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濱
摘 要:隨著互聯網事業的發展,電子商務逐步的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當中,電子教材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電子教材授課具有更強的開放性,教材的更新可以更加及時,使教師和學生能有良好的互動,甚至學生也可以參與影響電子教材的制作,使教材時代性更強。教師在《船舶主推進動力裝置》課程的部分章節教學中實驗性的采用了電子教材授課,通過電子教材授課在此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在此也發現了電子教材授課的不足之處,現進行簡單總結。
關鍵詞:電子教材 船舶主推進動力裝置 課程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b)-0194-01
傳統教材授課方式的枯燥與乏味已與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顯的格格不入,這就意味著一種新穎的教材模式的出現——電子教材。既然是新生物的出現,就不可避免的有些不足,該文就電子教材在《船舶主推進動力裝置》專業上的應用,分析了其優勢與不足。
1 電子教材的特點
電子教材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工具開發的、超越時空的多媒體教材,具有字、音、形、色、義等的合成性、動態性及可再生性等特點,它以網頁的形式存在,突破時空的局限,可供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反復使用,數據更新及時,具有共享性、開放性、動態可生成性。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信息化浪潮對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個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面對信息化的趨勢,為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電子教材的建設和應用是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基礎。
電子教材相對傳統教材而言,并不僅僅是傳統教材的電子書化,首先它具有更強的開放性,教材的更新可以更加及時,使教師和學生能有良好的互動,甚至學生也可以參與影響電子教材的制作,使教材時代性更強;其次,電子教材對知識的呈現形式更多樣性,相對傳統教材,電子教材可以采用視頻、音頻、動畫、圖像、文字等不同形式呈現知識,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第三,電子教材的可攜帶性好,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存儲能力不斷提高,電子教材可隨身攜帶與通用的電子產品中,包括手機、U盤等電子產品;第四,電子教材為網絡學習提供了資料。
2 《船舶主動力裝置》課程電子教材的建設開發
《船舶主推進動力裝置》是船舶輪機工程管理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主要講授運輸船舶主動力裝置(柴油機及船舶推進裝置)的結構、工作原理和運行管理,以達到受教育者能夠在船舶對主動力裝置進行操作、維護和有效的管理。授課對象主要是在校普通學生。由于行業的特殊性,普通學生對船舶設備基本沒有接觸,對船舶上工作環境沒有認識,并且由于船舶主動力裝置相對陸用機械特殊,體型、功率較大,設備造價以及運轉費用高昂,與現代商船的主動力裝置相仿的實訓室也很難真正建設,這為課程的教學帶來較大的難度,很難保證受教育者對主動力裝置課程的理解,滿足今后工作的需要。學院主動力裝置實訓室只具備一些設備的零部件,缺少真正可運行的船舶主動力裝置整套設備,對于設備結構的教學還可以通過零部件的現場展示進行,但對于設備的運行管理以及船舶機艙內的主動力裝置的整體構成不能形成感性認識。電子教材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接受度。電子教材主要包括視頻資料、文字說明以及圖片等形式,通過這些電子教材形式對課程中主要章節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對船舶主動力裝置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有更形象的認識,對設備的運行管理有更直觀的感受。電子教材還包括測試題,以方便學生自我檢測。把電子教材發布于學院的云教育空間,通過網絡可以實現學生的自學與教師的互動。視頻資料主要采用船舶運行期間,針對主動力裝置實際的工作狀態拍攝,基本保留實際船舶主動力裝置工作的噪音、海洋環境等信息,船舶輪機人員對主動力裝置進行操作、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都進行真實記錄;文字說明主要對視頻中的相關設備進行講解,與設備的結構、零部件以及工作原理相結合,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能貫通。
目前教師的電子教材還不成熟,只是作為課程教學的一個輔助,還不能實現與學生更好的教學互動,但相對來說也取得一定的進步。
3 電子教材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輪機工程2012級共200多名學生,在課程的部分章節采用了電子教材授課。授課過程基本沿用傳統的教學程序。上課前預先把電子教材資料拷貝給學生,并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提前觀看視頻資料,形成一定的課程預習。集中上課時一邊觀看視頻資料,一邊對視頻中出現的設備進行介紹,對設備的操作和管理要點進行講解,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課后安排學生進行討論,形成書面資料作為統一的課堂筆記和作業,并針對電子教材中的檢測題進行自我測試。
課程結束后,教師設計了幾個問題要學生對電子教材在課程中的應用進行評價。問題主要包括:電子教材在課程教學中有沒有效果;電子教材對學生認識船舶工作環境的效果;授課方式有哪些需要改進;電子教材需要改進的地方等。經學生反饋,首先,肯定了電子教材在我們教學中的有效性,為學生認識船舶機艙的工作環境、掌握船舶主動力裝置的操作和管理維護要點提供了較好的資料,相對原來教材只是列舉操作程序和管理維護要點更直觀,更能利于掌握知識。當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電子教材還應不斷地完善。
4 電子教材在教學應用中的制約和不足
在電子教材使用過程中與傳統教材使用相對發生了一些變化,相應出現了一些問題。電子教材的展示是通過計算機屏幕、大屏幕電視或大屏幕投影實現的,學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視覺刺激、聲覺刺激等。
為實現教學效果,第一,對教學設備的要求更高了。目前使用電子教材教學還基本在傳統教室改建而成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學生集中觀看學習電子教材,每個學生理解進度有差別,會影響部分學生的接受效果。第二,要求教師對課堂的把控能力更強,在教學中,相對原來教學師生互動強,教學設備等有可能出現意外,教學中受干擾的因素隨之增多,要求教師有更強的課堂控制力以及應變力。第三在授課中發現部分學生對授課方式不能完全適應,學生在上課時抓不住課程的重點,課后的分組討論不積極,對一些理論性強的知識點掌握較差。
5 結語
電子教材在現代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一些大學專業課程的授課中,電子教材使用時的課堂教學形式更豐富,整體來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便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在實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不斷改進,以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孟洪兵,周鵬.電子教材的認識與實踐[J].塔里木農墾大學學報,2001(3):35-367.
[2] 關娟.關于電子教材的建設與管理的思考[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6(S1):59-60.
[3] 羅蓉,邵瑜.電子教材的應用與管理[J].中國電化教育,2005(9):89-91.endprint