至2012年12月底,全國各類高等院校有上級部門批準的研究與發展機構達5564個;除上級部門批準之外,各高等院校還有一大批校、院級別的研究機構沒有統計在列。
(2)科研平臺類別多,各管理部門考核評估標準不統一。科研平臺主要分布于數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臨床醫學等53個學科之中;另外,全國高校中還有310個其它類別的科研平臺也分布在38個學科之中。按學科屬性區分,基本可分為基礎研究類平臺和應用研究類科研平臺兩大類型。
(3)高等院校內的科研平臺有別于科研院所及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科研平臺建設的過程中,除科研項目研究工作外,還承擔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技術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等社會責任。
2 國外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發展及考核的基本狀況
當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外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當屬美、英、德、法等國建立的“歐洲研究區”和“歐洲技術平臺”等。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科研平臺主要有四種模式:一是政府所有,高校代管的國家級實驗室,即GOCO(Government Owned and Contractor Operated)實驗室。是目前美國大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室,到2007年為止,美國有16家這樣的國家實驗室由大學代管。這類實驗室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從事面向國家需要的基礎性研究;二是高校自己建立的各類研究中心;三是高校與其他機構聯合建立的研究中心,如州——企業——大學合作研究中心、企業——大學合作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四是以互聯網為依托的虛擬科研平臺,這類平臺一般以項目為中心,以網絡平臺為紐帶,沒有統一的實驗場地,參加者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現有的資源共同開展研究活動。
英、德、法三國國家級實驗室或研究基地現存幾種模式。一是政府所有、政府管理的實驗室(GOGO);二是政府所有、委托管理的實驗室(GOCO);三是合同當事人所有并管理的實驗室(COCO);印度和韓國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也主要采用了GOGO(政府出資、政府直接管理)和GOCO(政府出資、委托理事會負責管理)兩種模式;而俄羅斯在重大科研平臺建設方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國家管理體系。
3 評估的基本原則
(1)優質、合適、恰當的原則。高等院校科研平臺往往代表該學校相關學科的層次和水平,或代表在某一行業(領域)工程化技術水平。因此,該平臺一定是學科或技術優勢資源的整合或代表;在發展規模上,以適應國家、社會、行業、區域發展需要為標準,規模適宜、發展適度,合理、有效利用優質資源,發揮最大效能。
(2)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的原則。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是評估工作的二種基本類別,定量評估能使指標明確化、精確化,從而避免主觀隨意性。但是,對于科研平臺評估,有些指標很難定量,如學科水平、技術水平、研究方向、運行機制等,沒有一定的量化參考指標。而定性評估可彌補定量評估中無法描述的指標。它通過對難以量化指標的分析和判斷,解決量化中不能解決的許多復雜問題。
(3)綜合評估與現場評估相結合的原則。綜合評估與現場評估是評估的二種基本形式。綜合評估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為輔,通過對評估指標及其權重等多重因素的綜合評判,從而對科研平臺作出全局性、整體性的評估。現場評估主要通過對科研平臺場所進行實地考察的方法增加對綜合評估的感性認識,驗證綜合評估過程中的評估指標與權重,為進一步綜合評估奠定基礎。
(4)同行評議與管理部門考核相結合的原則。同行評議是科學界普遍采用的一種基本評估辦法,通過同行專家評議能夠準確介定科研平臺的研究方向、技術水平以及所產生的學術價值、技術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等指標,并籍此參考設定科研平臺未來的發展目標。同行評議結果偏重于專業領域,相對國家、社會需求方面更需要專業管理部門的人員對科研平臺進行評估。專業管理人士對科研平臺的評估是對同行評議的有效補充。二者結合,評估結果更能幫助科技平臺把握未來發展趨勢。
高等院校科研平臺建設越來越受到各級科技管理部門和高等院校自身的重視,發展規模日漸擴大,建設水平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并在高等院校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越來越占有重要位置。為適應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發展的需要,建立一套適合高等院校科研平臺綜合評估原則,對于引導科研平臺的發展方向、修正科研平臺發展路線、評價科研平臺的運營狀況和功能都將起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2012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匯編[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25,38,51,69-71.
[2] 文少保.美國大學代管的國家實驗室: 委托代理、控制能力與治理機制選擇[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0(2):73.
[3] 楊琪.研究型大學跨學科科研平臺建設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4] 黃繼紅.英德法國家級實驗室和研究基地體制機制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4):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