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王靜
摘 要:隨著我國電網建設的加快,以施工項目監管為核心的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管理體制逐漸形成,電力建設發展迅速,尤其是具有投資高、規模大、工作內容多、組織結構復雜,影響因素多等特點的大型電力輸電線路工程,在項目投資、融資、經營方式選擇、生產組織模式確定、技術創新和發展上都與以往大不相同,如何促進輸電線路工程監管模式的優化升級,成為了輸電線路施工企業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問題。該文基于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的監管內容,對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監管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輸電線路 施工項目 監管模式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b)-0135-01
近年來,為了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發展的需要,輸電線路施工企業越來越重視施工監管工作,施工項目管理體制也在逐步完善中,但是監管工作仍然面臨著諸多的難題。現階段,對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監管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促進輸電線路工程監管模式的優化升級,提高輸電線路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 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的監管內容
輸電線路施工項目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泛,概括而言,主要由基礎工程、土石方工程、桿塔、架線、接地以及線路防護工程等六部分組成,其中,基礎工程和桿塔、架線工程是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監管的主要內容,接地工程和基礎工程往往同步進行,因此將接地工程并入到基礎工程中,實施同步管理。對于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的監管,除了要考慮到工程項目的質量、進度外,還包括材料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內容,以及對信息、環境等情況的分析[1]。
2 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監管現狀分析
2.1 施工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現有輸電線路施工從業人員約有260萬,基礎施工人員絕大多數是農民,受社會觀念和行業特性的影響,輸電線路施工企業在吸引高素質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難題,客觀上影響了施工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由于不能很好地利用現代管理技術,也嚴重限制了施工項目監管水平的提高。在施工項目監管過程中,人員崗位不清,職責不明,使得監管工作難于推進。
2.2 施工項目質量監管有待加強
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粗放經營的現狀仍然存在,管理制度不規范使得監管目標不明確,就現場管理而言,管理關系過于復雜,管理目標的執行阻礙重重,管理人員認識不到位,班組成員質檢水平有限,監管工作缺少長效機制,人員整體積極性不高。質檢人員權責并不明晰,在分包管理方面,而且存在臨時機動性的特點,由于缺乏行使項目權利的主體資格,質量監管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監管深度和廣度的有限,致使很多隱蔽質量問題來不及暴露[2]。
2.3 施工項目材料管理流程不規范
輸電線路施工通常要設有專門的技術班,負責對不同階段項目材料進行統計,基礎工程和桿塔、架線工程是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監管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統計要分為基礎分部、桿塔分部和架線分部三個階段,由于各階段在施工中存在間隔,施工設計的修改和現場實際情況很容易脫節,致使統計數據出現偏差,加之采購和審計工作的粗糙,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和規范化的材料管理流程,浪費現象比較嚴重[3]。
3 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監管對策
3.1 規范施工項目監管制度,實施全過程監管
在輸電線路工程建設中,實行項目管理制度是施工企業項目管理的一大進步,有助于從粗放管理向集約管理轉變,施工項目監管應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和《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通過對項目管理的統籌規劃,形成指導文件,明確監管重點,推動施工項目監管的實施,其關鍵點在于目標控制[4]。為此應注重對數據的收集以及計劃目標的對比分析,首先要解決目標控制的共性問題,即明確責任人,在項目監管過程中,應遵循PDCA循環法則,進行事先監管、事中監管和事后監管的全過程監管活動,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規范化操作,以目標指導監管活動,對監管目標進行層層分解,逐步落實責任。施工過程的監管內容主要包括材料質量、設備智聯、工程變更質量、工程測量、計量質量、事故處理等,在此基礎上對監管工作做出持續改進,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應注意分析和評價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監管現狀,結合自身情況,確定改進目標,按照相關規定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3.2 補充缺失的質量控制項,優化材料管理流程
基于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的特性,可以借鑒國際通用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對自身監管體系的控制項進行比對分析,主要包括質量目標、控制文件、材料和設備管理、人力資源、過程監測、糾正和預防措施等內容,在此基礎上補充缺失的質量控制項。就材料管理而言,其主要內容有桿塔、地線和導線、光纜、絕緣材料等,現場監管要對原材料的到貨進行驗收檢查,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或退回原廠,并通過對驗收檢查數據的分析來發現漏洞,補充原來缺失的質量控制項,保證監管按序進行。優化材料管理流程,首先要滿足四個方面的需求,一是現場施工需求,注重對材料型號和數量的監管;二是經營結算需求,注重對材料統計數據的監管,提高項目利潤;三是提升項目整體監管水平需求,材料管理歸屬于項目管理的,加強材料管理有助于提升項目整體監管水平;四是形勢需要,優化材料管理流程是施工企業加強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助于提高其市場競爭力[5]。
3.3 調整組織結構,優化施工項目監管模式
為滿足現階段輸電線路施工項目建設的需要,有必要調整組織結構,推動日常監管模式向施工項目監管模式過渡,監管工作也與時俱進,由施工型班組轉變為管理型班組。優化施工項目監管模式的重點是細化項目崗位職責,主要包括項目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質檢人員的崗位職責,建立適應施工項目監管的新的運行機制,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制定總的施工項目進度計劃,建立和完善進度監督控制體系,確保監管工作有序進行;另一方面,做好各階段監管的銜接工作,使各工序、各環節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規范施工,科學監管。
4 結語
通過對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監管現狀的分析,我們發現輸電線路施工企業的當務之急是要促進監管模式的優化升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輸電線路施工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對施工項目的監管,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龔文凱.輸電線路工程施工項目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學,2011.
[2] 陳玉武.電力工程中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機電信息,2013,27(5):178-179.
[3] 鐘成行.110千伏郵紅電網線路施工項目進度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
[4] 陳寧.輸電線路施工項目管理的策略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2,13(7):281-283.
[5] 李英明.輸電線路在電力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J].黑龍江科學,2014,5(4):147-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