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峰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壤在含有的有機毒物對土壤的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并且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土地需要進行第二次的開發,因此對土壤中的有機毒物進行清洗和修復就被的更加的重要了。該文通過利用以表面的活性劑為助劑的一種化學淋洗方法對土壤中的主要有機毒物硝基苯進行清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關的數據顯示,經過化學淋洗后來的土地中的硝基苯和苯胺的含量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洗脫的效率分別高達85%以上和90%以上,洗脫后的土壤完全的符合人類居住的標準,效果比較的顯著。
關鍵詞:有機毒物 土壤 淋洗 化學修復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c)-0109-01
土壤對人類而言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居住和生存的基礎。隨著我國的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工農業的生產污染物和人民的生活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給我國的土壤帶來了嚴重的污染,且在不斷的惡化當中。這一系列的污染已經開始對農副產品以及人們的正常、健康的生活帶來了影響。
由于大量有機毒物的不合理排放,土壤的自我調節功能已經不能夠很好的消除土壤中的有機毒物,這就需要我們進行人為的主動干預。可喜的是,最近幾年全世界各個國家但已經開始關注并著手于對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中。在歐美的很多國家,很早就開始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對土壤污染進行治理和修復,對被污染的土壤進行治理和修復技術的研究也從而了當前比較熱門的一項科研項目。科學家們根據采用的修復土壤方法中占據主導地位技術的不同,將土壤的修復技術分成了三大類,分別為:物理修復法、化學修復法以及生物修復法。當前最常用也是收效最為明顯的是化學修復法,化學修復法一方面利用傳統的泵抽取處理方法進行修復,一方面結合最新的表面活性劑溶液淋洗技術,取得的效果比較的明顯。本文就以有機毒物所污染的土壤作為研究的對象,分析表面活性劑溶液在有機毒物污染土壤淋洗以及修復中的效果。
1 實驗的器材和方法
1.1 實驗的主要儀器和主要試劑
實驗儀器:TOC測定儀、低溫冷凍恒溫振蕩器、電子天平、數顯PH計、高效液相色譜儀、離心儀等。
實驗試劑:針對有機毒物土壤污染物中的硝基苯和苯胺進行洗劑和修復。分別選擇非離子的表面活性劑和陰離子的表面活性劑各三種,進行洗劑效果的研究分析。
1.2 有機毒物污染土壤樣品的采集
實驗中選用的有機毒物污染土壤采集自天津一所化工廠的土地,對其收集到的土地進行除去碎石等雜物工作,等到自然風干后對收集的污染土地進行研磨并進行篩選備用。收集到的污染土壤樣品中的PH值是7.66,具體的粒徑組成分別為:w(砂礫)為22.6%,w(粉粒)為50.6%,w(粘粒)為26.8%。
通過一定的方法制造受到硝基苯和苯胺污染過的土壤,并且通過科學的測定,制造的硝基苯和苯胺污染過的土壤中的硝基苯和苯胺的含量分別為:8400 mg/kg以及9500 mg/kg,和實際中污染土壤中的硝基苯和苯胺的濃度相當,具有可比性。
2 統計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譜的儀器對洗脫液中的硝基苯和苯胺的含量分別進行研究分析。
3 結果
3.1 表面活性劑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中的硝基苯的洗脫效果
利用TX100,TW80,Brij35這三種有助于污染土壤中硝基苯含量淋洗的表面活性劑進行淋洗,并將取得的結果和純水進行相應的比較。相關的實驗數據顯示這三種表面活性劑在對有機毒物土壤中的硝基苯含量的淋洗可能因為土壤對所使用的活性劑的吸附作用更強,而沒有表現出很明顯的增溶洗脫效果,但是其實驗的結果還是說明了利用淋洗法對于減少有機毒物污染土壤中的硝基苯的污染作用還是可行的,對污染土壤中的硝基苯的洗脫效率也比較的高,高達85%以上。
但是對于污染土壤在淋洗后其中的硝基苯的含量是否達到了合理的標準,我國暫時還沒有一個明確的修復標準,所以對本次的實驗結果采取參考國外和我國試行的各項標準進行對照,發現采用1500mL即6個BV量的淋洗液淋洗后的污染土壤中的硝基苯的含量就已經達到了適合人類正常居住的標準(58 mg/kg)。證明采用淋洗法對污染土壤中的硝基苯含量進行淋洗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3.2 表面活性劑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中的苯胺的洗脫效果
利用TX100,SDS以及SDS和TX100結合使用的三種有助于污染土壤中苯胺含量淋洗的表面活性劑進行淋洗,并將取得的結果和純水進行相應的比較。相關的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利用這三種表面活性劑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中的苯胺含量的淋洗效果和純水相比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這一點和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中的硝基苯含量的淋洗的結果是一樣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三種表面活性劑在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進行淋洗時其成分大部分被土壤所吸收,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造成的。但是和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中硝基苯含量的淋洗結果還是有其不同的地方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TX100,SDS以及SDS和TX100結合使用的這三種表面活性劑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中的苯胺含量進行淋洗時,其污染土壤中的苯胺含量的下降速度更加的快,效果更加的明顯。僅僅是使用一個只有250mL的BV的淋洗液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進行淋洗,其中的苯胺含量的脫洗率就比硝基苯含量總的脫洗率要來的高,并高達到90%以上。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水中苯胺的溶解度要遠遠的高于硝基苯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苯胺更加容易隨著水流流失導致的。
但是對于污染土壤在淋洗后其中的苯胺的含量是否達到了合理的標準,我國暫時還沒有一個明確的修復標準,所以對本次的實驗結果采取參考國外和我國試行的各項標準進行對照,發現采用800 mL即3個BV量的淋洗液淋洗后的污染土壤中的苯胺的含量就已經達到了適合人類正常居住的標準(240 mg/kg)。證明采用淋洗法對污染土壤中的苯胺含量進行淋洗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4 結語
本次的實驗表明利用淋洗的方法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中的硝基苯含量和苯胺含量進行淋洗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可以很好的對污染土壤進行修復和治理,值得推廣應用。但是要注意的是利用表面活性劑對污染土壤進行淋洗的時候,會導致大量的表面活性劑被土壤所吸收,從而存留在土壤中,有可能帶來土壤的第二次污染,所以在今后還是要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的淋洗化學修復方法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需求一種成本比較低、生物降解的性能比較好的一種表面活性劑,更好的用于對有機毒物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復和治療。
參考文獻
[1] 谷慶保,郭觀林,周友亞,等.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的分類、應用與篩選方法探討[J].環境科學研究,2008,21(32):198—201.
[2] 胡嵐,沈燕飛.有機毒物污染土壤的淋洗化學修復技術研究[J].環境科技,2013,8(4):28—32.
[3] 衛澤斌,郭曉方,吳啟堂.化學淋洗和深層土壤固定聯合技術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J].研究快報,2012,29(2):4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